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48章疯狂的世界,50万册一天卖光
树人奖入围的三十本书,章北斗每一本都看过,客观评价一下,所有书都比不上《活着》。
这样的投票结果,只能说明树人奖评委会出了问题。
章北斗也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直接就在网上开炮了。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要看得懂作品,读得懂书里的道理!《活着》我看过,看了好几遍,
我不明白评委会到底在干什麽!《活着》的票数低,到底是书写的不好,还是某些人不想让它获奖?
后天,这本书就要发售,无数读者在看着你们!」
章北斗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卧槽!听章教授这意思,有人在打压《活着》?」
「难怪回回投票都是最后一名呢!」
「估计是有很多人不想让许清风获奖吧。」
「这人肯定是跟许清风有过节的人。」
「会是谁呢?好难猜啊!」
「首先排除杜春雨。」
「第一时间排除正确答案。」
「怕不只是一个人吧,62个评委呢,杜春雨一个人能起什麽作用。」
「好家夥,本来以为树人奖不像沈明城奖,结果还是一个吊样。」
「都是谁啊,能公布一下吗?」
「章北斗其他的话可以信,涉及到许清风,那只能信一半,谁不知道他是许清风铁粉。」
「就算是一半也够离谱了吧?
年「堂堂树人奖,国内文学最高奖项,居然有人故意打压?」
「强烈要求公布投票名单!」
网上呼声越来越大,一些被杜春雨说服的评委们惊然一惊。
如果真的公布投票名单,那他们针对许清风的事马上就会被添油加醋曝光出去。
如果《活着》真的很垃圾也就罢了,他们还可以用这本书不行来应付过去。
但是后天《活着》就要上市,凭藉着许清风夸张的号召力,卖个十万本是板上钉钉的。
这本书到底好不好,话语权可就不在他们手上了,读者们自有定论。
到时候无论他们让不让《活着》获奖,都无法影响这本书给读者们的印象。
他们的打压,能生效吗?
真要公布出来,他们的名声怕是要扫地。
第四轮投票,10进8。
投票开始之前,严老发言了。
「人在做,天在看!今天你们的投票,会被牢牢记在树人奖的历史上!」
说完这句话,严老就不再多说,连看一眼杜春雨他们的兴致都欠奉。
有些人的所作所为,已经脱离了文学的范畴,这是对树人奖的亵渎。
这种乱象,不只是娱乐圈有,实际上文学圈也在被逐渐渗透。
文学性,居然不是文学奖评选的首要因素,人情世故丶名誉丶利益才是优先考虑的东西。
这个圈子,也开始走娱乐圈的老路。
严老很痛心,但也无可奈何,这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好在有很多人都在坚持自己的原则。
《活着》连续几轮压线晋级,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
文老敲了敲桌子,「最后两轮投票名单,可能会对外进行公布!」
这话一出,不少人脸色难看起来。
公开投票结果,无异于把他们架在火上烤。
《活着》什麽水平,没人比他们更清楚了。
入围的三十部作品里,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活着》都是第一。
固执己见还是按照实际情况投票?
评委们想都不用想就选择了后者。
许清风已经压不住了,哪怕他拿了树人奖,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他们也得忍着。
真要固执己见,死都不给《活着》投票,这畜生很有可能报复他们。
就像报复杜春雨一样。
堂堂的树人奖最年轻得主,堂堂高校教授,被他搞得狼狐不堪。
他们确实有私心,也跟杜春雨有点交情,不过这个交情并不足以让他们搭上自己的前程。
第四轮投票,10进8,《活着》以51票成功普级。
而这一次,《活着》的排名是第三名。
排名一公布出来,网友们都嗨了。
「#!果然有黑幕!」
「妈的,要不是章教授站出来,《活着》估计都要被淘汰了!」
「狗日的,树人奖也搞这种东西吗?」
「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啊,有些人怕了吧。」
「强烈建议公开每一轮投票名单!我倒要看看是谁在搞鬼!」
网友们也不是傻子,凭什麽章北斗一吐槽,《活着》就从倒数第一直接冲到了第三?
肯定是有猫腻呗,章北斗说的那句话,起了很大的作用。
「公布名单!」
「树人奖一定要公平公正!」
之前在网上质疑许清风入围的人,也开始替他说话了。
很奇特的现象,却又很合理。
许清风入围这件事,被很多人视为娱乐圈饭圈文化对文学圈对树人奖的入侵。
但现在许清风连续受挫,差点被树人奖挤出名单,他又变成了「弱势」的一方,网友们的立场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转变。
人总是会站在更弱势的一方,这是骨子里的意识。
网上一片骂声,给树人奖的评委们也提了个醒。
许清风是文学新人没错,但他可不是什麽软柿子,事实上他的名气比他们这些评委加起来还要大。
这不是夸张,用娱乐圈的人气跟文学圈来比,本来就是降维打击。
最后一轮投票,无论是严老还是文老,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投票结果顺利出炉。
次日。
无数观众们抓耳挠腮等待树人奖最终投票结果,但这一轮就是最后一轮,结果只有到晚上才会公布。
早上,《活着》首发。
魔都各大书店早早就排起了长队,最夸张的地方,甚至有人晚上十点就已经在书店门口搭帐篷了。
不过这一次,魔都的各大书店反应都淡定了很多。
无他,唯手熟尔。
经历过《天龙八部》,他们觉得自己应对这种事情的能力都提高了很多。
「买《活着》朋友不着急,进门左侧,前方,右侧,各有三个书架放着《活着》样书,想要试读的朋友拿完书往后走一走,不需要试读的朋友请直接去收银窗口排队!
购买其他书的朋友请直接从最右侧进入,无需排队!」
门刚开经理已经做好了安排,连排队的路线都已经安排好了。
「我去,这安排可以啊!」
「不愧是魔都最大的书店。」
「给我来三本《活着》!」
「嗨,排队的肯定都是买《活着》的,这还用问。」
「别挤别挤!」
乌压压的人群虽然有点乱哄哄但秩序却很好,一部分人跑去试读了,更多的人是直奔收银台,
拿了书就付款。
试读?试读个屁!买回去想怎麽读就怎麽读,要是买晚了,买不着才是亏大了。
上午十点,魔都最大的书店《活着》售罄。
连拆开让大家试读的书都被读者死皮赖脸给买走了。
九个书架,全部都空了。
这一次,书店可是把第一批所有的货都拿出来了,仓库连一本都没放。
他们吸取了上次的全部教训,却没料到《活着》比上次更火。
「怎麽没了?!」
「你们这麽大个书店,就这麽点书?」
「搞什麽!我等了几个小时了!」
还有上百人没买到书,他们愤怒地抗议起来。
经理也是一脑门子的汗,「对不住各位,往右边再过两个路口,还有一家书店,你们可以快点去看看,说不定还有!」
人生头一遭,他主动把顾客引到其他书店去,就这,领导还得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
一个店员眼晴一亮,「西边三个路口,也有一家书店,知道的人不多,想买书的可以去看看。」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支招。
上百名没买到书的顾客也顾不得找他们茬了,一哄而散,开始了百米赛跑。
只要跑赢身边这些人,就有机会抢到《活着》。
「靠!老王,你等等我!」
「老李咱们分头行动啊!」
「卧槽,我去那边!」
「那我去那边!」
路人看着书店里呼啦一下跑出来一大群人,在店门口轰的一下散开,一个跑的比一个快,路上的人都愣了。
「这是怎麽了?」
「出什麽事了?」
「你们跑什麽?」
有人看热闹,有人下意识就跟着跑。
这麽多人逃命,绝对是出了什麽大事,跟着跑准没错。
「我们买书!」一个男子一边跑一边说道。
「买什麽书?」路上懵了。
男子抬手指了指旁边的公交站,「就它!」
说着他就跑没影了。
路人定晴一看,《活着》。
「我靠!《活着》开售了?我也买一本!」
其他人搞清楚状况之后,而一脸懵逼。
这本书,这麽好吗?
我也买本去。
一本书能有多贵。
不少人都跟着跑了起来。
于是经济最发达的魔都街头,出现了神奇的现象。
很多人在大街上狂奔,一边跑还在一边打电话。
「什麽?西城书店没了?你去南村书店看看吧!我?我还没到呢!」
「我去,头一回见大马路上跑步还要抢位置的!」
一群人在跑,引起了更多人一起跑。
路人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着这神奇的一幕。
这样的场面,出现了在了全国很多城市。
《活着》定价并不便宜,但一本书再贵,也就是几十块钱,谁都买得起。
很多人都是抱着买到就是赚到,买不到就是亏的心态在买。
上午十点,魔都10家书店售馨。
全国46家书店《活着》售罄。
上午十一点,魔都只剩下一些小书店还有存货,大点的书店都被抢光了。
魔都丶首都,一线城市各大书店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现象。
十二点,全国各大书店告急。
人生的意义这种话题,一直都是民众关心的主题,这本书又是许清风写的,自然引起了更多关注。
下午两点,急了眼的书店把电话打到了出版社,甚至还打到了许清风公司。
「还有书吗?再给我来一千本!」
「我要一万本!《活着》太火爆了!」
「什麽?没了!你们怎麽不多印点!」
书店着急啊,现在热度正高,书也好卖,要是热度过去了,《活着》还能这麽火爆吗?
没书,就是要他们的命。
出版社也很无语,「我们首印50万册,已经很夸张了。」
「我靠!50万都没了?」
「七七八八了,估计今天就会售罄。」
「你们再印点啊!」书店急切道。
出版社安抚道:「下一批50万已经在印了。」
「你们还是眼界太窄了,许清风是什麽人,印50万册?瞧不起谁呢!先印两百万册!」
书商老板批评道。
《天龙八部》销量就像开了挂一样,五本一套,就这都供不应求,《活着》更便宜,绝对大卖出版社也是哭笑不得,头一回听说首印50万册眼界太窄的,还200万,开什麽玩笑。
他们也没把书商们的话当回事,回头还当成玩笑讲给同事们听。
然而下午五点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了。
50万册,居然卖完了!
出版社都懵了,他们已经最大程度高估了《活着》,更是做出了首印50万册的决定,结果却只坚持了半天时间。
这个世界,已经疯狂了变成了他们看不懂的样子。
一天50万册,简直太夸张了。
但仔细一想,却又很合理。
许清风是什麽人,顶流!这本《活着》还是树人奖入围作品,有这样的热度太正常了。
邓紫棋写的《启示路》,最便宜定价89块钱,一天都能卖20多万册。
许清风这可是《活着》!
网上都炸锅了。
「靠!我跑了五个书店都没买到《活着》!」
「太离谱了,比《天龙八部》还夸张!」
「出版社干什麽吃的,印这麽点,瞧不起谁呢!」
「这书到底怎麽样啊,快急死我了!」
「我看了三遍了。」
「怎麽说?」
「震撼人心。」
「廿,你一说我更难受了。」
《活着》的口碑开始在网络上发酵,买到书的人,笑嘻嘻地翻开书开始看,然后—笑不出来了。
「许清风不当人啊!」
「书是好书,人也是真狗。」
「没买到的劝大家别买。」
黑子们精神一振,「嗯?详细说说?」
「书很好,联系别看,非要看的话,备好纸巾。」
「这是我看过最震撼的一本书。」
「树人奖,实至名归!」
网上各种语录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