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6章 投稿《儿童文学》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6章 投稿《儿童文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6章投稿《儿童文学》(第1/2页)
    两天时间足够张丽把三幅画上色完。
    李有思立马写了一封推荐信。
    大概介绍了这三幅画和这篇小说,现在自己是老作家了,而且可是有着无数《文艺报》的评论的当红作家。要求千字十元的稿费不算过分吧?
    张丽是跟着自己投稿的,要求最高稿费,不算过分吧?
    时间到了初六的中午。
    “你后天要走去北平,就把这篇小说带去投稿吧!”李有思说道。
    “不交给文工团吗?”
    “这篇小说不一样,这篇直接通过审核了,直接投稿就行。”
    “好。”张丽继续问道:“还需要我帮你带什么其他东西吗?”
    “不用了。”
    “那你什么时候会去北平呢?”
    李有思说道:“一两个月时间吧。这次我记得你们剧组在圆明园!到时候来找你!”
    “嗯嗯。”
    下午,李有思骑着二八大杠送张丽上了火车,把信夹在她的包里面,送她到了火车站上车。
    ~
    然后他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那个国营饭店,没有了后面的负担,骑着车的速度都快了一些。
    “同志,交车了。”
    饭店的老板看了查了查李有思的号:“一共是七天,一天一块钱的租借费。我退你四十三块!”
    李有思接过钱,把车留在了饭店门口。
    等着去北平了,有机会也再买一辆二八大杠,下次也要凤凰牌的!还是凤凰牌骑着有感觉。
    ——
    过了两天。
    张丽再一次风尘仆仆来到了北平。
    一下火车,看到的是灰扑扑的人群,那北平的冷气迎面而来……张丽收拾一下,走出来了火车站。
    路上走着走着,就听到旁边的人开始谈论《落叶归根》的事情。
    北平不愧是文化中心,在锦城这种扎堆的小文青还不够常见,北平却是街上的行人都在讨论小说和文学。
    “过年前的那篇小说,你们看过没有啊?”
    小胖子回道:“你说的《落叶归根》?早就看过了,听说前两天,我们老师还给《落叶归根》发了一篇评论。”
    “是谢老师吧?”
    (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文学评论界的大师!著作有《湖岸诗评》《BJ书简》《共和国的星光》《谢冕文学评论选》)
    小胖子继续说道:“对!他写了一篇《新的文化思潮》这篇文学评论,和李拓、韩少功三人一起把这篇小说定性为寻根文学的开拓者!”
    “我觉得他们说得太过了吧,我看这小说不就讲述了一个知青回城的故事吗?哪来这么多事情?”
    “就?你看懂《落叶归根》了吗?谢老师最后都说了《落叶归根》的成功在于,这篇小说简单从‘落叶归根’这一个角度阐释了中华文化的根的属性!”
    “对,上次韩少功也提出文学有“根”,且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根不深则叶难茂。”
    “还有呢!听说谢老师起好了推荐信,要推荐这篇小说参选今年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那可能有点困难啊!李有思的这篇小说是在去年的年末发表的,不占便宜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章投稿《儿童文学》(第2/2页)
    这篇小说在十二月刊发表。
    以现在这个消息还不算迅速的年代来看,对于李有思的评奖是一件极其不占优势的事情。毕竟他的小说现在才开始全国扩散它的影响力。
    “我看未必,《受戒》当年不也是年末发表的吗?而且《受戒》当年可没有文坛大师亲自力挺!”
    “你们不知道李有思是文工团的作家?人家也有身份加持的!”
    “这么说,这个奖他是拿定了?”
    张丽听的一脸懵逼!
    什么韩少功的《文化的根》、什么全国小说奖、什么谢冕……对于她这个文坛“文盲”来说基本等于没听!
    但是就听懂一个事情,似乎李有思写得小说太厉害了……这群学生说得神神秘秘的,基本都能概括到这句话里面来。
    张丽就算裹成小团子,她这国色天香的脸就能吸引无数的目光。
    她特意在外面披了一件文工团的军装,这样能够避免很多的麻烦事。探索的目光凑过来,就收回去了。
    越往北平里面走,越能够体会到“落叶归根”这篇小说的影响力。
    不仅在路边能够听到这些人谈论小说,进入了书店里面,也见到这些人在排队购买各类文学评论和报纸。
    张丽感叹了一句:“好多人啊!”
    愣了一会儿,张丽反应过来,自己是来投稿的。
    她急匆匆拿着稿子去了《儿童文学》。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楼是《儿童文学》编辑部的位置。
    《儿童文学》可以说是和《收获》平分秋色——一个有叶圣陶站岗,一个是巴金老师办的刊物。
    不过两位老人家基本都很少过问杂志社的事情了,大多就执行一个监督的义务而已。
    很快,张丽就到了他们杂志社的门口。站在这里,张丽思索片刻,是直接投稿邮箱,还是拿着推荐信进去呢?
    她左右踱步!
    任溶溶是杂志社老编辑,老人家一走过来,就见到一张端庄大气的脸,她立马笑了起来:“这位小同志,你找人吗?”
    张丽看了来人一眼,判断来人应该是杂志社的编辑之后,她立马把手里面攥着的信和稿子都拿了出来。
    “我是帮别人……不,是别人介绍过来投稿的。”
    说罢,把那封信和稿子都递了过去。
    任溶溶看了一眼来信,倒是没有第一时间怀疑张丽,这就是长得好看的好处了~遇到好人的几率也很大。
    她打开了杂志社的大门说道:“这位同志先跟我进去吧!外面挺冷的。进去再慢慢看看你的稿子。”
    张丽点点头,跟着任溶溶就走了进去。
    早在《儿童文学》成立的时候,任溶溶这位留洋的老人家就来到了杂志社工作,除去中间的十多年动荡,一直都在杂志社工作。
    张丽紧紧跟着她走到了办公室坐下。
    任溶溶才打开了推荐信看了一眼——一看作家的笔名:李有思。
    这个名字,记得清楚!北平的编辑应该都知道!
    “哎?这不是传统文学的作家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