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31章 约定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31章 约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莫愁看着赵倜,眼波流转,莞尔道:“小女闻得公子作罗敷辞、青青歌两诗,雅赡精致,情韵兼得,不胜心折景仰,是以想邀请公子一聚,谈诗论文,请教词曲文章之事。”
    赵倜眨了眨眼:“这个……”
    莫愁笑...
    夜色如墨,终南山深处万籁俱寂。唯有山风穿林而过,发出低沉呜咽,似在诉说千年未解之秘。萧南踏月而行,足尖轻点树梢石脊,身形如影随形,不惊落叶一片。他手中紧握那枚凤凰玉佩,寒光微闪,仿佛与天际北斗遥相呼应。
    这一路,他已不止一次问自己:为何要卷入这场帝王权谋、龙脉之争?他是契丹遗孤,本该避世江湖,青冥剑下斩尽恩怨便罢。可每当闭目,脑海中便浮现三年前少室山那一幕??佛塔崩塌,经书焚尽,一位白衣女子立于烈焰之中,手中捧着一卷金丝古册,声音清冷却坚定:“龙非镇物,乃众生共气;驭龙者不在封印,而在顺其道。”
    那是慕容婉儿最后一次现身天下。
    自那以后,她便消失无踪,传闻隐居太湖烟雨楼台,不再问世事。可萧南知道,她并未真正放下。正如他自己也无法真正置身事外。
    “若龙脉真能救国,为何历代王朝依旧兴亡更替?”他在心中默问,“若血祭可安天下,那这天下,还值得救吗?”
    风忽然止息。
    前方溪畔,一道白影静静伫立,披着薄纱斗篷,面容掩于月下轻雾中。她手中持一支竹笛,横于唇边,却没有吹响。
    “你来了。”她的声音像春水初融,却不带一丝温度。
    萧南停步,抱拳:“十年不见,慕容姑娘依旧守着那份执念。”
    “是你先背弃了约定。”慕容婉儿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双清澈如琉璃的眼眸,“你说要寻出一条不靠杀戮的治世之路,可如今赵氏欲开九龙井,以千童性命为祭,你不阻止,反倒亲自前来寻我求法?”
    萧南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龙脉图残卷与承天符印碎片,置于石上:“我不是来求法,是来请人。段清漪已将信物献予赵祯,三日后,祭祀将启。若无人干预,九百九十九名童男将被送往大理,投入九龙井底,化作灰烬。”
    “所以你想让我交出《龙驭诀》原本?”她冷笑,“你以为那本书是什么神迹?它只是记录了一种可能??一种以‘心脉’代‘地脉’、以‘仁政’养‘龙气’的方法。可这种方法,需要君王真心为民,百年积德,方能见效。而今大敌压境,十日破城,你要我拿什么去换时间?”
    “那就用我的命。”萧南抬头,目光如剑,“我愿为引,以青冥剑气贯通天地,助你布阵施术。只要你肯出手,哪怕只能拖延一日,也为百姓争取逃亡之机。”
    慕容婉儿凝视着他,良久才轻叹:“你知道当年段智兴为何失败?不是因为他用了囚徒替代童男,而是因为他的心不够诚。他嘴上说为民牺牲,实则贪恋权位,想借龙脉之力永掌大理江山。龙感知人心,岂容欺瞒?”
    “赵祯呢?”她又问。
    “他昨夜写下密诏,准备动用童男名录。”萧南坦然道,“但他也将另一道诏书锁入金匣,注明‘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开启’。他还说……愿亲自跳入井中代替持印人。”
    “哦?”慕容婉儿微微动容,“一个十七岁的皇帝,竟有此觉悟?”
    “但他终究还是选择了登记童男。”萧南语气沉重,“手段一旦启动,人性便易堕入深渊。今日可用罪囚,明日便可征农家之子,后日甚至强掳街巷幼童。历史总是如此循环。”
    慕容婉儿低头抚笛,指尖轻轻划过孔眼,似在回忆某段旋律。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鹰唳。
    两人同时警觉抬头,只见天边一道黑影掠过,竟是一只铁羽飞鸢??这是朝廷秘卫传递紧急军情所用的机械鸟!它盘旋一圈,坠落在不远处的枯枝上,尾部绑着一封铜管密信。
    萧南疾步取来,打开一看,脸色骤变。
    “太原失守。”他低声说道,“女真前锋已渡黄河,先锋完颜宗望率五万铁骑直扑汴京,预计七日内抵达城下。沿途州县望风而降,河北诸路几近瓦解。”
    “七日……”慕容婉儿喃喃,“比预计快了整整三天。”
    “这意味着赵祯必须提前举行仪式。”萧南握紧剑柄,“他不会再等萧南入京,也不会再犹豫是否启用童男祭典。现在对他而言,活下去才是唯一的正义。”
    “那你还要阻止他吗?”她望着他。
    “更要阻止。”萧南眼中燃起寒焰,“越是危急时刻,越不能让无辜者成为祭品。否则,就算保住汴京,也早已失去了大宋的灵魂。”
    慕容婉儿终于点头:“好。我随你走一趟。”
    “你不惜违背十年誓言?”
    “因为我看到了希望。”她将竹笛收入袖中,“赵祯虽下令搜寻童男,却仍留一线慈悲;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仍来寻我;段清漪千里奔赴皇城,不是为了掌控龙脉,而是为了完成祖父遗愿??他们都不是纯粹的恶人。而这,正是《龙驭诀》能够生效的前提。”
    她抬起手,轻轻摘下颈间一枚玉环,抛向空中。刹那间,玉环化作一道流光,炸裂成无数细碎光点,如萤火四散而去。
    “我在江南布下了十二座‘归元阵眼’,每座皆连通地气。只要我们能在九龙井开启前赶到大理,在井口布下逆阵,便可引导龙气上冲而非下沉,避免吞噬生灵。但前提是……必须有人深入井底,亲手逆转封印枢纽。”
    “我去。”萧南毫不犹豫。
    “你会死。”她直视他。
    “我知道。”他微笑,“可若我不去,死的就是九百多个孩子,还有整个大宋的良心。”
    两人对视片刻,终是相视一笑。
    翌日凌晨,暴雨倾盆。
    汴京城内灯火通明,六部官员彻夜议事,城墙之上民夫奔走不停,兵器铠甲堆满箭楼。兵部尚书亲自督工,下令拆除城外所有民居,以免敌军借屋掩体。百姓扶老携幼撤离北门,哭声震天。
    赵祯立于宣德楼上,身披玄甲,腰悬御剑,目光穿透雨幕,望向北方。
    “陛下,勤王令已发往川蜀、荆湖、两浙。”一名大臣跪奏,“但各地兵马集结需时,最快也要半月才能抵达。”
    “半月?”赵祯冷笑,“那时朕的头颅已在女真可汗的酒桌上当杯具了。”
    他又看向身旁太监:“终南山那边可有消息?”
    “回陛下,萧南途中遭遇埋伏,坐骑坠崖,生死不明……”
    话未说完,赵祯猛然转身,一掌拍碎栏杆!
    “谁敢动他?!”
    “据说是西夏细作联合江湖叛逆所为,意图阻断陛下外援……”
    赵祯咬牙切齿,双目赤红。他知道,朝中已有不少人暗通外敌,不愿看到他唤醒龙脉、重振皇权。这些人宁愿大宋灭亡,也不愿失去手中的权柄。
    “传旨!”他怒喝,“即刻启动祭祀准备!命钦天监择吉时,七日后正午开井!调集大理沿途驿站全力护送童男名录至京,由禁军押送南下!”
    群臣震惊,面面相觑。
    “陛下!此举恐伤天和,惹动地灾啊!”
    “朕宁负天下,不负社稷!”赵祯厉声喝道,“祖宗基业在此一举,谁再阻挠,视同通敌,立斩不赦!”
    众人噤若寒蝉,只得领命退下。
    唯有那位老宦官颤巍巍上前,低声劝道:“陛下,金匣尚未开启,尚有一线回旋余地……”
    赵祯望着手中玉璧,青光隐隐跳动,仿佛感应到远方龙脉的躁动。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昨夜梦中那个小女孩??扎着双髻,手里拿着糖葫芦,站在街头笑着叫“陛下万岁”。可下一瞬,她就被战火吞噬,尸骨无存。
    “如果救国必须踩着孩子的尸体前行……”他喃喃,“那我宁愿不做这个皇帝。”
    但他睁开眼,仍是决然下令:“开启金匣。”
    太监含泪取出钥匙,打开层层封印。里面赫然是第二道密诏??**“若童男名录送达,立即焚毁,改以战俘与死囚替代,并昭告天下,朕愿亲赴九龙井,为持印之人。”**
    赵祯提笔,在密诏末尾添上一行字:“凡参与祭祀之官吏,若有强行征召民间幼童者,无论职位高低,一律凌迟处死,诛连三族。”
    然后,他将诏书交给兵部侍郎:“即刻传令下去,违者格杀勿论。我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一战,是我赵祯一人承担,不是整个大宋的孩子陪葬。”
    那人接过诏书,热泪盈眶,叩首而去。
    与此同时,南方官道上,一辆马车在暴雨中疾驰。
    车内,段清漪盘膝而坐,手中捏着一枚青铜罗盘,指针剧烈晃动,指向西南。
    “不对劲……”她低语,“祖父临终前说,九龙井只有在‘真命之主’靠近时才会共鸣。可如今还未到大理,罗盘已开始震动,说明有人正在强行激活封印枢纽。”
    旁边一名灰衣仆从沉声道:“小姐,会不会是宫里提前动手了?”
    “不可能。”她摇头,“没有完整的龙脉图与符印合一,根本无法定位主井位置。除非……有人窃取了我们带来的副本。”
    话音刚落,窗外忽有破空之声!
    数支乌黑短箭射穿车壁,带着腥臭气味。仆从惨叫倒地,脖颈处迅速泛起黑斑。
    段清漪反应极快,翻滚避让,同时抽出腰间软剑格挡。只见十余名黑衣人自雨中跃下,手持奇形兵刃,动作僵硬诡异,竟似不受痛感控制!
    “尸奴?!”她瞳孔收缩,“大理段氏禁术,怎会出现在中原?”
    为首一人披着斗篷,脸上覆着青铜面具,声音沙哑:“段家丫头,交出龙脉图真本,饶你不死。”
    “你们是谁?”段清漪怒喝。
    “我们是‘归墟阁’的人。”那人冷笑,“奉命清除一切阻碍龙脉复苏的障碍。你段氏妄图借助赵氏重掌天下,可惜……真正的主人,另有其人。”
    说罢,挥手示意进攻。
    段清漪且战且退,眼看就要不支,忽然一道青虹自天而降!
    剑光如瀑,瞬间斩断三名尸奴头颅,黑血喷洒长空。紧接着,一个青衫身影落下,背对她而立,手中长剑斜指地面,剑穗飘扬。
    “多年不见,你们这群躲在阴沟里的老鼠,还是这么喜欢玩弄死人。”萧南冷冷开口。
    “萧南?!”黑衣首领震惊,“你不是坠崖了吗?!”
    “你们忘了。”他缓缓转身,嘴角带血,眼神却愈发锋利,“青冥剑主,九死一生,亦不回头。”
    慕容婉儿从马车顶轻盈跃下,手中竹笛轻点地面,一圈无形波纹扩散开来。那些尸奴顿时动作迟缓,眼中绿火熄灭。
    “傀儡术最怕音律扰魂。”她淡淡道,“尤其是《破煞引》第一叠。”
    段清漪怔怔看着二人,一时不知该喜该忧。
    “你们……真的来了?”
    “不只是为了你。”萧南收剑入鞘,“是为了不让任何人,把九百个孩子的命,当作棋子。”
    风雨更大了。
    而在遥远的大理山谷深处,一座古老石碑悄然裂开,上面刻着八个血字:
    **“龙醒之时,王者归来。”**
    与此同时,汴京皇宫乾清宫内,赵祯独自点燃一炷香,插在先帝灵位前。
    他脱下龙袍,换上一身素白衣裳,腰间只挂那块残缺玉璧。
    “父皇,儿臣决定了。”他轻声道,“我不做靠屠杀登天的帝王,也不做弃民而逃的懦夫。我要做那个……替所有人承担后果的人。”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年轻的侧脸,坚毅如铁。
    他知道,七日后,当他踏入九龙井底的那一刻,或许再也无法归来。
    但只要大宋还在,百姓尚存,他的名字,就会藏在风里,藏在雨中,藏在每一个孩子平安入睡的夜晚。
    而这,就够了。
    终南山的风,吹过了千山万水。
    太湖的雾,笼罩着一段尘封往事。
    而命运的齿轮,正在缓缓转动,迈向那场决定九州兴亡的黎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