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2章 文庙圣裁:《寻隐者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2章 文庙圣裁:《寻隐者不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甲子七号考棚。
    江行舟趁着考官评卷之时,吃完一餐简单的晚食,心中在盘算着自己的才气。
    他怀中一个[弓影杯]蒙生文宝,已储存了五十缕才气。
    再加上薛大小姐临时借给他用的[麒麟笔],这也是一件极为珍贵的蒙生文宝,可提前在内储存数十缕才气。
    如此一来,他约有二百缕才气可用,已经足够书写完一首二十字的短诗。
    另外,还有从文庙书山得来的三粒百缕丹,可快速恢复才气。
    不必担心才气不足支撑。
    他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写哪一首诗才好。
    华夏历朝历代古诗,[云诗]流传下来的不少,可从中挑选一篇来用。
    但最适合在童生县试亮相,符合自己蒙生身份,还需仔细斟酌一下。有些云诗难度太高,其实不适合蒙生书写。
    江行舟沉吟许久,终于选中贾岛的一篇,华夏闪耀千古,学子必学的古诗。
    “行,就它了!”
    ...
    隔壁甲字六号韩玉圭的考棚,向外透射出一蓬蓬的白壁霞光——隐隐有《周礼·春官》记载的“璧琮六瑞”异象。
    只是韩玉圭的蒙生文位太弱,这异象也是微乎其微。
    甲字八号的陆鸣所在考棚,也似乎有异象。
    江行舟见状,知道他们最后一搏也开始拼命,神情立刻几分紧张起来。
    他为确保万无一失,提前将一粒百缕丹,放在在舌底化作琼液。随后,这才立刻动笔,在答卷上书写。
    【《云深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名,须额外加上带[云]字的命题,才契合县试考题。
    【“松下...”】
    江行舟写下二字,体内的才气顺着麒麟笔流淌而出,
    笔锋悬而未落时,墨汁已在笔尖的凝成几分深山老林大禹松尖的云气,濛生出淡淡的五色霞光。
    空气中,似乎弥漫深山中老松枝头垂落松果的香气。
    但麒麟笔尖迸发的不是松墨香,而是《春秋纬·命历序》记载的“五色祥云”的香气。
    他不由暗赞一声。
    这支麒麟笔和自己心念通达,才气流畅,果然是极品蒙生文笔。
    江行舟笔走龙蛇,此刻[弓影杯]泛起青芒才气倒灌入体。百缕丹的灵液,也迅速滋润他的才气经脉。
    【..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问童子”三字成形刹那,
    笔尖涌出的才气青芒,
    化作有一位手持《楚帛书》的青童使,足踏箘簬芒鞋,戏耍于深山间,采摘禹松灵果。
    写到“言师采药去”时,
    童子言,师尊去了巍峨昆仑,采集黄帝种下的玉膏草,炼制《神农本草经》的灵丹。
    麒麟笔尖迸射的墨星,在纸上落地生根,瞬间长出黄帝种下的玉膏草的幻影,灵蛇在草叶间游走着。
    “只在此山中”五字如斧劈石,虚空炸开昆仑无穷无尽的山脉虚影。
    当江行舟将“云深不知处”最后一捺收锋,纸上一片白茫茫云雾笼罩天地间,再不见任何踪迹。
    龙飞凤舞的墨迹,在宣纸上流淌成《尚书·尧典》里羲和御日的云车行云流水的轨迹。
    通篇云诗,每个字都在吞食考舍内残余的夕照。
    蒙生写一个字,耗时一瞬,耗才气十缕。
    这是文道规则!
    江行舟写完这首二十个字的云诗文术,花了足足二十瞬的时间,体内二百缕才气几乎一空。
    当最后一缕残阳落下,县学院前的铜壶滴漏滴答声响起。
    “起!”
    江行舟右手双指掐诀,轻轻一挑。
    一蓬璀璨的云诗文术光华,从纸卷上蔓延开来,如同白晨耀光——极其淡薄的云雾迅速诞生,飘散了出来,大约数丈方圆的云雾。
    将整座甲字七号考棚笼罩在一片云师屏翳的玄奥云雾之中。
    刹那间,
    江行舟身上射出一道淡淡的金色文光——这道金光冲天一跃,直接没入县学院隔壁江阴县文庙。
    这道金光落入,江阴文庙前古槐树倒悬的一口青铜文钟。
    “出县”以上文章,自动载入当地文庙存档。
    忽,文庙文钟爆出阵阵璀璨符文,无风自鸣,重重的一锤。
    “咚~——!”
    一响,闻乡!
    ...
    “轰隆隆~——!”
    不知何时,县学院的夜空已经被乌墨笼罩,猛然惊雷炸响。
    一道银蛇“刺啦”划过江阴夜空,刹那间,天地乍白。
    “哗啦~!”
    江阴县学大堂,平地骤然卷起一阵狂风,
    “文钟一响?出了何变故?”
    蔡巣听闻文庙钟鸣正错愕之间,突闻惊雷狂风,吓了一跳,连忙拂袖挡面。
    甲字七号考舍内突然迸发一声清越之吟,惊得屋檐粱上巢中雀飞起,梁上积尘簌簌而落。
    “文庙钟声,为何会响?”
    众位副考官主薄沈砚清、县丞周文远等人,十步青阶下的二十七乡贤也纷纷拂袖挡风,神情无不震撼。
    满堂纸张考卷无风自飞,犹如百鸟朝凤。
    案上墨汁化游龙,绕梁三圈兴尽,方“哗啦~”重新坠落砚台。
    “咚~——!”
    二响,叩镇!
    “咚~——!”
    三响,出县!
    文庙钟声荡开,响彻整个数百里江阴县城!
    东西南北城墙、市井大街小巷、雾灵山茂密的深山老林、大小沟壑河流...。
    百里湖泊沼泽,千丈寒潭底下洞窟深处,不分人、妖、精、怪,耳中无不响起这无孔不入的回荡这文道钟鸣声。
    “三响出县,是出县诗~!”
    沈砚清指着甲字七号考舍的方向,惊呼失声。
    刹那间,整个县文院上下,青袍官员骚动,皂靴衙役们都惊的跳起来。
    江阴县文庙,只会记录“出县”诗词,并且一连三响。
    而“闻乡、叩镇”诗词,县文庙的文钟是不会发出钟鸣的,只会惊动乡、镇小庙。
    ...
    县令李墨的脸色骤然剧变。
    他站在青阶,神情骇然,瞪大双目,不敢置信的望着学院内的甲字七号考棚。
    一蓬璀璨的光华冲天而起,宛若白晨,光华迅速漫溢,直接覆盖了周围一大片甲、乙、丙字号考舍。
    之前甲字一号、三号、六号考舍也出现的霞光异象,却犹如萤火与皓月争辉,弱不禁风,瞬间被吞没。
    “出县?
    这~!
    这~怎么会这样~?!”
    县令李墨失声,满脸煞白,脑中一片空白,跌退数步,腰间银鱼袋踉跄晃荡。
    江阴李氏对这场童生试筹划了数年之久,竟在县试最后一刻,化为乌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