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8章从心所欲,不逾矩(第1/2页)
龙泉河流经龙泉镇那一段的最里头,忽然间多了一间以翠竹搭建的小院。
路过的村民十分好奇,这里明明之前还是一片荒地,怎么没几天功夫就多了一间这么精致的宅院了?
有人经不住好奇心站在半人高的竹制院墙外往里看,没一会便看到一位一身青白长衫的少年人出来跟他们打招呼。
之后又看到龙泉镇最大的家族陈家专门上门来拜访。
一时间,龙泉河边小竹院来了个了不得的少年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镇子。
镇子上的人议论纷纷,很好奇陆承安的身份,但却又不敢去问唯一知情的陈家。
便只好稀里糊涂的谣传。
有说陆承安是某个高官的儿子,来龙泉镇养病的。
有说他是哪个仙宗的弟子,来龙泉镇寻找铁砂铸剑。
说什么的都有。
唯有酒坊里赵姨娘信誓凿凿的说,陆承安是个读书人,来龙泉镇是为了来读书的。
因为陆承安在龙泉镇去的最勤的地方便是她的酒坊,她曾亲眼目睹陆承安一边喝酒一边读书的样子。
这明明是最接近真实答案的猜测,可镇上百姓却偏偏最不相信这个猜测。
直到陆陆续续好几天,都有人看到陆承安搬了把躺椅半躺在院子里看书后,大家才相信他真的是一个读书人。
这一下大家就都没有兴趣了,不再关注他。
唯独酒坊的赵姨娘。
只因为陆承安每天都会去酒坊喝一壶桂花酿,吃一些小菜。
后来次数多了,赵姨娘干脆让陆承安别来来回回的跑,她每天傍晚都会让女儿专门提着一壶酒和几碟下酒菜送去小竹院。
一来二去次数多了,乳名唤作丫头的少女也不再向过去那般羞涩,偶尔会跟陆承安搭几句话。
这天傍晚,丫头还是如往日一样送来酒菜。
见陆承安放在桌边的书籍,便忍不住好奇问道:
“公子,我见你每天都在看书,你读的书应该很多吧?”
陆承安笑着点了点头,拿起桌上那本《天域游记》指着封面上四个字问道:
“认得字吗?”
丫头脸颊微微泛红,摇了摇头道:
“只认得一个天字,其他的不认得...”
陆承安放下书籍,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笑道:
“不认得字确实会少了很多乐趣,比如这本游记,是一位叫梅趣的人写的,此人一生近乎将整个天域州遍数阅尽,书中记载了不少天域州各地的风土人情,奇闻轶事,颇为有趣。”
听他这么说,丫头顿时有了些兴趣,但又不好意思问,只能又多看了几眼那本书。
随后摆好酒菜便起身告辞了。
陆承安看着少女离开的背影,笑了笑没有说话。
第二天,还是一样的时间,丫头准时到来。
看到陆承安手中拿的还是那本《天域游记》,少女便笑道:
“看来这书确实很有趣,公子你这几天看得都是这本书。”
陆承安笑道:
“你只认得一个天字,怎么就确定是同一本书呢?”
少女有些疑惑,指着书上另外三个字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8章从心所欲,不逾矩(第2/2页)
“这三个字我虽不认得,但却记得与昨天公子看的书上的字是一样的。”
陆承安眼中笑意更盛,点头赞道:
“你倒是好记性。”
听到他夸赞,少女笑的格外灿烂。
摆放好酒菜后少女正要离开,陆承安却叫住了她道:
“先别急着走,来,坐下,我有话问你。”
少女不明所以,一头雾水地坐在陆承安对面。
陆承安放下书籍,端正坐姿,看着她的眼睛问道:
“你记性这么好,有没有想过读书?”
听到这个问题,少女明显愣了一下,随后笑着摆手道:
“我是女孩子,娘说将她将来教我酿酒的手艺,能够养活自己就行了。读书这种事,只有官家老爷们才有资格做,我不行的...”
陆承安没有反驳她,而是点了点头道:
“你娘说的也没错,有一门手艺谋生不是坏事。不过如果这些都先放一边,也别管什么出身,以你自己的想法来看你愿意读书吗?”
少女一时无言以对,她沉默了许久,不知该如何回答。
陆承安笑了笑,也不催促,而是解释道:
“读书这件事,并不只是官老爷的特权。生而为人,虽然身份有高低之别,但寻求真理的权利大家都一样。”
“这件事不必急着决定,你可以回家问问你娘,跟你娘商量商量。如果你愿意,以后空闲了就来我这里,我教你识字读书。”
丫头若有所思的离开了。
陆承安没有跟她说太多。
他之所以会想要教少女读书,一方面是这段时间难得的清闲。
其次则是因为这座宁静的小镇。
这座镇子有种独有的魅力,镇子里的百姓生活安稳祥和,与其他地方相比,明显少了一些争强好胜的戾气。
这种平和之地,最适合读书修行。
既然来到了这里,且决定在这里小住一段时间,陆承安便打算将他第二间书院开在这小镇里,作为传承之地。
之所以选中那个小丫头,并不是因为小丫头有什么过人之处,一切原因都在一个字上——缘。
世间之事,皆有缘法。
他在这小镇已经住了十来天,接触最频繁的便是这个小丫头。
而且这一对母女待人真诚,为人和善,算是不错的人选。
当然了,若对方并不愿意接受这份缘法,陆承安也不会强求。
或许就像现在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对于这对母女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大不了他再多花费一些时间,在镇子里好好寻一番就是了。
若最终无法找到一个满意的传人,这间书院也并不是非开不可。
陆承安自己或许都没有察觉,经过上次在静谈书院闭关三个月步入一品大成且领悟文祖果位之后,他的心性已然多了些许微弱的变化。
此时的他,行事不着痕迹,自然而然,一如那句话‘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举一动,都仿佛合乎天理大道。
但他自己却丝毫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