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2章我要去阿军排挡要饭(第1/2页)
阿军排挡里,今天是方商报道的日子,昨晚粉丝群里就已经通告过,中午没有方商炒的菜。
他回家后,可能会做一两个凉菜什么的,因为时间问题,数量也不多,让大家看情况拿早上的号,如果是冲着方商的炒菜的话,就不要抢早上的号,下午才有方商的炒菜。
虽然是这样,但午饭的阿军排挡,大厅里已经坐满了人。
许多人就想吃方商炒的菜,就专门排队去抢了下午的号。
但总有一些上班族,中午就想吃口合口味的,最后还是拿了早上的号。
这个时候早上的号到不用大清早的排队抢,上班路过的时候顺便就取了,倒是也方便。
还是那句话,就算方商没时间做菜,方军做出来的菜,味道也比外面做的要好吃一些,谁让那卤菜是方商调出来的味道,淡了也比外面的好吃。
再说现在的厨房,复合酱油,方商版辣椒油,熬煮的凉拌陈醋,方商版高汤等等。
方军用这些东西做凉菜炒菜,那味道又怎么会差。
比不过方商,也比其他店里的东西好吃,下班过来吃个午饭,或者有时间路过的时候,吃个饭也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哪怕吴欣已经明确说了,这个午饭时间,方商会做什么菜,纯看时间,人依旧不少。
还在吃卤菜的食客们,看到方商回来,眼前一亮,吴欣还在问话呢,食客们已经先热情的打起招呼来。
“小老板,报道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会儿,我这边刚开了一瓶酸奶,要不坐过来喝两口。”
“酸奶有什么好喝的,我在冰王那里买了鲜榨果汁,冰冰爽爽的,小老板你拿一杯去喝,又解暑又解渴,喝完后好去厨房。”
“你们瞎说什么,小老板刚从学校回来,肯定是饿了,来,先啃个鸡腿垫垫肚子,咱吃好喝好再去炒菜,我们一点都不急。”
哪怕心里急的不要不要的,生怕饭都吃完了,方商还没有上菜单,食客们表面上还是装淡定。
谁让小老板是个学生,在他们心里,小老板就是要好好哄着的。
小老板高兴了,才会做出更多的好吃的。
方商跟大家道谢,没有收东西,只是神色恍惚的回到厨房,闻到大锅里传来的卤汁汤香味,他才回过神来。
用力拍打了一下自己的脸,大喊道:“没关系,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喊完后马上沉浸到做菜的世界里,拿起刀对准菜,手起刀落咔咔的切起来。
“阿旺,蒋峰,你们两个看好了,我要做一个凉拌肘花,一个老醋蛰头,肘花切成这样,海蜇头还是从前的样式,你们马上切。”
给俩配菜师打样之后,他转头去调制自己的凉拌料水。
有配菜师就是不一样,简单的凉菜让配菜师们配好,这会儿他只需要配好两大盆的料汁。
等把肘花和海蜇全都处理好之后,两个配菜师把他准备好的料汁往拌菜的大盆子里一放,季师傅再给拌均匀,凉菜就做好了,直接装盘就可以上菜。
感觉到时间竟然还挺充足的,方商给菜堆里翻找了一下,又喊道:“来,把这些黄瓜拍了,顺便做个凉拌黄瓜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2章我要去阿军排挡要饭(第2/2页)
这些天一直忙,昨晚只想着报道后过来,再做凉菜,这会儿现场实践了一下,方商发现,还有太多可操作性了。
之前就想过,要在上学的时间里,提前准备好简单的菜,有配菜师帮忙,可以很快出锅,此时一看简单才处理起来时间确实很充足,方商又有了对菜的追求了。
看来他需要研究一下,简单的菜上哪些比较好。
三大盆凉菜一上桌,下午没时间吃饭,只能选择早上号的食客们又开心起来。
虽然没有炒菜,只是简单的凉菜,但味道也好吃啊,反正还有双休日可以大吃特吃,这会儿吃点简单的先哄着嘴巴。
再说了,小老板做的凉菜,那是普通的凉菜吗?
也有比较执着的食客自我安慰着:“凉菜也一样好吃,虽然晚饭的菜单是宫保鸡丁和干煸豆角,但没关系,真的没关系,我一点都不嫉妒。”
“没错,嫉妒什么,不就是宫保鸡丁和干煸豆角,说的好像谁没吃过这两道菜一样,我们不……呜呜,我真的好嫉妒,谁让我最近天天加班,早上根本没时间来抢号。”
“姐妹,你想想,要不是今天的早号不需要提前抢,我们连凉菜都吃不到,现在吃到凉菜了,也是小老板亲手做的,新菜式什么的,就不要奢望了,人不要太贪心。”
说话的姑娘一边扒着饭,一边试图安慰旁边的同事,安慰着安慰着,自己反倒嫉妒起来。
“啊啊啊,为什么今天出新菜式,我却吃不到,我晚上要来阿军排挡要饭,我穿的衣衫褴褛拿着个碗,看到有上菜的就上去要饭算了。”
旁边的人看她那一本正经,恨不得马上去实践的样子,都摇摇头:又馋疯了一样。
此时,靠近大厅里最里面的一张桌子那里,赵银一家就坐在那里,正在吃饭,钟叔也厚脸皮的跟过来了。
本来饭点的时候,钟叔是不可能过来吃饭的,他还要在厨房里把控炒菜的水准,一些特色菜也需要他亲手做。
但最近钟叔实在是太可怜了一点,他要来吃饭,赵银也不好拒绝,所以,钟叔也在饭点光明正大的翘班出来。
看着钟叔埋头光吃饭,别的啥也不说的模样,赵银觉得自己的愧疚又深了一点。
然后,心疼钟叔的时候,顺带又心疼起自己来。
这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简直是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
怎么说呢,自从小赵开始学习做饭之后,事情就变的一发不可收拾。
原本小赵做了两次饭,笨手笨脚的,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了,学也学不会,全靠厨房的人代劳,最后自己就放点调料什么的,做出来的还是一塌糊涂之后。
赵银他们觉得,儿子应该会对做饭嫌弃了,以后再也不会像做饭。
结果却恰恰相反,那一份奇奇怪怪的番茄炒蛋,反而激发了小赵对厨艺的兴趣,一个暑假,除了写作业跟小伙伴出去玩,就是呆在厨房里,一副发誓要学有所成,再出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