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章难以分辨(第1/2页)
古一明从江南广场的停车点把车开出来,沿着江滨路一直往东的方向开去。在经过一处古渡口时,他放慢了车速,侧脸看了一眼坐在副驾座的黄确,却发现他也正在看向自己。
“有什么想说的,说吧。″黄确将目光转向古渡边上下的人流。
“黄队,我总感觉霍晓盈前天晚上在快十二点钟时,仍然接到赖建刚的电话,让她到那里见面,却没有在家里出现。其实是有意避开她,让母亲宋丹和她说出实情。″
“哦?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觉?″
“你看啊,霍家泰之所以选择六月从国外回来,目的看似很简单,他患肺癌已是晚期,想落叶归根。可他在回来快一个月的时间里,据老郭和李奇两人调查,他不断地变换住的酒店,白天睡觉深居简出,就连晚上出门也戴上口罩。″
“你是想说,霍家泰只有晚上才会回到霍赖两家?″
“对。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找到母亲和妻子,把手里的部分钱交给她们。由于霍家附近的人都知道,霍家泰已经在十八年前就死亡了,所以,他只能是晚上出门戴口罩,避免让熟人把他认出来。″
“那赖家呢,他总不能不去吧?″
“如果我估计没有错,霍家泰第二天晚上,就会到赖家去,也许正是在与两家那段时间的接触中,偶然得知自己的女儿霍晓盈和赖建刚的暗中来往,并且从赖建刚那里知道了他有和霍晓盈再婚的迹象。″
“你是说,霍家泰在自杀之前有可能见过赖建刚,并且让他离开霍晓盈?″黄确启发性地问道。
“我只能这样认为,否则,无法解释那天晚上,赖建刚十二点还要给霍晓盈打电话。就是他不敢面对面和霍晓盈说出他们是堂兄妹,正是由于彼此不知道,才差点酿下近亲结婚的悲剧。
霍晓盈到了赖家老宅后,赖建刚只好避开她,让母亲宋丹单独和她见面。宋丹可能也正是从儿子赖建刚那里,才知道她就是霍家泰的女儿。因此迟迟不知道怎么和霍晓盈开口,才说了那么多赖家的往事作铺垫。″
“也就是说,也许是由于霍晓盈的追问,宋丹最后迫不得已,才对霍晓盈编了个借口,如果赖建刚和妻子离婚,女方要分去大半家产和女儿。赖建刚不想为离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才断了霍晓盈想和他结婚的念头?″
“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总感觉赖建刚深夜给她打的那个电话确实蹊跷。如果赖霍两家早就知道了,他们堂兄妹在一起谈恋爱,这件事情就肯定不会发生。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霍家泰在自杀之前就见过赖建刚,并让他立即离开霍晓盈。″
“你是说,霍家泰是特意去找赖建刚,并从他的口里知道这件事的?″黄确试探着问道。
“我不知道霍家泰是怎么知道他们在一起的,还是赖建刚自己亲口说出,他将要和妻子离婚,想和霍晓盈组建新家庭的。总之,不管怎么样,应该是霍家泰说出了他们是堂兄妹这一秘密,才促使赖建刚不得不和霍晓盈分手。″
“霍晓盈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不等赖母把话说完,就从赖家冲了出来,才会在岬角湾附近的野地里痛哭。其实她并不知道,父亲霍家泰已经从国外回来,那天晚上正准备在那里自杀,是这样吧?″
“应该是的。从詹妮十八年前到警局,认领赖仲怀尸体这件事来看,赖霍两家应该当时就非常清楚,在岬角湾海边,赖仲怀是怎么死亡这个过程的。詹妮之所以敢于去冒领他的尸体,应该也是两家大人商量后,才做出的决定。″
“就是说,赖霍两家的大人都知道,代替赖仲怀到南洋继承赖玉亭遗产的是霍家泰?″
“对。″古一明一边慢慢开车,一边说道,“由于赖仲怀和霍家泰两人是同卵双胞胎,无论是外形长相和身高都一样,霍家泰才能顺利到达南洋,并继承了赖玉亭的遗产。″
“可你有没有想过,霍家泰在办理完遗产继承手续后,为什么却留在了国外经商,十八年都没有回国呢?″
“黄队,我想主要的原因是,首先赖霍两家都很清楚,霍家泰不是杀害赖仲怀的凶手,所以才会让他代替赖仲怀去南洋继承遗产。其次,在詹妮去认领尸体时,从老郭和李奇的询问中,得知赖仲怀的死因是头骨碎裂。她就会在办完葬礼后,打电话告诉远在南洋的丈夫。″
“正是由于得知涉及了杀人案,霍家泰才不敢回国?″
“我想这才是他十八年来,一直不敢回国的理由。即使赖仲怀的死亡和他无关,在回国后面对警方,他也因为拿不出确凿证据,再多的解释也没有用。很容易被警方误认为是杀人潜逃,那他就会有口难辩。″
“可是,霍家泰在得知已经是肺癌晚期,如果他真的没有杀赖仲怀,那就应该再没有顾虑。可他在回来的这个月里,反而在二号那天晚上到岬角湾自杀了呢?″
“黄队,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多种可能性。最终得出的结果是,也许当年在赖仲怀接到赖玉亭病重的消息后,就办理了到南洋的护照和航班。临出发到机场前,与前来送行的霍家泰曾经到过岬角湾,并且登上过那座悬崖。″
“你是根据悬崖边上那块松动的岩石,想到他们俩是在一起的?″
“对。从旧档案的照片上看,岩石上有明显的鞋印下滑划痕,有可能赖仲怀当时就是从上面滑跌到崖底,被海水冲走了。″古一明握着方向盘,头也不回地说道。
“那你对赖仲怀颈椎上的骨折,以及头骨碎裂是怎么看的呢?″
“不知怎么的,我仍然对旧档案中,认为赖仲怀是在悬崖上被人击杀后,拋尸入海的说法持有怀疑。我从记录和照片中看到,宽度不大的崖顶上非常光滑,散落在周边的也是一些小石头,根本不可能用它来砸碎赖仲怀的头部。
再说了,就算当时真有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在崖顶上,被霍家泰用来袭击了赖仲怀,那据头骨碎裂的程度来看,他应该马上就会死亡。把他抛下悬崖时碰到树杈,或凸起的岩石,颈椎上也不会再有折断的可能。″
“你认为赖仲怀是不慎从崖顶上滑跌下海时,碰到下面的岩石或树杈,只是造成颈椎折断,但还不至于丧命,这头上的致命伤是后来才形成的?″
古一明笑了笑说道:“应该是的。但我仍然在这一点上想不通。如果崖上只有他们两个人,而且真如我说的一样,赖仲怀是从崖边那块松动的石头上滑跌下去的。那霍家泰当时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趴在上面往下看…″
“那他就会看到躺在崖底的乱石中,已经身受重伤的赖仲怀?″黄确顺着古一明的意思,有意识地往下问道。
“不一定霍家泰当时看到的就是这样。如果是涨潮时间,那他看到的就是随海水漂流起伏的赖仲怀。由于情况不明,应该是一边呼叫着让他尽量恢复清醒,一边匆忙跑下悬崖去找人来帮忙。″
“可要是这样,附近就应该有人听到呼救声,也许就会有目击证人。对这,你又是怎么看的?″
“我只能这样猜测,霍家泰应该是找到了人来帮忙救助的。如果不是这样,那霍家泰就脱不了杀人的关系。再说,霍家泰真如上面分析的一样,对赖仲怀头骨碎裂这一点,根本不会知道,他滞留国外十八年,就解释不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章难以分辨(第2/2页)
“好。那就按照你想到的思路往下说吧。那个人是怎么会刚巧在附近被霍家泰找到的?″
“要找到敢于在岬角湾复杂海况下去救人的,那就不会是一般的游客和到那里拍照风光的人。必须是既熟悉岬角湾的地形,又善于在海上游泳,而且水性相当厉害的本地人。″古一明沉思着,侧脸看了一眼黄确。
“你是说,那个人就是附近种菜的?″
“这个概率比较大。当然,也有可能是尾随着他们一起到岬角湾,看到他们登上悬崖的人。黄队,我这样说,你也许会觉得太牵强。但我依照当时的情况来推测,应该是有这样一个人出现在那里。″
“可有一点,霍家泰既然看到赖仲怀滑跌下海,为什么他不直接跳下去救人呢?″
″霍家泰当时没有这么做,也许和他对岬角湾海边的情况了解不多有关,贸然跳下去,很容易撞到礁石和卷入漩涡。到那时非但赖仲怀救不上来,而且说不定还会丟了性命,找人来帮忙救援,这也许是他经过立即思考后做出的无奈决定。″
黄确用手捏着下巴,似有点困惑地问道:“如果那个人不是在那里利菜的,他又刚好出现在附近,会不会这个人是赖氏外贸公司的人呢?″
“应该是有可能的。董事长出国之前,一个公司的高管来送行,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果不是这样,应该也是赖仲怀和他约定在早上见面的人,只是碍于霍家泰在场,那人只好在附近等候。″
“可是,就算那个人愿意帮忙,从岬角湾凸出海面两边的尖角看,要在礁石犬牙交错的海中,找到受伤的赖仲怀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这些我都想过,唯一的可能就是两人分开,沿海岸两个方向寻找。有可能就是在潮水比较湍急的一面,那个人就发现了受伤随波漂流的赖仲怀。正是由于我们目前尚未知道的原因,才不明白是什么造成赖仲怀头骨碎裂,并沉尸海底。″
黄确不由得点了点头,赞同地问道:“赖仲怀的尸体几天后被人发现,当时的黎雄队长带人把它打捞上来后,这个人却没有出来当目击证人,或者把这件事向警方讲清楚,难道是他知道霍家泰已经出国,根本不敢回来了?″
“对。我和你昨天中午从勘查现场回来的路上,不是和你说起过,我在当档案管理员时,看过十八年前岬角湾那件搁置案子吗?现在又有人在那里自杀,而且死在那里的人已经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无法辩认。
我就对当年霍家泰的妻子詹妮到警队认领尸体时,在还没有看到尸体的情况下,只是凭着电视上的寻人启事,听了老郭和李奇介绍的情况,就认定那个尸体是霍家泰,心里感觉很诧异。″
“好,那你是怎么想到十八年前死的人是赖仲怀,而不是霍家泰呢?″
“黄队,那不是昨天晚上开案情分析会时,你在会上对着我们全队侦查员说,经对前后两案死亡的人进行DNA检测,发现两人有可能是同卵双胞胎,并且怀疑在岬角湾自杀的人就是霍家泰吗?
在对霍晓盈的询问时,你还说出了十八年前赖仲怀去南洋继承遗产时,耽误了航班登机的事。那我自然会顺着你的思路,想到赖仲怀是由于什么原因而耽误了去南洋的,对这件相隔十八年的案子,作了些我个人猜测而已。“
“那么,你才认为霍家泰代替赖仲怀去南洋,是赖霍两家早就商量好的?″
“是的。霍家泰在岬角湾海上找不到赖仲怀,也许就是这样耽误了飞南洋的班机。那他肯定会告诉两家的人,对这突然发生的噩耗,除了悲伤之外,作为赖霍两家的人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霍家泰冒名顶替,用赖仲怀的身份和护照去南洋继承遗产。″
“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可你有没有想过,赖家凭什么相信霍家泰说赖仲怀是不慎掉到海里去,并且无法找到他的呢?″
“我能说的,只有是赖家人对霍家泰的高度信任吧。也许考虑到赖仲怀和霍家泰两人是同卵双胞胎兄弟,而且赖仲怀是在去机场前,才约见了霍家泰,在那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霍家泰就有意把赖仲怀推下悬崖,这似乎没有这种可能。″
“如果霍家泰正是听到赖仲怀正准备去南洋,并且是继承赖玉亭的遗产,作为双胞胎的他不能一起去。从而产生嫉妒,两人曾经发生过争执。会不会一怒之下,由此将赖仲怀推下海里?″
“这种可能性虽说存在,但是概率很小。先决条件是,这对双胞胎都知道赖玉亭是他们的父亲,而且在一起生活过,然后才不得已分开。可这样就会构成领养的关系,你是查过派出所户籍的,并没有查到领养登记。
就算霍家泰对赖玉亭让赖仲怀一个人去南洋继承遗产,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不可能在赖仲怀面前表现出来。再说赖仲怀把霍家泰约出来,也有可能是赖玉亭在生前的遗嘱中,说明了霍家泰应得的份额。所以根本不可能发生内讧,把赖仲怀推下悬崖的事。″
“那你对霍家泰前天晚上自杀前,在崖上点燃三支香烟,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我上面的推测成立的话,那么,霍家泰这次从国外回来,就不完全是想落叶归根那么简单。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找到当年和他在岬角湾海边,一起下海寻找赖仲怀的那个人,让他解释清楚,赖仲怀为什么会造成头骨碎裂这件事。″
黄确心里突然猛跳了一下,紧追着问道:“你是说霍家泰找到了那个人,从他那里知道了赖仲怀死亡的真相?″
“对。你不是说过,老郭他们从酒店搬走后,再也查不到他住在哪里了。霍家泰应该就是从那时起,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把那个人囚禁起来,从他那里弄清楚了十八年前,赖仲怀头骨碎裂的整个过程。″
“哦?你认为霍家泰是在杀了那个人后,才在悬崖上摆了三支香烟,借此昭告赖仲怀,他已经为他报了仇?″
“极有可能是这样的。霍家泰在祭奠过赖仲怀后,就再无牵挂,回到竹寮后用他带去的汽油泼在身上,点燃了大火,将他连同竹寮一起烧成了一片灰烬。“
“那你说,霍家泰为什么要选择在七月二号那天晚上在岬角湾海边自杀呢?″
“十八年前的七月二号,赖仲怀就是在岬角湾遭人杀害的。如果霍家泰已经替他报了仇,了结了他对赖仲怀的愧疚,知道自己是肺癌晚期,而且时日不多的他就会觉得没有必要再留在世上了。所以,霍家泰选择那天在岬角湾给自己划上生命的**,也就顺理成章了。″
“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但目前还没有相关证据,可以支撑你的说法,却也是个值得重视的侦查方向。″黄确从车窗看了看天边渐变的颜色,岔开话题说道:“看来大兩很快就到了,快走吧。″
黄确说完,倚靠在椅背上,微闭起眼睛不再说话。古一明一路开车向着赖建刚的公司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