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8章 重振朝纲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8章 重振朝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8章重振朝纲(第1/2页)
    朝堂上一片死寂,仿佛连空气都凝固成了冰,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王仲文被侍卫们押走时,那沉重的镣铐声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像是敲在每一个大臣的心头。整个大殿像是被抽去了主心骨,大臣们一个个低垂着头,身体微微颤抖,谁也不敢说话,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来皇帝的雷霆之怒。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他的双手紧紧抓着龙椅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显然还在消化刚才的震惊。王仲文,那个曾经他极为信任的大臣,竟然做出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这让他如何能不愤怒、不失望?
    林深站在殿中,手中那份账册已经被他捏得微微发皱,纸张的边缘都起了毛边。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心中清楚,这场仗还没有真正结束,前方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但至少,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他绝不能退缩。
    “陛下。”林深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仿佛有一种无形的穿透力,直直地钻进皇帝的耳朵里,“改革不能停。”
    皇帝缓缓抬眼看他,目光复杂得如同深邃的潭水,有疑惑,有审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你打算怎么做?”
    林深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决心和勇气都吸入肺腑,然后缓缓开口:“兵部需整顿,军饷要重新核定发放流程,杜绝贪污腐败;户部要推行新税制,减轻百姓负担,让民心归附;工部则要加速改良兵器制造,提升军队战力,以应对叛军的威胁。”
    他说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用锤子敲打在钉子上,重重地扎进众人心里。大臣们听到他的话,有的微微点头,似乎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有的则皱起了眉头,露出担忧的神情;还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觉得他不过是在夸夸其谈。
    话音刚落,一个老臣站了出来,他须发皆白,在风中微微飘动,语气严厉得如同寒冬里的北风:“祖宗之法不可轻改!林大人此举,岂非动摇国本?这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历经百年,岂是你一个毛头小子说改就能改的?”
    林深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慌乱和反驳之意,而是从容地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在案几上缓缓展开。图纸上的线条清晰而规整,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这是模拟推演空间测算出的未来三个月战局模型。”
    图纸一铺开,众人都像被磁铁吸引一般围了上来。只见上面标注着清晰的时间线和兵力部署变化,红色箭头如同一条条血色的触手,指向的是若不改革将导致的失地扩大与士兵溃散风险。每一个箭头都像是一把利刃,刺痛着大臣们的眼睛。
    “三月之内,若无改革,我军将失去洛阳以东所有防线,叛军将直逼长安。”林深的声音冷静而坚定,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让人无法忽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数据推演的结果。若我们再不做出改变,大唐的江山将岌岌可危。”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焦虑和不安。他们知道,林深的话并非毫无道理,但改革又谈何容易?这背后牵扯到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
    良久,皇帝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准。”
    两个字落下,像是敲响了战鼓,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大臣们心中一震,他们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即将拉开帷幕。
    林深走出大殿时,天色已晚,夜风微凉,吹得他衣角轻轻飘动。小周等在殿外,见他出来,立刻迎了上去,眼中满是关切:“先生,真的要开始了吗?”
    林深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然:“开始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深几乎没合过眼。他亲自下到兵部,在那堆积如山的旧档中翻阅,纸张的油墨味和灰尘味混合在一起,呛得他直咳嗽,但他却顾不上这些。他仔细地调取战损记录,眼睛紧紧盯着那些数字和文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整理出一份详尽的《军务整肃纲要》。
    他在朝会上当众演示火器改良后的威力,用一根铁管点燃火药。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一道震耳欲聋的声响在朝堂上炸开,吓得几个老臣差点摔了手中的玉笏,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这叫‘霹雳炮’。”林深指着那根铁管,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若大规模装备,可让敌军闻风丧胆。在战场上,这将是我们的一大杀器。”
    有将领当场质疑,他的声音洪亮而粗犷:“此物虽猛,但制作繁复,难以量产。在战场上,数量也是至关重要的,若不能大量生产,又有什么用呢?”
    林深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本笔记,纸张已经有些陈旧,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这是我从知识提取库中调出的冶金与火药配比资料,只要按图索骥,便可批量生产。我已经做了详细的试验,按照这个方法,一定能够解决量产的问题。”
    有人不信,眼中满是怀疑;有人半信半疑,眼神中透露出犹豫;但也有人眼中闪烁着光——那是希望的光,他们仿佛看到了大唐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场景。
    与此同时,林深秘密召见郭子仪。两人在一处偏殿密谈,灯火摇曳,映照着他们略显疲惫的脸庞。烛光在他们的脸上跳动,勾勒出岁月的痕迹。
    “你说的常备军轮换制……”郭子仪沉吟片刻,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其中的利弊,“听起来不错,但我担心,新兵训练不足,会影响战力。在战场上,士兵的战斗力可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啊。”
    林深点点头,早料到他会这么说。他从桌上摊开一张图表,图表上的线条和数字密密麻麻,像是一幅复杂的地图:“这是我整理的历代兵役制度对比分析图。你看,魏晋时期的府兵制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兵员长期服役,士气低迷,战斗力下降。士兵们在长期的战争中身心俱疲,失去了战斗的激情。而汉代的征兵制虽然灵活,但缺乏专业性,士兵们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在战场上往往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的建议是,保留精锐为骨干,辅以定期轮训的新兵。这样既能保持战斗力,又能缓解士兵疲劳。精锐士兵可以带领新兵,传授他们战斗经验和技巧,让新兵在实战中不断成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章重振朝纲(第2/2页)
    郭子仪盯着那张图表看了许久,眼神中逐渐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点了点头:“好,我愿意试试。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百姓的安宁,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临别前,他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说道:“最近有个将领行为有些异常,似乎……不太安分。他最近经常和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接触,我担心他会做出对朝廷不利的事情。”
    林深眼神一闪,心中涌起一股警惕,没再多问,只说了一句:“我会注意的。你也要多加小心,不要让他察觉到我们的怀疑。”
    赋税改革同样阻力重重。户部尚书以国库空虚为由,拒绝减免灾民赋税。他的态度强硬,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固执:“国库空虚,若再减免赋税,朝廷如何运转?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
    林深知道,单靠道理是说服不了这些人的,他决定换个方式。他拿出文明融合监测仪,调出各地民怨指数图表,摆在尚书面前。图表上的曲线起伏不定,像是一条条张牙舞爪的巨龙。
    “你看,这里是河南,这里是你老家的州县。”林深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声音沉稳而有力,“再不减税,恐怕要出大事。民怨沸腾,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若不及时解决,迟早会引发民变。到时候,国库再充实又有什么用呢?”
    尚书脸色变了,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他没想到林深会有这样的手段,让他无法再逃避现实。
    “我可以提一个方案。”林深接着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设立赈济债券,由富商认购,政府三年内分期返还本金加利息。这样一来,既解了燃眉之急,又不会让国库吃紧。富商们可以通过认购债券获得一定的利益,而百姓们也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一名年轻官员听得入神,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林深,偷偷记下了债券的操作方法。他觉得林深的方案很有创意,或许真的能够解决眼前的难题。
    林深注意到他的动作,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他知道,这个方案虽然有可行性,但实施起来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他需要更多的人来支持和参与。
    前线军营,寒风刺骨。林深亲自前往视察,鼓舞士气。他穿着厚重的棉甲,那棉甲在寒风中显得格外笨重,但他却丝毫不在意。他站在营地中央,面对一群满脸风霜的士兵,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坚韧。
    “我知道你们很累。”他开口,声音不大,却传遍全场,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士兵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但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们背后,是千千万万等待回家的亲人,是大唐的百姓。你们的每一次战斗,都是为了他们的安宁和幸福。”
    他举起一把改良过的弩机,那弩机的线条流畅,散发着一种冰冷的气息。他示范操作,动作熟练而流畅:“这把弩,射程更远,装填更快。我已经下令,将在一个月内全面换装。有了它,你们在战场上将更有优势。”
    士兵们的眼神亮了起来,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仿佛看到了自己凯旋而归的场景。
    “还有。”林深环视四周,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从今天起,推行功勋积分制。每一场战役,每一滴血汗,都会被记录。只要你立功,就能获得田产、爵位,甚至……封侯拜将。这是你们应得的荣誉,也是对你们的激励。”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那欢呼声在寒风中回荡,仿佛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有个年轻的士兵悄悄问他,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羞涩和期待:“大人,仗打完了,我们还能回家吗?”
    林深看着他,郑重地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能。而且,我们会给你们一个更好的家。等战争结束,我们会重建家园,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就在林深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危机悄然降临。
    一天夜里,林深正在书房中研究兵法,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他心中一惊,立刻起身走出书房。只见一群黑衣人正与侍卫们激烈搏斗,刀光剑影在月光下闪烁。
    林深大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闯入我的府邸!”
    其中一个黑衣人冷笑一声,声音阴森而恐怖:“林深,你的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林深心中明白,这是那些反对改革的人派来的杀手。他毫不畏惧,拔出腰间的佩剑,加入了战斗。他的剑法凌厉,每一剑都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让黑衣人不敢轻易靠近。
    但黑衣人人数众多,林深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原来是郭子仪得知消息后,带着军队赶来救援。
    郭子仪大声喊道:“林大人莫慌,我来助你!”
    在郭子仪的帮助下,黑衣人很快被击退。林深看着满地的尸体,心中一阵悲凉。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危险。
    改革初见成效,局势逐渐好转。唐军收复了部分失地,叛军攻势受阻,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一些叛军将领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了矛盾,这给了唐军可乘之机。
    林深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等着他。那些反对改革的人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来破坏他的计划。
    “先生,您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小周站在他身边,轻声问。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她知道林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林深没有回答,只是握紧了手中的地图,眼神深远如夜。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但他知道,他不能退缩。他必须坚持下去,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百姓的安宁。
    风起了,吹起他的衣角,仿佛在为他加油鼓劲。他深吸一口气,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勇往直前,直到改革成功的那一天。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即将出现,给他的改革之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悬念如同黑暗中的幽灵,紧紧地揪住了读者的心,让人忍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看看林深将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