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75章 道教弟子的事迹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75章 道教弟子的事迹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5章道教弟子的事迹(第1/2页)
    众人看到至善和尚也立下誓言,才收回身上的气势,另外那两个中年和尚眼中却露出失望之色。
    “福生无量天尊,各位居士好雅致,了空师兄,了越师弟近来可好。”
    这时从另外一边这时走过来一群穿着各种颜色道袍的道士,其中一个中年道士,对众人行了一个道家礼节,又脸带微笑和另外那两个中年和尚打个招呼,对至善那三个和尚却装作无视一般,而且他眼中还露出一丝不屑的目光。
    “这三个和尚是少林寺的,这些和尚在抗战时期做的事大家都知道,那两个中年和尚是五台山的,当年在抗战时期,道教弟子和五台山的和尚们有联合抗战之谊,两边都死了不少和尚和道士。”
    朱卫国给队员们解说了一下,众人才明白为什么同样都是和尚,这中年道士却的两样对待的原因。
    “阿弥陀佛,见过清叶师弟,不知玄安师叔的身体怎么样了?旧伤控制住了没有?”
    这两个刚才还目露凶光中年和尚,看到清叶道长后,脸上立刻露出微笑,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又问是清叶道长的师叔玄安道长的伤势,眼中带着关切的目光。
    “这清叶道长是茅山派的,玄安道长是黎掌教的师弟,黎掌教当年带着茅山派的弟子们下山抗战,战死了不少道士,想必玄安道长就是那时候受的伤。”
    朱卫国又给众人解说起来,他对龙国的各大门派内部情况都了如指掌,当然这些事都是公开的,人家内部的秘密他也不知道。
    仝樾知道抗战胜利后,龙国道教的道观中十观九空,很多道教弟子都牺牲在战场上,而佛教却趁机把这些无人道观据为己有。
    鲁迅先生当时看到佛门香火昌盛有感而发,(盛世天下佛门昌,道家深山独自藏,乱世菩萨不问事,老君背剑救苍生。)
    道教作为龙国的本土宗教,它的宗旨就是爱国爱民爱教,树无根不活,人无国而不立。
    后世他看过一篇报道,有个记者采访一座破旧道观里的老道士,
    记者问老道士,“老道长,这么大的道观怎么只有你一个人?”
    老道士穿着打着补丁的道袍,脸上露出悲切之色,“我师父带着师兄们下山打鬼子去了,当时我的岁数最小,师父就让我留下看守道观。
    记得当时我还问师父何时回来,师父说“我们打完鬼子就回来,若是不回便不回了。
    我一直等啊,等啊,每天都在道观门口期盼着师父和师兄们回来,一直等到我都老了,也没等到师父和师兄们没回来。”
    这个纪录片播出后,在全国立刻就引起轰动,好多人都看哭了。
    今天看到这些道教弟子们出来后,仝樾在这一瞬间,就想到了很多有关道教弟子的事迹。
    他现在是修仙者,修炼的大道功法,道教也属于是道家的一个分支,大家同为一个道,又看过前世对道教的一些事迹介绍,仝樾对这群道士就有了些好感。
    其他道教门派的道长们,看到五台山的两个和尚,也都纷纷和他们打招呼,显然他们也都知道五台山和尚抗战的事迹。
    没人去理会那三个少林寺的和尚,都为他们做的事而不耻,这三个和尚也觉得不好意思,就转过身和那些武术门派的人说话,借此避开这个尴尬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5章道教弟子的事迹(第2/2页)
    仝樾和队员们看到他们佛门和道教没打起来,就转身离开了,去参观了武当山的名胜古迹。
    晚上有道童过来,带他们去膳食殿吃了晚饭后,众人跟着王组长回到了偏殿,距离比武大赛还有两天时间,现在也没啥事,大家就在武当山上自由活动起来。
    仝樾单独走出去,在无人之处踏上飞剑,又再次回到京城的家里和杜凌霜相聚,等到杜凌霜睡着后,他又返回武当山。
    翌日早上,仝樾走出偏殿,见前方道观青烟袅袅,道童们身着青布道袍,正有条不紊地洒扫庭院,他本是随性而行的修仙者,见此清净景象,便驻足观望。
    观内传来晨钟之声,悠远绵长,回荡在山谷间,一群道士手持拂尘,缓步走向大殿,开始诵读早课,那经文之声整齐划一,透着一股宁静祥和之气,仝樾听着熟悉的《道德经》章句,心中微动。
    他修炼的大道功法,讲究天地同息、宇宙共鸣,追求的是超脱凡尘、与道合一的至高境界,而眼前这些道士,虽然不能踏上仙途,却也在日复一日地践行着道的理念。
    这些道士们的修行,或许不如自己这般涉及天地法则,却有着一种朴素中对道的坚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殿内传来整齐的诵经声。
    仝樾体内的道元竟随着这韵律微微波动,与那经文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他心中了然,无论修仙问道,亦或是凡尘修行,终究是殊途同归,皆在追寻那个本源的“道”。
    他微微一笑,原本只是路过的心思渐渐淡去,他缓步走向道观山门,守门的小道童见他气势不凡,连忙上前行礼,“居士何顾到此。”
    仝樾温和地颔首道:“我闲来无事路过此地,听闻道友们诵经,心有所感,特来倾听一番。”
    道童见他气宇轩昂,身上隐隐散发着一丝出尘之势,也不敢怠慢,连忙入内通报。
    不多时,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中年道士迎了出来,拱手笑道:“居士远来,贫道有失远迎。”
    仝樾抱拳回礼,“道长客气了,方才听闻道友们诵经,倍感亲切,故不请自来,还望海涵。”
    中年道士笑道,“道友能来,实乃我观之幸,里面请,贫道已备好清茶,正可与居士论道品茗。”
    仝樾随着道士步入大殿中,看着周围熟悉的道家布置,闻着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心中竟然涌起一股久违的归属感,今日的这场偶遇,或许便是道的指引,让他在追寻大道的路上,又多了一份感悟。
    大殿中的道士们坐在蒲团上做早课,涌念着道家的经文,仝樾看到不但有武当山的道士,还有昨天在广场上看到的其它门派的掌教,也都聚集在大殿中。
    中年道士带着他进入大殿一侧的房间里,这个房间里面布置的很简单,只有一张桌子,还有一个条几,上面放着茶壶和几个茶杯,地面上放着几个蒲团。
    仝樾也不等中年道士说话,走过去就盘膝坐在蒲团上,这中年道士进了房间后,刚要请他坐下,却看到他已经坐在蒲团上了,而且他坐在蒲团上的姿势,一看就是修炼了正宗内家功法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