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491蓝海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1491蓝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魏广德看来,这里的欧洲造物虽然精巧,但也就那样。
    真正有价值的,还是殿外那成箱的书籍。
    魏广德已经问过了,他们花高价弄到不少与航海有关的书籍,其中就有涉及造船和风帆的技术。
    只不过都比较初级,真正重要的技术当然不会被印刷在书籍上到处流传。
    而且,使团秘密收集的几份海图,真实性其实也存疑。
    倒是那些建筑书籍,是欧洲比较普及的,虽然建造大型建筑也需要经验,但只要熟练掌握技术,还是能够很快上手。
    何况,使团还从意大利招募到两个建筑师,是一对师徒,打算来东方闯闯淘金。
    毕竟,在此时的欧罗巴,各处都在流传着东方黄金之国的传说,据说在河道里都能淘到金子。
    建筑师,自然是有见识的,不至于被这些流言蛊惑,但他们确实也想来东方看看。
    凭借自己掌握的西洋建筑之法,再研究东方建筑的特点,等他们学贯东西,博采众长回到欧洲,他们会成为各国王室和权贵们的座上宾。
    这对师徒现在就住在会同馆里,魏广德已经安排好,下午见见他们,看看他们的手段,能不能由他们主持建造心目中的大厦。
    在乾清宫里待了一个多时辰,时间就已经接近已时中,也就是上午十点左右。
    魏广德和张居正等阁臣一起告辞出了乾清宫,各自回衙门办公。
    至于殿内的礼物,则全部入了皇家内库。
    其实就是登记,过个名目,里面好玩的皇帝肯定留在乾清宫,一些也会赏赐到坤宁宫和其他几个王妃宫殿去。
    至于书籍,则暂时存放在四夷馆,那些书籍都是字母,听说是拉丁文,还需要四夷馆的译员进行翻译出来。
    只能说,一开始魏广德想的简单了。
    就算带回欧罗巴的书籍,翻译完成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其中,还不排除出现翻译错误的地方还要后续进行修改。
    只是没有关系,只要那两个匠人真能建造出欧洲的石头房子,有个几层高,相信就一定会让京城的权贵和百姓对西学感兴趣。
    毕竟房子建在那里,大家都能看得到,可不是孤芳自赏。
    在值房里处理了十多份奏疏,又用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他就去张居正值房告个假,直接出了皇城。
    不需要假条,其实就是给张居正打个招呼。
    会同馆外不远处的玉兰茶馆,这是一个清茶馆,在雅间里,魏广德看到两个意大利人,随行的还有通译和两个书吏打扮的人。
    魏广德只是瞟了一眼那两个书吏,就知道他们应该和芦布一样,是锦衣卫安排保护两个夷人的。
    当然,也有监视的意思在里面。
    茶几上泡着茉莉花茶,魏广德让他们坐下,两个意大利人也没有谦让的思想,直接就坐好。
    一般人在魏广德面前,那都没几个敢坐的。
    就算坐着,那也是半个屁股,可没有这俩夷人这样大喇喇坐在那里。
    不过他也不以为意,还大气的给对方倒上茶水,对着通译说道:“让他们喝茶,不必拘束,我就是对西方建筑好奇,想问问是怎么建房子的。”
    魏广德此时换了一身便服,可不是绯袍加身,就扮成京城富商见人。
    魏广德到现在也只知道对方一个叫马里奥,一个叫盘帕萨特纳尼。
    先是问了西方建筑用材,果然是石头为主,再附上大理石等材料进行装饰,如果全大理石,虽然用时会更长,但持久度很高,建筑可以屹立许久。
    “问问他师承。”
    魏广德打听了建筑房屋需要的材料,这些东西大明其实都有,只不过懂的用这些东西建房子的江恩少。
    毕竟,中国传统建筑都是木制,虽然也能用砖石建楼,但更多是用于建塔,高大建筑都是夯土包砖,绝对不会劳师费力开采石料,那东西搬运也麻烦。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
    魏广德听到译员翻译的名字皱皱眉,没听过。
    当然,其实这也才正常。
    如果直接上来就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魏广德十有八九会认为对方就是骗子。
    哪那么巧,使团出使欧洲就带回著名的工匠或者是他们的弟子。
    不过魏广德不知道,这个叫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确实是这个时代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大师。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早年当过石工,1540年起从事设计,曾对古罗马建筑遗迹进行测绘和研究,著有《建筑四书》。
    其设计作品以邸宅和别墅为主,最著名的为位于维琴察的圆厅别墅,平面完全对称,四面各有六柱的柱廓,中央厅有穹窿顶。
    此外还有威尼斯的圣马焦雷教堂、维琴察奥林匹克剧院等。
    奥林匹克剧院也是安德烈亚?帕拉第奥最后的作品,剧院于1580年开始施工,直到帕拉蒂奥过世才完成建设,这也是第一座永久性的现代室内剧场,至今仍完好无损。
    其建筑设计和著作的影响在18世纪时达到顶峰,所谓“帕拉弟奥主义”当时传遍世界各地。
    而作为他的弟子和徒孙,马里奥和盘帕萨特纳尼显然就没有那么大的名气。
    毕竟,按照图纸建房子,许多建筑师都能做,甚至是工匠,只要能看懂图纸就能建好。
    可是如果设计建筑,那就完全不同,需要天赋和灵感,就不是勤奋就能补拙的。
    或许,这也是他们愿意飘洋过海来到东方的原因,希望在这里获得一些灵感。
    好吧,在没有天赋的前提下,就希望能激发出一些灵感来。
    当然,到京城已经几天了,其实一路上他们都在观察各地建筑的特点,特别是穿过马六甲海峡后,按照船员告诉他们的,这里也就是大明海。
    旧港建筑,和他们之前看到的波斯那边相仿,也是石头房子为主,可是到了玳瑁城看到的就是木结构房屋。
    之后的松江府、天津城,城墙高大,但城内建筑在他们看来就显得有些低矮。
    大明的木楼,一般不会超过三层,多是两层为主。
    虽然在欧洲,大抵情况也差不多,但三层的建筑还是比较多的,不像大明凤毛麟角。
    这让他们发现了机会。
    是的,虽然不能设计出惊艳世人的作品,但建造普通的,没有多少特色的多层建筑还是没有问题的。
    特别是马里奥看过许多老师涉及的房子,捡出一些稍微修改下就可以用到这里。
    不要觉得是不是侵犯老师的专利权,其实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的建筑风格在二百年后还被大量建筑师仿照,这也是安德烈亚?帕拉第奥成名的重要原因。
    数百年后还被无数建筑师推崇,自然名声越来越大。
    “告诉我,你能建造多高的房子?多少层?”
    魏广德看着马里奥,这个据说是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的弟子,严肃的问道。
    不需要看着译员,他已经在一旁熟练的用拉丁语和马里奥交流起来。
    译员是早年南海水师招募的,精通葡萄牙语,虽然书写还有些困难,但听读问题不大。
    而欧洲大部分国家语言都属于拉丁语,只是存在些许差异,所以精通葡萄牙语,改学拉丁语就很方便了。
    而且,此时大部分欧洲贵族、工匠一般都熟悉拉丁语,如果使团按照欧洲诸国分别安排人熟悉他们的语言,就显的颇为麻烦。
    于是,贵族使用的拉丁语就成为使团的主要选择,反正他们主要接触的都是各国权贵政要。
    “三层,或者五层,看这位大人有什么要求。”
    马里奥很轻松的回答道,“不过我要提醒大人,建造图的高度的屋子,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
    魏广德放下手里茶杯,右手轻轻敲击桌面,想了想才说道:‘五层的建筑对材料要求很高吗?‘
    “是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建筑之法。
    只是材料不同,我的设计就会有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设计。”
    马里奥说的,其实就是要先确定魏广德能提供什么事了,然后才好确定设计方案。
    当然,前提是魏广德有心目中建筑的样子。
    “三层或者五层都可以,屋顶就用你们欧洲传统的那种,高高的塔尖,顶部能向四面显示时间那种。”
    魏广德说道。
    “钟塔?”
    马里奥只是微微皱眉,问道。
    通过译员之口,魏广德听到钟塔这个词就知道,他们已经明白了。
    不过,对方皱眉的样子,好像有些难办。
    “能做出来吗?”
    魏广德反问道,随即挥手示意译员翻译给对方。
    “我只会设计、建造,不会机械。”
    马里奥还是很诚实的回答道。
    术业有专攻,他们是建筑师,不是钟表师,那是钟表师设计找机械师制造出来,然后安装在塔顶。
    每年都要定期维护,以保证报时的准确。
    马里奥当然不会把自己不会的差事儿也承揽下来,那是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他们到了大明一些城市,可从未见到有钟楼。
    于是,他们自然就想到了,大明应该没有这样的技艺。
    “呵呵,这个你们不用去管,我既然提出来建钟塔,自然有地方可以获得这种大型的机械。
    魏广德只是笑笑。
    他还真没有吹牛,虽然大明的工匠已经开始制作座钟,毕竟那东西不复杂,就是胜在精巧。
    他们在拆解西洋座钟和怀表以后,已经懂得了其中的原理,自然就能仿制出来。
    而仿制还只是开始,以后就会制作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座钟。
    当然,座钟和钟塔上的机械还是有区别的,不是简单的直接放大。
    不过这也没关系,魏广德打算从壕镜请钟表匠人过来,在京城主持制造这种大型塔钟。
    壕镜是有这样钟表师的,实际上因为匠人在欧罗巴相对来说已经有些过剩,像马里奥这种想到东方淘金的匠人也是不少。
    别觉得欧洲这些人是不是都应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其实不是。
    欧洲的贵族,相对来说其实还没有大明豪阔,所以工匠能够接到的活儿比较紧张。
    没有名气,很难从贵族老爷手里争取到订单。
    本身项目就少,大项目又都被知名的匠人夺走,所以大部分水平一般的匠人在欧罗巴的生活其实很差。
    至于为什么魏广德知道壕镜有人能制作这种大型塔钟,那是因为壕镜议事厅上就有一个,那是一座三层的小房子,按照欧洲小型市政厅规格建造起来的。
    “楼层,你们看材料再定。
    如果可以,我当然希望是五层的建筑。”
    魏广德开口说道:“但是你们得给我个时间,三层或者五层的建筑,你们需要多长时间完工?‘
    魏广德不是要建造大教堂,那东西非常耗费时间,动辄二三十年。
    欧洲大教堂外面看着高大,但是其中部分中空,层高十余米,对这个时代来说是非常考验建造技术的。
    就普通的大楼,一层层高一丈五甚至两丈,楼上有个一丈就够了,也可以部分中空,这是为了安排戏台。
    毕竟没看到设计图,魏广德想的当然是底商加二楼的商业用房,不管是酒楼还是茶肆都合适,做商铺卖货也行,部分中空是为了安排戏台。
    这年头看戏就和后世看电影差不多,娱乐设施少了点,所以这座建筑是一定要考虑戏台的。
    至于楼上剩余空间,魏广德有心建成大型客栈,或者说大酒店。
    总之,把万达广场搬到大明来,让人走进去就不想出来。
    为此,魏广德不介意让教司坊也租用其中部分房产。
    南来北往的富商,还有每三年一届的科举,可以说会把整个大明绝大部分精英吸引到来,而他的这个洋楼,就是他们的不二首选。
    “材料足够,若是三层,两年左右可以完工,若是五层,可能需要三四年时间。
    毕竟贵国工匠,我们可能需要手把手教会他们,这就很费时间了。”
    马里奥和他徒弟盘帕萨特纳尼小声商量片刻,就给出了答案。
    这个时间,其实是提前了,按照他们的预估,三层的可能需要三年时间,而五层建筑至少是四年以上。
    当然,如果是在欧洲,就是他们口中的时间就能完成,因为他们有熟练的工匠。
    听到建造时间,魏广德不禁微微皱眉,但很快就舒展开。
    他已经想好对策了,把工匠和俩人签自己手上,让他们以后就跟他打工,帮他在全国各地建房子。
    建造时间长,貌似也是好事儿,至少十年二十年内怕是没人可以和他竞争。
    蓝海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