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十章孙权清算(第1/2页)
甘宁随即将鄂县改名为武昌县,任命丁奉为武昌校尉,统领六千军队坐镇武昌县,同时负责修筑未完工的夏口城。
夏口城就是今天的武汉,黄祖最先在这里筑城,但目前只修筑完一半,夏口正对两江汇合处,非常适合监视黄祖的大军,可以说是鄂县的眼睛,一旦发现黄祖大军出动,便可以通过烽燧或者飞鸽传书方式通知武昌县进行战备。
甘宁同时又重新任命了武昌县、下雉县和沙羡县的县官,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的县官都是黄祖任命,一旦黄祖反攻,他们会成为内应,必须要用自己的人。
甘宁这两个月招募了上百名寒门文士,他手下一点都不缺文官。
安排好了武昌县的防御,甘宁又和徐庶一起骑马进入腹地查看。
长江南岸这一带水陆交错,往往是一片陆地四周都是水荡,而且出乎甘宁的意料,竟然人口很多,都是大大小小的村落分布在一片片陆地上,基本上都是以种地和捕鱼为生。
徐庶用马鞭一指远处的村落道:“主公,卑职认为完全可以在腹地多设几个县城,这么大的富庶之地居然没有县城,太遗憾了。”
甘宁点了点头,这里确实是富庶之地,后世这里出现了武汉、黄石、咸宁、嘉鱼等等大小城市。
“可以在南面长江边和长沙郡交界处修建一座县城,作为我们下一步攻打长沙郡的跳板。”
甘宁想要的县城后来确实修建了,就是嘉鱼县,再沿长江向西南航行两百里左右就是洞庭湖了。
不过进攻长沙郡之前必须和黄祖狠狠打一战,把黄祖彻底削弱,无力再进攻武昌县和柴桑县后,再考虑攻打长沙郡。
甘宁和谋士们都达成了共识,在他们实力能够和刘表抗衡之前,暂时还不能灭黄祖,黄祖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缓冲,一旦灭了黄祖,他们就要直接面对刘表了。
大军休整了两日,便离开武昌县返回柴桑。
………..
江东此时也展现出了它强大的实力。
孙贲原本计划在李术拿下广陵郡后,便立刻大军北上,夺取九江郡和广陵陵,再掉头拿下九江郡。
不料黄祖的突然袭击庐江郡打乱了孙贲的部署,使他进宫耽误了两天,但就是这耽误的两天,局势开始扭转,江东军杀进广陵郡了。
孙贲大惊失色,立刻率军进攻九江郡。
九江各县纷纷投降孙贲,孙贲军队势如破竹,一鼓作气攻下了寿春。
与此同时,周瑜率三万军一举攻下广陵城,斩敌两万人,李术大败,由于退回九江郡的路已被黄盖率军切断,李术无法再回九江郡,只得率数千残军逃往徐州,投奔刘备去了。
仅短短半个月时间,江淮局势大变,黄祖拿下了梦寐以求的庐江郡,江东军趁机拿下了孙策虎视多年的广陵郡。
孙贲虽然没有达到三郡皆收的目标,但他还是拿到了九江郡,使他的势力范围横跨长江,掌控着丹阳郡和九江郡,总体说也算是赢家。
孙权拿下了广陵郡,实际上已经违背了他永不北伐的承诺,这个承诺还不到三个月,就被孙权扔进了垃圾堆。
孙权的目光随即转向九江郡和庐江郡,他确实不在意豫章郡了,孙贲已成为他最大威胁,极大的威胁着江东的安全。
而黄祖是孙权的杀父仇人,现在又占领了庐江郡,新仇加旧恨,孙权就恨不得一举夺回庐江郡,亲手宰了黄祖。
但恨归恨,他现在暂时还不敢和孙贲翻脸,孙贲控制了丹阳郡,一旦翻脸,对吴郡的威胁太大,这时,孙贲上书给孙权解释,他是为了平息李术叛乱,孙权不得不咬牙吞下了这个苦果,任命孙辅出任九江郡太守。
至于黄祖,孙权也暂时无暇顾及,只能放在一边,他现在需要咽下广陵郡这块肥肉,还需要清理李术留在江东的遗毒。
孙权当即下令,将广陵郡的人口三万余户迁往吴郡,江北还是不太稳定,只有江东才是他真正的地盘。
紧接着,孙权又开始清算跟随李术造反的文武官员。
但谁也想不到,第一个被李术牵连的大将竟然是太史慈,太史慈率一万军坐镇寿春,结果他来吴郡吊孝孙策,李术趁机夺走了他的一万军队,一万军队成了李术造反的中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章孙权清算(第2/2页)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李术能轻而易举拿下一万军队,这一万军队为什么甘心受他驱使?
调查报告很快出来,是太史慈提拔两名大将夏杰和刘湛投靠了李术,这两人控制着一万大军。
夏杰和刘湛已经在广陵郡被黄盖和陈武所杀,但提拔他们的太史慈最终也受到了牵连,被孙权贬为会稽郡太末县尉,那里实际上是山越人的地盘,孙权打发太史慈去治理山越人。
吴郡向南的官道上,一辆牛车正缓缓向南而行,牛车是一名妇人抱着年幼的孩子,她身边还有一个年约十岁的男孩,两个孩子正是太史慈的长子太史亨和次子太慈莱。
太史慈骑在马上跟着牛车徐徐而走,身后还跟着两名老随从。
“夫君,夏杰和刘湛分明是孙贲的部将,和你何干?你连校尉都不是,哪有资格提拔大将?凭什么把你贬黜去穷乡僻壤做小官。”
太史慈的妻子王氏忿忿不满道。
“娘,爹爹是因为支持北伐被新吴侯清算了。”长子太史亨大声道。
太史慈脸一沉,“亨儿,不要乱说!”
太史亨硬着脖子道:“我没有乱说,是华先生告诉我的!”
华先生就是华歆,太史慈和他关系不错。
太史慈沉默了,他何尝不知道呢?他上书孙策,极力劝说主公北伐,还甘为先锋,率军一万进驻寿春,就等主公一声令下就率军北上。
不知多少反对北伐的人恨他入骨,他知道张昭和孙贲就很仇视自己,现在主公意外死去,他在江东失去了根基后台,孙权若不清算他,怎么向那些反对北伐的势力交代?
还有,李术造反身后分明有孙贲的影子,吴侯不敢追究孙贲,却让自己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也没有任何人替自己说话,想到这,太史慈心中着实愤懑难当。
王氏忧心忡忡道:“夫君本来就是北方人,在东吴没有半点根基,连曹操都写信给你,让你回归北方,当年是因为吴侯对你有知遇之恩你才留下,现在吴侯死了,以前依附吴侯的张纮、华歆等人都纷纷北归,你留在江东哪里还有出头之日,不如早谋出路。”
太史慈长叹一声,天下之大,哪里还有他立足之地?
“先去太末县住下来再说吧!”
夕阳下,一家人孤零零向南而去。
……….
李术率四千残军逃到小沛,受到刘备的热烈欢迎。
刘备奉命讨伐袁术,还在半路袁术便死了,刘备趁机夺了朱灵的全军,又杀死徐州刺史车胄,攻占了下邳郡,刘备命关羽守下邳,他自己则率军驻扎小沛。
刘备此时已经四十岁了,他当然不会在四十多岁才得儿子,他实际上早就有妻有子。
只是刘备颠沛流离,几任妻子都在战乱中死去,最后一任妻子和儿子也被吕布抓走,下落不明,估计死在乱军中了,只剩下一个小妾甘氏跟在身边。
到了下邳后,为了得到了徐州巨富糜竺的支持,他便委屈刚刚扶为继室的甘夫人再降为妾,而迎娶了糜竺之妹为妻,从而得到糜家的大量钱财支持,刘备军队也迅速增加到两万人。
刘备和李术是旧识,此时刘备也想了解南方的情况,便请李术上座,两人一边喝酒一边交谈。
“听说豫章郡崛起一个甘宁,贤弟对他了解多少?”
刘备也听说了甘宁崛起,他极有兴趣。
李术微微笑道:“他就是因为夺取了袁术的玉玺,交给曹操,从而得到了曹操的支持,在柴桑立足,吞并了张英、笮融、郑宝等小势力后一点点壮大。
但根本原因是曹操支持他,若没有曹操支持,他早就被黄祖和孙贲灭了,不过他现在已经坐大,不到一年便占据了豫章郡,精兵数万人,让很多荆州文人看到希望,纷纷去投奔他。”
想到自己半生颠沛流离,到今天也无真正的立足之地,而一个年轻人不到一年就占据豫章郡崛起,强烈的对比既让刘备自惭形秽,同时更让他怦然心动。
刘备沉吟片刻问道:“南方的机会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