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九十章 煽风点火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九十章 煽风点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早朝!
    户部尚书杨思义面带激动之色,主动上前汇报道:“启禀陛下,江南之地传回消息,税务院及监察院已经推广开来。”
    “不少商人纷纷登记造册,商税更是有着极大的提高。”
    “据下边回报,迄今为止,新增商税已有八百余万两,均已送入国库!”
    可以说,这是他杨思义担任户部尚书以来最扬眉吐气的一天。
    税务院及监察院,这才成立多久,便增加如此多的商税,而这还仅仅是江南之地的商税。
    日后税务院及监察院普及整个大明时,会有多少的商税,他都不敢去想。
    其他官员闻言,更是倒吸一口凉气,纷纷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要知道这些都是主动前去登记造册的商人,主动缴纳税收的商人。
    而以往那些没有登记造册的,偷税漏税的商人,一抓一大把。
    现在想想,朝堂每年损失了多少万两的银子?
    ……
    江南。
    杨士奇恭敬的接过圣旨,暗自在心底发誓,一定不会辜负皇孙殿下对自己的栽培,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农耕社会,最重要的生产条件就是土地,无论百姓还是权贵,都在尽量获取更多的土地。
    王朝有可能改名换姓,但土地不会,谁也无法将之挪走。
    他杨士奇虽然是皇孙破格提拔上来的官员,但通过近期的表现与手段来看。
    即便有官员升起嫉妒之心,却也不敢表现出来分毫。
    因为这是陛下与皇孙殿下推出来的代言人,谁敢找杨士奇麻烦,就是在为自己找麻烦,并且这个麻烦还有可能会丢掉自己的脑袋。
    无非是丈量土地而已,又不是要没收自己的土地,犯不着弄的鱼死网破。
    翌日。
    杨士奇便将新政的布告贴了下去。
    目的就是让百姓们传阅。
    只可惜,这个年代,县城内能识文断字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百姓们只能凑个热闹,根本就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这是啥玩意?咋与通缉令不一样呢?”
    人群中一位瘦猴男,挖了挖鼻孔,故作狐疑之色,就仿佛他能够看懂上面的文字一般。
    “好你个余老二,大字不识一个,也敢在这里胡说八道?”
    旁边有认识瘦猴男的人,开口嘲讽道。
    余老二怒道:“不认识字咋了,你看这上面没有画像,所以我说它不是通缉令,有毛病吗?”
    一阵的歪理邪说,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就在这时,街道对面走来一位书生装扮的中年人。
    人群中有眼尖之人,急忙招呼道:“刘相公,这里,您有学问,快点过来帮我们看看,这上面到底写了些啥?”
    那些不认识刘相公的人,纷纷后退给他让出一条道路,眼中浮现出期盼之色。
    而那些想要知道第一手消息的百姓,口中自然不断说着阿谀奉承的话语来讨好刘相公,希望他能够帮忙读一读上面的内容。
    刘相公看了看告示上的内容后,瞬间没有了兴趣。
    随口敷衍道:“上面写着,朝廷要重新丈量田地!”
    此话一出口,顿时如同一颗炸雷在人群中炸响。
    “刘相公……刘相公……您倒是说清楚点啊,朝廷为何要丈量田地啊?”
    “就是啊,这般没头没尾的,到底咋回事儿啊!”
    ……
    吵杂的人群让刘相公感到一阵的烦躁。
    不顾众人的请求,直接拂袖而去。
    所有人都懵了,唯一识字的人走了,只剩下他们这些不识字的人在这里胡乱猜测。
    一时间,一众百姓们开始不知所措,就这样离开,还有些不甘心。
    就在这时,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
    “完蛋喽!朝廷又要增加税收喽!”
    这下子,原本充满好奇心的百姓们,脸色骤然变的如同死了亲爹一般难看。
    纷纷将自己的目光落在说话之人的身上。
    只见是一位身着华服的年轻人,与刚刚的刘相公打扮差不多。
    同样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只可惜这位年轻人却是一副獐头鼠目的奸人相。
    明明天气并不热,年轻人的手中却是拿着一把玉石镶嵌的扇子,不断在身前摇摆着。
    明明身价不菲,却又要摆出一副穷酸的姿态,看起来很是不伦不类。
    当然,人群中有人知晓这个年轻人,急忙询问道:“徐二少,您刚刚说的是啥意思?咋就涨税收了呢?”
    明明他们这里遭受灾害,勉强度过难关,期待中的好日子还没有到来,反而再次迎来一柄重锤?
    即便知晓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没有考取任何的功名。
    奈何这个节骨眼上,只有他识字,只能陪着笑脸讨好。
    徐二少似乎很享受这种被人拥戴的感觉,眼珠狡黠的转了转。
    这才开口道:“上面写着的大致意思就是,朝廷要加大税收,你们这些刁、民算是……完蛋喽!!”
    不少人的脸色瞬间苍白起来,都是贫苦的百姓,每人手中只有那么一丁点的田地,勉强够维持自己的温饱。
    要是再增加税收的话,恐怕日后真的没有什么活路了。
    人群之中甚至有些许的百姓已经开始绝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生的希望。
    看到徐二少在这里一副幸灾乐祸样子,众人是敢怒不敢言。
    因为徐家乃是本城内有名的富豪,家里更是拥有数千顷的良田。
    都是在元末的时候,采取各种手段强取豪夺弄来的。
    当然,这些良田并没有在朝廷中报备,全部被徐家以各种手段隐藏起来。
    至于官面上,他徐家只有账面上的百亩良田而已,却养活了整整一大家子人。
    当然,这些还不算府邸养活的那些家丁与小厮,还有数百名的婢女。
    同样的事情,自然也在其他地方上演。
    欺负百姓不识字,故意推出一名识字的人出来,扭曲告示上的内容,以此来诓骗这些心思朴实的百姓。
    在有心的人煽动下,百姓们的情绪越发暴躁、越发激动。
    加上时不时有人在暗中煽风点火,带动百姓们的情绪。
    让这个原本对百姓而言有着莫大好处的政策,出现了许多变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