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990章 到西南去!到边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990章 到西南去!到边疆去!到我大奉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90章到西南去!到边疆去!到我大奉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第1/2页)
    翌日,卯时。
    京师的天,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文武百官便已身着整齐的朝服,穿过长长的宫道,汇聚于太极殿前。
    早朝的钟声响起,群臣鱼贯而入,在这座代表着大奉王朝最高权力的殿堂之内,分列文武,肃然而立。
    高踞于龙椅之上的任天鼎,身着九龙衮袍,不怒自威。
    早朝的议程,与往日并无太大不同。各部院的官员依次出班,奏报着各地呈上来的政务。从大堤的修缮,到漕运盐铁的度支,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处理完这些日常政务之后,大殿之内,出现了片刻的安静。
    任天鼎对着身旁的司礼监大太监吕进,轻轻颔首。
    吕进立刻会意,他上前一步,展开手中那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报,用他那尖细却又清晰无比的嗓音,朗声宣读起来:
    “奏报:西南边军大捷!”
    仅仅七个字,便如同一颗惊雷,在安静的太极殿内轰然炸响!
    所有昏昏欲睡的官员,都在这一瞬间,猛地抬起头,精神为之一振!
    “……威国公林尘,以热气球为奇兵,夜袭播求五万大军营地,火烧连营三百里!此役,斩敌数万,俘虏五千,生擒播求国镇南大将军尼玛松赞,以及朝廷钦犯、叛国大儒孔明飞……”
    吕进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他每念一句,群臣脸上的震惊与喜悦,便更深一分!
    当听到最终那辉煌的战果时,整个朝堂,彻底沸腾了!
    “赢了!竟然真的赢了!”
    “天佑我大奉!一夜之间,尽歼五万精锐,这是何等样的不世之功啊!”
    “威国公真乃我大奉军神!有威国公在,何愁四夷不平!”
    群臣激动万分,交头接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少老臣,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
    当然,也有一些臣子直皱眉头,这个林尘,现在声势愈发浓重了。
    然而,吕进的奏报,还未念完。
    他清了清嗓子,待殿内的议论声稍稍平息,便继续念了下去。前面,是关于如何处置战俘的请示,这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但当他念到奏报的最后一部分,关于林尘提出的、针对西南土司的“釜底抽薪”之策时,整个太极殿,却瞬间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为彻底根除西南土司之患,威国公林尘奏请,推行‘三支一扶’之策。”
    “凡我大奉士子,愿赴西南,支援当地教化、支援农事、支援医理,及扶助当地民生者,皆有重赏。”
    “……若满三年,于科举之中,总分额外加二十分!若满五年,政绩卓著者,可免科举,由吏部考核后,直接录入人才档,破格提拔为一县之主……”
    当最后那句“破格提拔为一县之主”从吕进的口中念出时,整个朝堂,瞬间哗然!
    如果说,刚才的捷报,带来的是滔天的惊喜。那么此刻,这份所谓的“三支一扶”之策,带来的,就是无尽的惊骇与荒谬!
    所有官员,都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去蛮荒之地待上五年,就能直接当上县令?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天方夜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90章到西南去!到边疆去!到我大奉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第2/2页)
    龙椅之上,任天鼎将群臣那震惊错愕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对此早有预料,神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的语气,缓缓开口:
    “西南内患,乃国之顽疾。威国公此策,虽激进,却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朕,意已决。”
    他目光扫向下方,直接下令:
    “此事,交由户部、吏部,共同探讨施行细节。着内阁,三日之内,拟定出‘三支一扶’之策的正式圣旨!”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帝王的决断。
    “朕,要让我大奉所有饱读诗书的士子们都看一看,听一听!他们的用武之地,不只在庙堂,更在山川河岳之间!”
    “到西南去!到边疆去!到我大奉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任天鼎这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慷慨激昂。
    然而,他这明确表示同意的态度,如同一瓢滚油,被狠狠地浇入了已经沸腾的油锅之中!
    朝堂上的群臣,在短暂的死寂之后,顿时哗然一片!
    “陛下!万万不可啊!!”
    一名须发皆白,身穿御史官服的老臣,第一个从队列中冲了出来,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高呼道:“陛下!此法万万不可推行啊!”
    正是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张霖!
    他叩首道:“陛下!科举取士,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宗之法!百余年来,为我大奉选拔了无数栋梁之才,乃是国本所在!林尘此策,竟言可免考而授官,这是在公然绕过科举制,是在动摇我大奉的国本啊!此例一开,科举颜面何存?朝廷法度何在?”
    “张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礼部尚书也立刻出班,痛心疾首地说道:“科举之重,在于‘公允’二字!天下士子,十年寒窗,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凭真才实学,金榜题名,报效国家。如今,去蛮荒之地待上五年,便可抵十年苦读,甚至直接出任县令。这对我等通过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是何等样的羞辱?对天下万千正在勤学苦读的士子,又是何等样的不公啊!”
    紧接着,一个分量更重的人物,站了出来。
    正是新上任的国子监祭酒,大儒周延。
    周延脸色铁青,他对着龙椅之上的任天鼎,长揖及地,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与痛心。
    “陛下!臣请问,若此法推行,那科举,还有什么意义?!”
    “若如此便能当官,天下士子,还会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研读圣贤之书,去领悟治国安邦的大道吗?他们只会想着如何投机取巧,如何去走这条‘终南捷径’!”
    “此法,非是在为国选才,而是在鼓励投机,败坏学风,是在毁掉我大奉整整一代的读书人啊!!”
    周延的话,字字诛心,瞬间引爆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情绪!
    “周祭酒所言,字字泣血!臣等,附议!”
    “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此法一出,科举必将沦为笑柄!请陛下万万三思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