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78章 你来瞅瞅我大汉当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78章 你来瞅瞅我大汉当年的仗,是怎么打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8章你来瞅瞅我大汉当年的仗,是怎么打的?!(第1/2页)
    大秦!
    始皇帝嬴政望着朱祁钰与于谦力挽狂澜,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罕见的笑容。
    “此战一胜,大势已定。”
    “瓦剌这等小邦,真要灭了我中原天朝,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他顿了顿,语气一转,冷冷说道:“只要不至宋室那般软弱,这江山还是守得住的!”
    大宋几位皇帝,显然又要背锅了。
    扶苏也附和笑道:“父皇所言极是。北地蛮族虽扰边多年,终究不成大气候。”
    ……
    汉武帝时期!
    若是汉武帝刘彻听见这句话,恐怕连嘴角都要抽搐三下。
    不成气候?!
    扶苏你小子怕不是没见过我那时候的匈奴?
    那可不是几个部族小打小闹,而是妥妥的草原帝国!
    “你来瞅瞅我大汉当年的仗,是怎么打的?!”
    若不是我倾尽国力,整顿兵备,咬着牙打了几十年硬仗,匈奴能退?
    我刘彻差点连命都赌进去了!
    这北方草原的异族,历来都是心腹之患。
    零散时或许不成气候,一旦统一,便如猛虎出山!
    一旦草原上出现一个足够强悍、能够整合部族的枭雄,那对中原王朝而言,便是灭顶之灾。
    就如同汉武时代的匈奴帝国,又或是后来挥军南下、逐鹿中原的忽必烈。
    前者有刘彻奋力阻挡,中原未失;而后者,却没有人能再挡住北方那股铁流。
    当然,纵然如此,中原文化的同化能力仍不可小觑。
    忽必烈在完成南下霸业之后,索性改姓刘,名继业,俨然一副“中原正统”的姿态。
    北伐封狼居胥,也不过是换了旗帜的征服者罢了。
    而真正懂得草原民族威胁的,没有人比朕更深刻!
    ……
    贞观时期!
    “这场战役看起来虽然凶险,但也不如最初想象的那么艰难。”
    李世民盯着天幕,神情淡然中透着一丝冷静的分析。
    “若是瓦剌在俘获朱祁镇之后,趁明廷未稳便直扑京师,或许还能借着混乱之机斩获不菲。”
    “可惜他们既想借英宗谈判,又缺乏一击定乾坤的野心,反倒给了大明缓冲时间。”
    “如今京师已经有二十余万兵马驻守,粮草辎重准备充足,后方援军亦源源不断。”
    “瓦剌的兵力本就有限,拖得时间越久,对他们越是不利。最终失利,早已注定。”
    李世民虽然承认京师保卫战在战略上的重大意义,却也坦言,这一仗在战术层面并非死局。
    土木之变确实让明军元气大伤,但底子还在。
    朱祁钰及时调动周边兵力,令原本薄弱的京畿防线得以稳固。
    等到防守部署完备,瓦剌才缓慢南下,早已失去了最佳的战机。
    “不过话说回来,这仗也绝非轻松取胜。”
    “若非朱祁钰果断果敢,于谦等主战大臣同心协力,胜负恐怕还真难说。”
    李世民并未吝啬赞誉,他认可这位新帝以及一众忠臣在危局中所展现出的担当。
    众帝王此刻都抬头仰望天幕,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朱祁钰和于谦固然力挽狂澜,守住了江山社稷。
    但接下来的局势,却并非一帆风顺——朱祁镇还活着,而且尚未归朝!
    朱祁钰只是摄政,庙号“代宗”,从这个称谓就能看出,接下来的风波恐怕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8章你来瞅瞅我大汉当年的仗,是怎么打的?!(第2/2页)
    就在众人沉思之际,天幕上的画面再度流转:
    【京师保卫战之后,瓦剌多次进犯明境,均被击退。】
    【瓦剌首领也先意识到无利可图,便决定释放明英宗,以此换取议和。】
    【只是他愿意放人,朱祁钰却不愿意接人。】
    【不少大臣建议朱祁钰迎回英宗,他却冷脸回应:“我本无意登基,是你们逼我为帝。”】
    【如今他权柄在握,自然不愿轻易交出手中大权。】
    【于谦进言:“国之根本已定,太上皇应迎回。”】
    【见连最亲信的大臣都如此劝说,朱祁钰只得妥协,派杨善代表明廷,前往迎接英宗归国。】
    【景泰元年,明英宗被俘一年后抵达京师。】
    【朱祁钰亲自出东安门相迎,兄弟二人当众互拜、泪流满面,推让不已。】
    【但情真意切背后,朱祁钰仍心有防备,将兄长软禁于南宫,七年未曾放出。】
    【虽然名义上尊英宗为太上皇,实则行动处处设限。】
    【朱祁钰深知哥哥一旦回归,必将引动旧臣思变,为防后患——】
    【他甚至听从宦官高平之言,命人砍伐南宫内外所有树木,防止有人通风报信。】
    朱祁钰如今的处境,可谓颇为微妙。
    他虽已登基为大明新帝,可头顶上依旧悬着一位太上皇——他的亲哥哥朱祁镇。
    名义上是太上皇,可朱祁镇年纪并不大,身体硬朗,还能再折腾许多年。
    更要命的是,身为前任大明皇帝,他在朝中仍有不少心怀忠诚的旧臣。
    若真将朱祁镇迎回宫中,将来要是掀起复辟之事,又该如何收场?
    毕竟,权力这种东西,可从来不是轻易能放下的。
    无论是朱祁镇,还是朱祁钰,都不可能真心愿意交出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因此,朱祁钰最初并无意将兄长接回。
    只是经于谦劝说,这才象征性地迎回京师,但随之而来的,是严密的监控与限制。
    显而易见,朱祁钰根本不打算松开手中权柄。
    可问题是——朱祁镇会心甘情愿?
    朱祁钰的庙号是“代宗”,似乎已暗示了这场皇位之争的结局。
    ……
    大秦!
    “这兄弟俩,迟早要决一胜负。”
    “我看这朱祁钰,怕是要败。”
    始皇帝叹息一声。
    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大明社稷的朱祁钰,似乎终究得不到一个善终。
    扶苏同样露出几分唏嘘。
    “皇位之争……果然无比残酷。”
    他对此感触颇深——因为自己也是这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之一。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本该被赵高的假诏处死,若非天幕异象,怕早已命丧黄泉。
    “我觉得,论治国之才,朱祁钰比朱祁镇更像是大明的好皇帝。”
    “那些朝臣就看不出来?非得迎英宗复辟不可?”
    他不解地问。
    再说,如今大明的皇位在朱祁钰手里,他握有实权,朱祁镇又凭什么翻盘?
    “你不想当皇帝,可总有人想借机封侯拜相。”
    始皇淡声道:
    “野心家,是绝不会错过任何一次登龙的机会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