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7章 汤家大院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87章 汤家大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87章汤家大院(第1/2页)
    “我猜肯定是凤燕姐告诉你的。并且是我们在路上这段时间才通的电话,因为她也是上午才知道的。”
    “房间选好了吗?睡楼上还是楼下?”
    “睡下面,床都铺好了。”
    “你们买菜没有?自己煮还是出去吃?”兰子问江永红。
    “凤迪姐说去她们家吃,家里煮起饭菜等我们。”江永红说。
    “有开水没得?有我就先洗头洗澡,洗完了才去凤迪姐家。”兰子问道
    “有,有,我们已经洗过了,还给你俩留了十瓶,够用了。”戈玉婷答道。
    于是,江沁兰开始洗头洗澡,吴尚荣则在花园里种植人参……
    下午六点,几个人搭班车来到周凤迪家。
    几个人一到,周老太就吩咐厨师炒菜,马上开饭。
    吃饭的时候,周掌柜问吴尚荣:“听志忠说吴小哥要买带院子的老式住房,不知是真是假?”
    “真的,因为我们那些地方教育太落后,我想给叔叔和舅舅他们每家买一套,让他们今后把小朋友些带到省城来读书。”
    “现在国家正在逐步走向正轨,我那些弟弟妹妹必须要有知识文化才有出路。”
    “吴小哥看得真远,我家志忠现在都没有你这种远见卓识。对了,不知你对那种大院子感不感兴趣?”周掌柜问道。
    “大院?好大的院子吗?”
    周老板说,外面的一个院子是一栋二楼一底的老式楼房,每层十个房间。
    带单独的厨房、洗澡间和厕所,以及一座独立的供原来主人住的小洋楼式的别墅。
    里面的院子更大,三栋三楼一底的楼房,每层十五个房间,也有洗澡间、厕所等设施。
    整个院子原来称为白家大院,是用来开烟馆的。
    临解放时,贱卖给了纱厂的汤老板。所以,后来又称为汤家大院。
    五一年,在政府的鼓励下,汤老板在那里开了个旅馆,纱厂全部赠送给了国家。
    动乱年月,有人说那里是资本家的财产,被闹派系的人没收。后来有关部门分配给单身职工做宿舍楼,楼下没用完的房间成了俱乐部。
    动乱结束后,那个年代的许多错误做法都不是组织和政府的本意,逐步得到了纠正。汤老板也想把自己的房产收回,就打电话给外地工作的子女。
    汤老板的大儿子是北京某个大学的著名教授,五月份把这件事情反映到最高层,上头非常重视,说汤老板是爱国商人,抗战时期通过地方组织曾资助根据地三万大洋。
    解放初期,又主动把纱厂献给政府,剩下的房产是合法资产,命令省府限期退还。
    七月份市政府才将职工搬迁完,把破损的地方修复了一番,原来的老瓦换了一批新的小青瓦。
    上个月就将房子交还给了汤老板。
    汤老板夫妇现在已经七十余岁了,二子一女皆在外地工作,偌大的房产他们留着也没有用。
    就想把前后两个院子全部卖了。但他的房间太多,地势太宽,缺房子的人买不起,买得起的嫌那里买来没有大用途。
    因为后来改了街道后,那里已经不当街了,像刘星宇家,柳如风家,他们周家,汤老板都来问过,没有哪一家愿意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87章汤家大院(第2/2页)
    吴尚荣终于想起来了,确实有那么个地方,在新南门一带。
    上一世那个时空,那里被一个眼光独到的个体户在银行贷了一万的款,加上自己仅有的五千元,共花了三万三千多元买下的。
    两年后,开成了新南门旅馆,因为收费便宜,最初仅两元钱一晚上,而当时的其他宾馆至少要五元一晚的住宿费。
    所以,各地到省城来进货的个体户都愿意住他家,一时间,一百多间房,几百个床位天天爆满,日进一千多元,一个月不到就把所有的本钱全部收回。
    吴尚荣没有想到,这个时空,这个漏被自己捡了。
    当下压住激动,对周掌柜说道:“不知道周老伯是否有他的联系电话,有的话请告诉他,如果价钱合适,我愿意给他买了。”
    周老板道:“我留有他现在那个住处的电话,吃完饭我马上问他,然后请他到我家来你们两个人面谈。”
    吴尚荣道:“那就麻烦老伯了。”
    周老板道:“麻烦啥,我们都快成亲戚了。”
    吴尚荣笑道:“是了,凤燕姐今后多半是我的表嫂了。”
    兰子指着江永红道:“那这个是尚云的二表姐,就是凤燕姐的小姑了。”
    江永红也大方地说道:“周老伯好,我是江永亮的妹妹。凤燕姐今后嫁给我哥后,我们一家人保证会对她好。”
    周老板和周老太都点点头,周老板说:“我相信小神医的人品,也相信他的舅家人……”
    不一会儿,周老板打电话给汤老板。
    汤老板说,具体价钱见了面再说,让吴尚荣等一下,他二十分钟就到了。
    二十分钟后,一位穿着蓝布长衫的老者来到了周家。
    他就是爱国商人汤老板汤永旺。
    周老板马上给二人做了引见,然后开始谈房子的价钱。
    周老板说道:“你吴小哥买到这个院子是不会亏的。最多五年,就允许私人各显神通了,到时开个旅馆,只要价钱便宜一些,生意还是有的。”
    吴尚荣说,主要是不当道,我就是怕买来派不上用途,反而把钱积压在那里,想搞点其他投资就没有钱了。
    “我那里做其他生意不行,但你要相信我说的,今后开旅馆是无论如何都有生意的。”
    “我有大小两百一十多间房间,平均每个房间就算两个床位。”
    “就有四百多个床位,一天有一百个床位参加营业,一个床位就算一块钱。”
    “一天就是一百元的收入,一年就有三万多元。”
    “实际上,一旦允许开旅馆,一年至少有十万元纯收入。这个账是哪个都可以算出来的。”
    “话是这样说,但没有办起来,谁也不敢担保一定会赚钱。这样吧,老爷子你说一个心中的价目,我认为合适,直接就定下来了,我认为不合适,就适当给你砍点下来。”
    “我相信老爷子你久经商场,喊的价一定不会太离谱。”
    于是汤老板喊了一个三万元的价格,因为他怕国家今后的政策有变动,急于想出手。
    吴尚荣想到汤老板可能至少会喊五万元,谁知他只喊了三万元。
    吴尚荣没有砍价,直接就同意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