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61章 三分钟规划一生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61章 三分钟规划一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61章三分钟规划一生(第1/2页)
    这顿饭,梁厂长和吕将军喝得大醉,程时还得找人把这两老头弄回去。
    真是郁闷,要么就替人带孩子,要么就帮人照顾老人家。
    他好不容易回到房间,前台跟他说今天有个人打了好多次电话找他。
    程时一看这个电话好像是Q大的,难道是莫晓溪找他?
    他忙打过去。
    果然是Q大的电话,只不过不是莫晓溪打过来的,而是机械工程系的学生会。
    那人自称是莫晓溪的学长,要请他过去跟同学们讲讲职业规划。
    程时本来想拒绝。
    可是对方言辞恳切,说同学们对外来都很迷茫。
    程时想了想,如果让自己去讲专业课,他不想班门弄斧。
    如果是讲职业规划,他作为一个经历过后世几十年经济起落,在各种体制企业里打过工,且跟各种人打过交道还把公司做到上市的人,是绝对有资格跟这些象牙塔里天之骄子们讲讲的。
    毕竟这些人是中国最高学府的学生,也是中国机械专业的未来,如果他们都迷茫,放弃了,那中国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他给他们指指路,以后帮手也多一些。
    再说给一帮学生讲课,总比给一群老头讲课好吧!!
    这些同龄人总不会挑他的刺了吧。
    于是他痛快答应了,次日一早就跟吕将军请假:“我要去跟大学座谈。”
    吕将军有点头晕,说:“好,座谈。今天接着谈。”
    程时知道他听岔了:“好。拜拜了您嘞。”
    然后一溜烟走了。
    吕将军指着程时的背影:“他说什么?他怎么跑了。”
    有人在旁边打趣说:“他说他去大学泡妞了。”
    吕将军懊悔地一拍桌子:“嗨,你们也不拦着。怎么让他溜了呢。今天还有好多问题要讨论。他不在,我们就只能原地转圈圈。”
    程时打了个车去学校。
    院学生会ZHUXI高高帅帅,在系门口迎接程时,虽然在笑,那笑容却没有到眼睛里:“谢谢程时同志赏光,我叫姚培君,莫晓溪说,提她的名字,你肯定回来。”
    程时笑了笑:“有机会跟同学们交流一下挺好的。”
    他到了会议室才发现原来不是跟大四学生的小范围座谈,是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搞讲座,能坐几百人那种。
    大一到大四,机械工程系的所有学生都来了,坐不下就站着,走廊里也全是人。
    有意思,这么大规模的讲座,照理说应该提前一个月跟他约时间,让他也能好好准备一下稿子。
    这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呢?
    他若有所思看了看姚培君。
    姚培君说:“同学们都很热情。本来是准备小范围座谈的。结果大家都来了。我怕地方太小引发拥挤踩踏,就换了大教室。”
    程时微微点头:好吧,这个说法也能勉强说得过去,我就姑且相信你。
    程时一进去,偌大的阶梯教室顿时静了。
    他扫了一眼,发现莫晓溪在也就算了,就连蒋瑾瑜和孙敏之也来了。既然孙敏之来了,假装成她同学的韩桑榆也得来。所以前面这一排,都是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1章三分钟规划一生(第2/2页)
    这些人都不用上课的吗......
    还有几个重生前的熟人。
    有些当过他的上司,有些是客户,有些是属下。
    想不到想不到,有一天还能看到这些人上学时的青涩模样。
    不过提前把他觉得好用的人网罗到旗下,倒是不错呢。
    低声议论的声音嗡嗡响起。
    有人惊讶得望着他发呆。
    姚培君说今天会请一个机械行业的领军人物来讲座。
    这最多就是个大二的学生,怎么可能是领军人物!!
    姚培君眼里闪过一丝得意和幸灾乐祸。
    程时站好,身板挺直,如松柏傲立霜雪。
    他淡淡扫了一圈。
    威严,淡定,气场强大。
    下面立刻又安静下来,所有目光不由自主全部汇集到他身上。
    孙敏之仰头望向他,眼睛亮得像星辰:有的人,天生就是领袖和焦点。
    程时用不徐不疾,清晰洪亮的声音说:“各位中国机电行业的希望,你们好。下面我讲的东西很重要,这三分钟将会影响你们一生。所以请你们务必认真听,并尽可能的记录完整。”
    “其实人一声的职业规划,只有四个关键节点。”
    “刚毕业的那几年是你们的黄金成长期。不要光看工资和待遇,因为这要优先进入大型国企和重点军工企业,先进的外资机电企业,在那里,你们才有机会接触到机电专业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你们要抓紧时间吃透制造工艺,从看懂图纸、操作机床、调试设备做起,深入理解铸造、锻造、热处理等传统工艺的细节。同时,你们要主动学习数控技术、CAD绘图等新兴工具。我国正逐步推广数控机床,掌握FANUC、SIEMENS系统操作,将让你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的五年里,你们要聚焦细分,发掘自己的特长,争取成为技术骨干。细分方向有主导或参与新产品设计的产品研发岗位,针对生产中的效率、精度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工艺改进。有心得和积累,可以考取中级职称,发表技术论文,积累项目成果,争取带队承担重点任务。如果有机会,建议攻读在职硕士,系统学习机电一体化、有限元分析等前沿知识。”
    “毕业后8到15年,你们要争取突破边界,迈向管理或专家路线。专家路线也分为两条。深耕细分领域,成为行业权威的技术专家,转向项目管理或部门管理,负责协调资源、把控技术方向的技术管理。当然也有可能有些同学会进入政府,成为决策者。未来的十年,民营制造业将迎来政策红利期。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再往后,我希望你们将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可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引入CIMS优化生产流程;或探索产学研结合,与高校合作攻关高端轴承、高精数控机床,工业软件等‘卡脖子’技术。有条件者可创办企业,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同时,通过带徒授业、参与行业论坛,为机械行业培养新生力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