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55章 总是意见不合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55章 总是意见不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55章总是意见不合(第1/2页)
    程时想了想,说:“关于起落架的,大概就是这些。具体细节的机械问题,比如轴承这些,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下来再跟我讨论。”
    吕将军:“大家还有问题吗?都提出来。”
    有人问:“关于这个机翼的设计。程时同志怎么看。”
    程时说:“伊尔-76MD采用的是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设计。”
    “上单翼约25度掠角度和较高位置。这种布局的优点是机翼离地面较高,便于安装起落架和大型发动机,同时能为机身下方留出较大空间,方便货物装卸和空投,还可使机身内部货舱地板尽可能接近地面,便于车辆等货物进出。这样布局有利于提高飞机在恶劣环境下的起降性能,机翼上表面的气流较为稳定,在低空低速飞行时能提供较好的升力特性,且能减少机翼对地面气流的干扰,降低在粗糙跑道起降时的颠簸。”
    “前缘后掠的设计。飞机的机翼前缘向后伸展呈锥形,大展弦比,后掠角在25°到60°之间的主翼。既能保证机翼根部有较宽的弦长和面积,以改善其承力状况,提高内翼段和中央翼的结构强度,又能保证机翼有较大的展弦比,以改善全机的升阻特性,提高巡航飞行时的经济性。亚声速飞行时,后掠翼可以提高阻力发散所对应的飞行马赫数;超声速飞行时,后掠翼则可以减小激波阻力。”
    “为缩短起飞和降落距离,机翼上还装有经过强化设计的大面积襟翼及扰流板,副翼为静态质量平衡式,并有两段三缝后缘襟翼。这种设计能在不同飞行阶段提供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确保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这些常规布局都是在多个运输机上多次实战验证了,成熟可靠,我们的大型运输机完全可以借鉴。”
    有个研究所的人问:“除了你刚才说的上单翼、前缘后掠设计,还有哪些机械上的细节可以借鉴呢?”
    程时抿嘴:你们真是一点脑子都不想动啊。
    吕将军瞥了他一眼:“来都来了,你就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呗。”
    他可是按照顶级专家的会议津贴请程时来的。
    自然是恨不得把程时用到尽了。
    程时只能又说:“那就来讲讲更细致的机械结构设计。安-225的机翼长30米以上,其中心跨度为21.6米,高度为2.4米。通过钛合金紧固件连接来确保密封性和高抗疲劳性,外置中央翼盒等设计,使用高强度材料,来保证机翼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尽可能减轻结构重量。”
    有人小声插话:“中央翼盒是什么。”
    程时:“中央翼盒位于飞机机翼的中央部位,连接左右机翼并与机身相连。因为一般是盒型,又跟机翼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所以叫中央翼盒。”
    “飞行过程中,机翼产生的升力会通过翼盒传递到机身,同时翼盒还需承受机翼自身重量、空气动力以及发动机推力,起落架在起降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等产生的各种载荷,是飞机结构中承受载荷最大的部件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5章总是意见不合(第2/2页)
    “中央翼盒的外形和结构设计对飞机的气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它与机翼的前缘、后缘以及机身等部分共同构成了飞机的气动外形,确保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少阻力,提高飞行效率。”
    “如果中央翼盒的强度和刚度不足,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机翼的气动外形改变,影响升力的产生和分布,进而降低飞机的飞行性能,甚至可能引发飞行安全事故。若中央翼盒设计过重,会增加飞机的整体重量,使飞机的燃油消耗增加,航程缩短,起降性能变差。”
    “因为这个设计被验证非常成功,所以伊尔-76MD、安-124和安-225都采用了中央翼盒设计。伊尔-76MD的机翼从货舱顶部而过,翼盒置于机体之外,通过保形整流罩与机体相连,所以机背上方形成较为突出的鼓包。这种设计可以增加货舱内部空间高度,便于装载大型货物。”
    “安-124机翼则采用了三部分结构,包括一个中央翼盒和两个整体外翼段,它们通过凸缘接头连接,在使用中无法拆卸。中央翼盒和外翼段的扭力盒由大长度的铣削冲压板组装而成,并且兼作燃油箱。为了容纳翼盒结构并且增加空间,设计成双层结构,上层宽度小,主要容纳驾驶舱和大部分飞行相关设备,还可以布置数十个座位,能够运载近100名乘客。这样的设计使得翼盒可以布置在上层位置,不用外置,所以机背位置较为平直。”
    “安-225沿用了安-124的标准中央翼段,兼做燃油储存舱的功能,且通过增加加长段对机翼进行了放大使翼面积增加了30%。因为在机翼中央翼段上方有两根载货用的纵梁,所以机背上可负载超长尺寸的货物。”
    他停下来,悠然喝了一口茶,不再说话。
    这架势,是打算今天休息了。
    专家们就开始讨论其他方面。
    本来听程时说了这么久,大家都心气平和下来。
    可是一开始讨论武器的设置,又出现意见不合,重新冒火药味了。
    有的人主张一定要设置自卫武器。理由是在战时环境下,运输机要穿越敌方防空火力范围或遭遇战斗机拦截,自卫武器被视为提升生存能力的关键。
    冷战时期,伊尔-76MD配备尾部机炮,用于应对后方威胁。
    漂亮国的C-130运输机在东南亚战争中也曾加装机枪进行自卫。
    而且为运输机配备自卫武器,就能降低对战斗机护航的依赖,尤其在大规模作战或护航力量不足时,能独立应对部分威胁,提高任务灵活性。
    另外一方反对加装武器,因为对于现代防空导弹,自卫武器系统的防御范围和反应速度有限,没有实际用途。加这些武器,还会增加飞机重量,占用货舱空间或燃油载荷,影响运输效率。
    而且比如安-124和安-225就未配备传统机炮,更注重运载能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