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马车内坐有宣明宗以及一众皇宫的妃子们,因为带的行李太多,压得马车车轮都陷了下去。
于万里亲自打头阵,带着五千北府军骑兵走在最前面。当出城十几里之后,原本漆黑的对面,突然间就亮起了无数的火把。“某林大猛在此,来者可是于万里大将军?”
“正是末将,见过林大将军。”
“哈哈,于大将军客气了。”林大猛哈哈大笑着。
曾几何时,于万里可是需要他仰视的。
现在,对方与自己说话都需要客客气气的了,这就是跟对了人的重......
林远回到府邸时,已是深夜。风雪未止,京城的街道上依旧寂静无声,唯有府门前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映出一片昏黄的光晕。他缓步走入书房,脱下披风,神色凝重。
亲信幕僚已在书房等候,见林远归来,立刻上前禀报:“大人,密探已查清宫中与赵家旧部有关之人,共计二十三人,其中三人已连夜逃出京城,其余皆已控制。”
林远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案上的密信上:“赵恒那边可有消息?”
幕僚道:“赵统领已调动禁军,封锁宫门,确保宫中无异动。但赵景明在宁古塔的据点仍未有动静,似乎已察觉我方行动。”
林远眼神微沉:“赵景明不会坐以待毙。他既然敢毒害贵妃,便说明他已准备好了下一步。”
幕僚迟疑片刻,低声道:“大人,宁古塔那边……赵恒的弟弟赵恒远也在其中,他是否……”
林远冷笑:“赵恒远?赵景明的亲信之一。若他真与赵景明勾结,那便是死罪。”
幕僚不再多言,躬身退下。
林远独自坐在案前,烛火摇曳,映得他面色沉凝。他缓缓摊开一封密信,是赵恒刚刚传来的消息??赵恒远已从宁古塔传来密报,称赵景明正在集结旧部,准备发动突袭,目标直指京城。
林远心中一震。
赵景明果然不会坐以待毙。
他猛地起身,提笔疾书,写下一道密令,封好后交给侍卫:“立刻送去宁古塔,交给赵恒。让他立刻行动,务必在赵景明察觉前,将其据点彻底摧毁。”
侍卫领命而去。
林远站在窗前,望着京城的夜色,心中翻涌如潮。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林远再次入宫觐见皇帝。
御书房内,皇帝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比昨日更为锐利。他靠在龙椅上,目光沉静地看着林远。
“林远。”皇帝缓缓开口,“你昨日彻查宫中,可有发现?”
林远拱手道:“陛下,臣已查明,贵妃娘娘的莲子羹确实被下了‘九转断魂散’,而下毒之人,正是大太监李德海。”
皇帝眉头微皱:“李德海?”
林远点头:“是。臣已将他控制,并从他口中得知,赵景明早在数年前便已与宫中内应勾结,甚至……赵景明在宁古塔的据点,背后的资金,皆来自宫中。”
皇帝沉默片刻,缓缓道:“李德海……他为何要背叛朕?”
林远沉声道:“陛下,李德海并未背叛您。他所做的一切,皆是奉命行事。”
皇帝眼神微动:“什么意思?”
林远缓缓从袖中取出那封密令,双手奉上:“陛下,请您亲自过目。”
皇帝接过密令,缓缓展开,目光在纸上扫过,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赵景明……竟是朕亲自安排的人?”皇帝低声喃喃。
林远沉声道:“是。赵景明的存在,本就是陛下用来试探朝中忠臣的一枚棋子。但陛下未曾料到,赵景明早已看透一切,他并非只是执行命令,而是在利用陛下,完成自己的复仇。”
皇帝沉默良久,终是缓缓开口:“林远,你可知,朕为何要这么做?”
林远拱手:“请陛下明示。”
皇帝目光深沉:“朕登基以来,权柄日重,但朝中暗流汹涌,忠奸难辨。赵家虽已覆灭,但赵家的旧部仍在,朝中仍有人心怀不轨。朕需要一个能替朕清除异己的人,而赵景明,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林远心中震动,却未表露。
皇帝继续道:“贵妃之事,朕确实知情。她太得宠,已成众矢之的。朕若不让她‘病倒’,恐怕朝局将更加动荡。林远,你明白朕的苦心吗?”
林远沉声道:“陛下,臣明白。但赵景明已不再受控,他正在利用陛下,煽动朝中动荡。若不尽快将其铲除,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缓缓点头:“你说得对。林远,朕将此事交予你,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将赵景明彻底铲除。”
林远拱手:“臣遵旨。”
离开御书房后,林远立刻召集亲信,开始部署行动。
“李昭。”林远沉声道,“你立刻前往宁古塔,协助赵恒行动。务必在赵景明察觉前,将其据点彻底摧毁。”
李昭拱手:“属下明白。”
林远又道:“赵恒,你负责宫中禁军调动,确保宫中安全。若有异动,立刻回报。”
赵恒领命而去。
林远站在宫墙之上,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
赵景明……你终于动手了。
而我,也终于要与你正面交锋。
这一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宁古塔传来消息??赵景明的据点已被摧毁,其本人在逃亡途中被赵恒亲手斩杀。
林远接到消息时,正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
“赵景明已死,首级已送回京城。”
林远闭上眼,长长吐出一口气。
终于……结束了。
但当他睁开眼时,却发现皇帝的神色比以往更加阴沉。
“林远。”皇帝缓缓开口,“赵景明已死,但宫中仍有余党未除。朕听闻,赵恒远曾与赵景明有过密信往来,你可曾查过此事?”
林远心头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赵恒远确曾与赵景明有过书信往来,但臣已查证,那些书信皆为赵景明所设陷阱,赵恒远并无谋逆之心。”
皇帝目光深沉:“你确定?”
林远沉声道:“臣愿以性命担保。”
皇帝沉默片刻,终是缓缓点头:“罢了,既然你如此信任赵恒远,那朕便不再追究。”
林远拱手:“谢陛下信任。”
然而,他心中却清楚,这场风暴并未真正结束。
赵景明虽死,但皇帝的疑心仍在,而他林远,也已不再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
这一夜,林远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窗外风雪,久久未曾合眼。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京城的天空,已被阴云笼罩。
而他,也将在这场风暴中,步步为营,生死未卜。
风雪渐大,京城的街道上,已不见人影。林远府邸书房内,烛火微弱,映得他面色沉郁。
他缓缓展开一封密信,正是赵恒远从宁古塔传来的最后一封密函。
“兄长,赵景明已死,然其旧部仍有余党未除。臣已查知,赵景明曾与北疆军中某人密信往来,疑似另有靠山。此人身份未明,然其势力已渗透宁古塔周边,恐非一时之患。请兄长速决,以防后患。”
林远缓缓合上信笺,心中寒意更甚。
赵景明背后,竟另有靠山?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赵景明临死前那抹诡异的笑意。
他死前,似乎早有准备。
林远猛地起身,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密令:“令赵恒远即刻彻查宁古塔所有旧部,凡有异动者,格杀勿论。另,命李昭即刻回京,另有要事交代。”
他封好密令,交给侍卫:“即刻送去宁古塔。”
侍卫领命而去。
林远转身望向窗外,风雪愈烈,天地一片混沌。
他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场风暴,远未结束。
翌日清晨,林远再次入宫,却未直接前往御书房,而是先去了兵部。
兵部尚书王敬远早已在等候,见林远到来,立刻上前拱手:“大人。”
林远点头:“王大人,北疆军情可有异动?”
王敬远沉声道:“回大人,北疆近来并无大规模调动,但臣查到,北疆副将周怀安曾与宁古塔旧部有过密信往来,且其部下近来频繁调动,似有异动。”
林远眼神微沉:“周怀安?”
王敬远点头:“是。此人原为赵家旧部,曾在赵景明麾下效力,后因战功升至北疆副将。陛下曾亲自提拔,未曾怀疑。”
林远沉思片刻,缓缓道:“立刻派人彻查周怀安,若确有异动,立即调兵围剿。”
王敬远拱手:“属下明白。”
林远离开兵部后,径直前往御书房。
皇帝已在等候,神色比昨日更为阴沉。
“林远。”皇帝缓缓开口,“朕刚刚接到密报,北疆军中有异动,是否属实?”
林远拱手道:“陛下,臣已派人彻查,若属实,必严惩不贷。”
皇帝目光深沉:“林远,你可曾想过,赵景明之所以能如此从容布局,是因为他背后,另有靠山?”
林远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怀疑……是北疆军中之人?”
皇帝缓缓点头:“朕已下令,命北疆总兵彻查周怀安。若他真与赵景明勾结,便即刻处决。”
林远沉声道:“陛下英明。”
皇帝忽然抬眼,凝视林远:“林远,你可知,朕为何如此信任你?”
林远心头一紧,缓缓道:“臣不敢妄猜陛下心意。”
皇帝缓缓道:“因为你从未背叛朕。即便在赵景明最得势之时,你依旧站在朕这一边。你比赵景明更懂得忠义。”
林远拱手:“陛下厚爱,臣万死不辞。”
皇帝微微一笑,却带着几分疲惫:“林远,朕老了,朝中局势复杂,朕需要一个能替朕稳住大局的人。你可愿担此重任?”
林远心头一震,缓缓跪下:“臣愿为陛下效死。”
皇帝点头:“好。朕即刻下旨,封你为兵部尚书,统辖全国军务。北疆之事,由你全权处理。”
林远再拜:“臣遵旨。”
离开御书房后,林远心中却隐隐不安。
皇帝的信任,来得太快,也太沉重。
他隐隐觉得,皇帝此举,似乎另有深意。
他回到府邸,刚踏入书房,便见赵恒远已在等候。
“兄长。”赵恒远拱手道,“宁古塔旧部已全部肃清,唯有一人下落不明。”
林远皱眉:“谁?”
赵恒远沉声道:“赵景明的心腹,李青。”
林远眼神一冷:“此人曾在赵景明身边多年,掌握不少秘密。务必将其擒获。”
赵恒远点头:“属下已派人追查,但李青极为狡猾,恐已逃往北疆。”
林远心中一震,北疆?
他忽然意识到,赵景明的布局,远比他想象的更深。
他缓缓起身,望向窗外风雪,心中一片清明。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