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12章 曹操傻眼:担心什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12章 曹操傻眼:担心什么发生什么,我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诸葛诞微微点头,认可了文钦所说。
    毕竟他们现下手中之兵,加起来其实只有七千步骑而已。
    七千步骑,所以能将河东搅了个天翻地覆,其实就是打了个时间差而已。
    现在的局面却是,北边的夏侯惇,定然如疯狗一般,在拼了命的往河东赶。
    西面关中的曹操,估计也已收到消息,亦是风急火燎的杀来河东。
    两支魏军加起来,少说也得有七万多人吧。
    十倍的兵力差距下,他们这七千人马,明显就不太够用了。
    兵力悬殊之下,集中兵力守安邑,坐等天子率主力前来,显然是最稳妥的选择。
    可萧和却偏要再派骑兵出动,夺取蒲坂津,“贪心”到连同曹操也要封锁在黄河以西。
    可问题是,文钦只有三千骑兵啊。
    蒲坂津说实话也不是什么天险,就凭三千兵马,你能挡得住十几倍的魏军过河?
    这要魏军全是步军也就罢了,你仗着骑兵优势,勉勉强强还能比画两下。
    可人家也有骑兵啊,还是精锐的西凉骑兵!
    文钦虽年轻自信,该有的冷静还是有的。
    “放心,吾自有手段,令曹贼只能望河兴叹,你三千铁骑足以守到天子派大军前去接防。”
    萧和却诡秘一笑,给文钦吃了一记定心丸。
    文钦顿时面露惊喜,忙是洗耳恭听。
    萧和便不紧不慢,将自己的万全之策,向其一一道来。
    文钦恍然大悟,惊喜的一拱手:
    “还是大司马考虑周密,原来略施手段,就能挡住曹贼大军过河!”
    “钦明白该怎么做了,钦这就动身!”
    当下文钦便领了将令,率三千铁骑即刻动身,星夜兼程向西直奔蒲坂津而去。
    萧和则立于城头,目送着铁骑远去,拂手一笑:
    “传令下去,叫将士们吃好喝好,坐等天子率主力前来会师吧。”
    …
    关中。
    潼关以西三十里,华阴县。
    四万魏军驻扎于此。
    根据情报,刘备正率主力大军,对壶关发起进攻。
    进攻并州的三路汉军,总计有三十万之众,是关羽南路军的近三倍之众。
    表面上看起来,并州明显是汉军主攻方向。
    曹操却并未亲率主力,前往并州主持大局。
    毕竟先前吃刘备的亏,吃的太多了,早已将他打出了心理阴影。
    他是生怕刘备此战,又是使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
    万一他率主力前往并州,刘备却虚晃一枪,主力改道南下猛攻潼关怎么办?
    潼关失守,汉骑一日之内就能杀到长安城下。
    长安若失,魏国就直接完蛋了。
    因为人家刘备有黄河水运之便,大军改道后只需渡过黄河,三天之内就能走黄河水路杀到潼关。
    而你从并州回潼关,却一路走的皆是旱路。
    速度上,你跟不上刘备的节奏啊。
    所以曹操只能选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四万机动兵力驻扎于华阴。
    若潼关有危,则即刻东进赶往增援。
    若并州有失,大军自华阴北上,最多两日就能赶到蒲坂,三日就能入河东增援并州。
    这也是曹操所能想到,最能两头兼顾的方案。
    “潼关夏侯霸李通称,已接连击退关羽两次进攻,潼关固若金汤。”
    “壶关方面,大将军击退刘备数次进攻,壶关无恙,请陛下放心。”
    “井陉关方面…”
    司马懿将各战线送来的战报,一一宣读了出来。
    曹操轻捋着细髯,把玩着手中茶碗,嘴角钩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放下最后一道情报,司马懿表情轻松笑道:
    “从现有情报来看,我军各处关隘皆固若金汤,大耳贼五路大军皆为我军挫败,我们的防线应该是稳住了。”
    曹操微微点头,显然对这个结果,还是相当的满意。
    “萧和呢,那个萧和人在何处?”
    一直静听的贾诩,却突然间来了这么一句。
    曹操嘴角笑意瞬意消失,猛抬头望向了司马懿,眼中透出一丝忌惮。
    司马懿取出一纸情报,笑道:
    “贾太尉不必多虑,现下那萧和正在定陶巡粮,离前线十万八千里远,咱们无需担心。”
    曹操稍稍松了口气,却还是放心,一把接过了司马懿手中那份情报。
    “萧贼用兵如仙,神出鬼没,此贼若在前线,孤睡不着啊…”
    曹操口中喃喃感慨,眉宇间是深深忌惮,仔仔细细翻阅手中情报,生怕错过一个字。
    直至确认情报无误时,曹操眉头才彻底松展开来。
    情报往案几上一扔,曹操脸色轻松的冷笑道:
    “文和,大耳贼果然是中了你的离间计,将这萧贼压制不用,朕可高枕无忧矣~~”
    帐中魏国众臣,皆是松了口气,尽皆附合大笑。
    气氛之中,弥漫着轻松而讽刺的意味。
    贾诩嘴角微微上扬,亦捋起了白须,神色略显释然。
    曹操将碗中茶饮尽,拂手道:
    “那就传令诸将,叫他们牢记朕坚守不战的叮嘱,继续坚守各处关隘吧。”
    “此战若能击退伪汉,令我大魏转危为安,他们就皆是我大魏功臣。”
    “告诉他们,朕必有重封!”
    司马懿领命。
    帐中响起了轻松欢快的笑声。
    唯有杨阜一人,却端坐角落,眉头深锁盯着地图。
    这位凉州籍的年轻谋士,当年在曹操讨伐马超之时曾献计立功,在曹操心中留下了几分印象。
    自曹操失幽冀二州,退回长安之后,为弥补日渐凋零的人才队伍,同时也为笼络雍凉士族豪强,便大肆提拔了一批雍凉籍谋臣武将。
    杨阜位列其一,成为了能参与庙算级别的谋臣。
    “陛下,臣以为各道关隘兵力配置皆合理,唯有箕关兵马太少,是否再多增加五千精兵?”
    酝酿良久后,杨阜忽然间开口进言。
    一语出口,大帐瞬间鸦雀无声。
    众人目光,齐聚向了那位年轻的凉州谋士,接着又转向地图,落在了那座不起眼的关城上。
    曹操脸上轻松消失,眉头深锁,警惕的目光射向箕关。
    河东,河内,王屋山,黄河水道…一一印入眼帘。
    未等杨阜继续详言,曹操猛然看出了其中破绽,重重点头:
    “杨义山言之有理,箕关虽小,亦未有伪汉进攻,却也不可小视。”
    “朕记得箕关是由夏侯威率两千兵马镇守,确实是少了一些,你们算一算,我们是否还能抽调出三五千精兵增防?”
    话音方落。
    杜畿高举一道帛书慌张而入,跪地叫道:
    “禀陛下,河内急报。”
    “两日前萧贼率七千步骑奇袭我箕关得手,夏侯威侯成皆战死,我两千守军全军覆没。”
    “箕关城,已为汉军所得!”
    哐铛!
    曹操手中把玩的茶碗,应声跌落在案。(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