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42章 捐款也敢动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342章 捐款也敢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林城人民医院没能留住刘清明太久。
    第三天,刘清明就办了出院手续。后背的伤口还没拆线,扯动一下就疼。
    苏清璇不同意,但她也知道,云岭乡那边的工作,才是他心里的头等大事。
    她只能一遍遍地叮嘱,注意伤口,别逞强。
    刘清明一一应下,坐上了返回云岭乡的班车。
    车子驶出林城市区,路况就变得糟糕起来。
    大雨虽然停了,但山洪和泥石流留下的痕迹触目惊心。
    道路多处被冲毁,到处都是塌方的土石和倒伏的树木。
    抢修的工程队正在日夜不停地工作,但进度依然缓慢。
    原本两个小时的车程,硬是走了四个多小时。
    当车子终于颠簸着开进云岭乡政府大院时,天色已经擦黑。
    刘清明刚一下车,就看到了等在院子里的于锦绣。
    几天不见,她整个人瘦了一圈,脸上满是疲惫,但一双眼睛却很有神,腰杆也挺得笔直。
    “刘乡长,你回来了!”
    看到刘清明,于锦绣快步迎了上来。
    院子里还有一些乡干部和自发前来帮忙的乡亲,看到刘清明,都围了过来。
    “刘乡长回来了!”
    “乡长,你的伤没事吧?”
    “乡长,你可算回来了,我们有主心骨了!”
    一张张朴实的脸上,写满了真切的关心和依赖。
    刘清明心里一热,他摆摆手。
    “我没事,皮外伤。大家辛苦了。”
    他看向于锦绣,“这几天,乡里情况怎么样?”
    于锦绣言简意赅地汇报。
    “赵书记被市里叫去开会了,还没回来。乡里的情况基本稳定,多亏了解放军的同志,帮了大忙。省里和全国各地送来的救灾物资很充足,保证了安置点乡亲们的吃喝。”
    刘清明点点头,这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于锦绣顿了顿,又说:“现在洪水退了,乡亲们情绪有点急,都想回家看看。特别是山上的,惦记着地里的庄稼和家里的房子,要不是我们拿你受伤的名义一直压着,估计早就坐不住了。”
    “不能让他们回去。”刘清明立刻说,“山体被洪水泡了这么久,土质疏松,随时可能发生二次滑坡。现在回去太危险了。”
    “我也是这么说,但他们不听。”于锦绣有些无奈,“乡长,这事儿,还得你亲自去说,他们才信。”
    “好。”刘清明没有犹豫,“我先去看看物资,然后就去安置点。”
    他放下自己的行李,跟着于锦绣走向了临时改建的物资仓库。
    仓库是乡政府的礼堂改的,里面堆满了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棉被和衣物。
    一车车的物资从全国各地运来,上面贴着各种各样的捐赠标签。
    “心系云岭,共渡难关。”
    “云岭加油!”
    刘清明看着这些物资,心里感慨万千。
    在今天之前,云岭乡只是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偏僻小地方。
    可灾难发生后,无数素不相识的人向这里伸出了援手。
    这就是这个国家的力量,一家有难,八方支援。
    刘清明看得很仔细,他随手拿起一本登记册翻看。
    “于副乡长,你干得很好。”刘清明由衷地赞许道。
    登记册上,物资的品类、数量、来源、入库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
    于锦绣的脸微微一红,有些激动。
    “刘乡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做得好就是做得好。”刘清明把册子放下,又问,“捐款呢?都统计好了吗?”
    “统计好了。”于锦绣点头,“乡财政所的陈会计在负责这事。”
    “让他过来一下。”
    很快,一个五十多岁,头发有些花白的男人被叫了过来。
    他叫陈满仓,是乡财政所的老会计,在乡里干了一辈子,为人老实本分。
    “刘乡长。”陈满仓有些拘谨地打招呼。
    刘清明点点头,直接问:“陈会计,我跟你交代个事。所有接收到的捐款,必须设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每一笔钱的进出,都要有详细记录,并且定期公示,确保所有钱都用在灾民身上。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挪用,明白吗?”
    他的语气很严肃。
    这是救命钱,是高压线,谁也不能碰。
    陈满仓听了,脸色却变得有些为难。
    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刘清明察觉到了不对劲。
    “怎么了?有困难?”
    陈满仓低下头,小声说:“乡长,这个……恐怕有点……”
    “有什么就直说。”刘清明的语气重了些。
    陈满仓被他这么一问,额头上冒出了细汗。
    他犹豫了半天,才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递了过去。
    “刘乡长,您自己看吧。”
    刘清明接过纸条,展开。
    是一张乡政府的拨款审批单。
    上面龙飞凤舞地签着两个字:赵元佐。
    审批事由一栏写着:充作乡党政办公行政经费。
    而在金额那一栏,一个刺眼的数字跳进了刘清明的视线。
    七十万。
    刘清明拿着那张纸条,久久没有说话。
    旁边的于锦绣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她的脸色瞬间变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赵书记怎么能动这笔钱!”
    陈满仓一脸苦相。
    “赵书记说,乡里财政困难,抗洪救灾也花了不少钱,需要周转。让我先从捐款里拨七十万出来,等市里的拨款下来了再补上。”
    “胡闹!”于锦绣气得发抖,“救灾的钱,怎么能拿去当办公经费!这是挪用!”
    刘清明却很平静。
    他看着陈满仓,问:“什么时候批的?”
    “就……就您去市里住院那天。”
    “钱已经转走了?”
    “转了。”陈满仓点点头,“赵书记催得急,当天就办了。”
    刘清明懂了。
    这不是挪用,这是分赃。
    赵元佐趁着他不在,趁着局面混乱,第一时间就把手伸进了钱袋子。
    所谓的“行政经费”,不过是个幌子。
    这七十万,恐怕早就进了某些人的口袋。
    他心里涌起一股寒意。
    外面,是无数解放军战士和救援人员在拼命。
    是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
    而在这里,本该是救灾第一线的乡干部,却在监守自盗,发国难财。
    “陈会计。”刘清明开口,声音很冷,“这张批条,你还有复印件吗?”
    “有,我……我留了个底。”陈满仓小声说。
    “很好。”
    刘清明把那张薄薄的纸条小心地折好,放进了上衣的口袋里。
    他的动作很慢,很稳。
    于锦绣看着他,担忧地问:“乡长,你打算怎么办?”
    刘清明没有回答。
    他只是转过身,对陈满仓说:“这件事,除了你我,还有谁知道?”
    “就……就于副乡长刚看到了。”
    “管好你的嘴。”刘清明看着他,“今天我没问过你任何事,你也没给过我任何东西。”
    陈满仓连连点头。
    “我明白,我明白。”
    刘清明不再多说,迈步向仓库外走去。
    他的背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挺直。
    于锦绣连忙跟上。
    “乡长,你去哪儿?”
    “去安置点。”刘清明说,“安抚乡亲们的情绪,这是现在最重要的事。”
    他好像已经把那七十万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但于锦绣知道,这件事绝不会就这么过去。
    刘清明,从来不是一个会忍气吞声的人。
    以前对赵元佐的尊重,只是尊重组织制度。
    从来都不是尊重那个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