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安东尼教授的思维还固化在欧美国家,所以对建工厂就显得有些焦虑:
「林,生产药物需要大量先进的生产线,这个你搞定了吗?基础建设已经如何大投入了,生产线和原料药更是一笔巨款,我真怕你资金炼断掉,那我们的合作就麻烦了。」
林三七砸砸嘴,心虚地看了一眼这三个白人老头:
「这个这个,你们的担忧的确是有道理。三位教授你们看看周边,这边都是村庄,我光是拆迁款就花了一大笔,你们应该也知道,让村民们搬家要付出什麽代价。
另外不说别的,就说这工程所需要的钢筋水泥等建材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何况还有整整3万工人替我服务,我一年的人工费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所有投入都是我个人掏腰包的,绝对没有红色资本进入。既然咱们是合作夥伴,我也没有必要骗你们,资金炼的确很吃紧。」
维特教授丶安东尼教授丶西奥多教授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担忧。
如果工程因为资金问题迟迟不能俊工,药厂迟迟不能建好,那就意味着他们迟迟不能赚钱。
时间就是金钱,这在全世界都通行的。
所以三个白人老头开始沉默了,都彼此打起了心中的小九九。
林三七一看三位教授不开口?没上当?没有拍着胸脯说你缺多少钱,我们给你补上,心中还有些小小失望。
于是准备加一把火。
宝安县电影院。
这里有三条完整的药物试生产线,是林三七拿来给药学生和教授们练练手的,除了试生产外,还有对生产线配套的仿制丶维修丶保养等等。
等林三七带着三个白人教授到来时,柴教授一行人已经等着了。
柴国立教授丶郭文浩教授等都是国内最知名的药学专家,学部委员,面对国际知名专家的到来,那是非常惊讶。
「来来来,教授先生们,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人材储备。这位是原北大的柴教授丶这位是原华国药科大学的郭教授,这位是……」
三位白人教授是知道华国北大的,但其他大学就没听说过了。
一听林三七把华国最好的教授都请来了,这让三位白人对林三七新建药厂的信心就更足了。
维特教授丶安东尼教授丶西奥多教授都热情上前握手问候。
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之间还是惺惺相惜的,好歹柴教授几人当年也是留洋派,是西方教育体系内培养出来的,没有交流障碍。
这是很奇怪一点,学识越高的人,越是赞同对外开放,共同进步。
反而是那些没文化没见识的人喜欢闭关锁国,极度的自卑变成极度的自尊,然后极度仇视洋人,整天喊着我要洋人死。
「柴教授,还有几位教授,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维特教授,来自英格兰牛津大学医学院。这两位是安东尼教授和西奥多教授,来自哈佛医学院。
这三位还是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的会长副会长,这次我带他们过来是来考察我们的工业区建设,以及药物生产设备,你们好好交流一下。」
柴教授几人一听,对眼前三位白人老头肃然起敬,明白这三人的份量。
他们是知道林三七的计划,药物以后是要分内销和外贸两部分。
显然做外贸那必须要藉助外国人的力量,否则外国压根就不会让你的药物进入。
现在林三七把外国人领来,还是国际知名医学专家,这让现场的几位华国教授都兴奋异常,知道林三七是真真实实在做「招商工作」的。
柴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介绍道:
「三位教授先生,请跟我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试验中的生产线。」
维特教授脸上笑呵呵,心里却不以为然。
因为1958年的时候他曾经到过华国,参观过据说是华国最大药厂之一的天津制药厂。
结果他看到的生产车间不是一水的机器,反而全部都是人工制作,所有步骤都是用手去操作。
关键是制作药物的车间完全是没有清洁卫生可言,工人没有穿专业工作服,也没有戴手套,就这麽直接用双手跟药物接触。
维特教授还看到不少工人一边忙着搓药丸子,时不时还要旁边去搬下箱子,或者拿个什麽材料。
当时老头的嘴角看得是直抽抽,对华国落后有了进一步的印象。
当时还有一位领导自豪问道,华国的制药技术放在全世界属于什麽样的档次?这让一众参观外国专家们都是一阵无语。
所以这次来宝安县,维特教授已经做好华国人「手搓」结核药物的心理准备。
相反,安东尼和西奥多两位教授却是对华国信心十足,他俩自己也不知道,潜意识默化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华国小迷弟。
因为林三七带给他们的惊喜实在太多了。
维特教授走进这个落后的电影院的大厅里,突然就听到了里面传来一阵嗡嗡嗡的声音,明显有机器在运行。
林三七笑着介绍道:
「里面有3条正在试运行的生产线,三位教授可以观察一下,觉得我国的生产线和国外生产线相比,档次如何?产量如何?」
维特教授心想,你们华国人都有什麽毛病?怎麽总是喜欢问客人档次如何?
难道他会当面打脸,说你们真的太落后了,太野蛮了,太不上档次了?
就在维特教授吐糟的时候,走进影院内门,突然他就有些发呆。
出现在他眼前的药物生产线正在哗啦啦开动,除了有一些年轻学生正在搬动原料外,整条生产线完全没有多馀的工人在操作。
原来维特教授以为流水线旁边应该坐满了女工,然后用手搓团团呢。
西奥多教授这时候也走进了影院内部,看到空旷的内部,正在几条生产线一字排开在不停生产,于是好奇道:
「林,你这生产线怎麽是旧的?」
林三七笑道:「甭管旧不旧,就这麽一条生产线,只要原料药供应充足,我光是一条生产线一分钟就能生产五千粒药片。」
维特教授惊讶地张大嘴巴,沿着生产线里里外外看了一圈,然后问向陪同的柴教授:
「柴,太神奇了,这样的药品生产线我在国外都没有见过,这简直就是全自动化了。」
柴教授心里挺爽,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只要外国人说我们好的,我们都爽:
「哪里哪里,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还是没有办法跟欧美国家相比,还需要我们多多努力。」
维特教授赶紧纠正道:
「不不不,柴,实话实说,其实我也是一家医药公司的股东,所以我对我们英格兰的药厂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们最先进的生产线一分钟顶多只能制作1000粒药片。
如果你们没有吹牛的话,光是生产线效率你们就是我们的五倍,乖乖。我有些想不通,我才四丶五年没有到华国来,你们怎麽发展得如此迅速?」
白人老头嘴上说得佩服,但心里还是不信,于是悄悄找到了生产线底下一块金属「铭牌」上。
不顾生产线上的污物和机油,直接拿衣服袖子用力擦了擦。
然后推了推眼镜,仔细一瞧,虽然瞧不懂上面的文字,但明显可以看出是中文。
老头心想,这还真是华国自产的机器?不行,得把这个情况告诉自己任董事的几家医药公司。
心中有了打算,维特教授也不客气,掏出挂在自己胸前的小型照样机,对着铭牌就是一阵拍。
随后又站起来,对着正在运行的生产线咔嚓咔嚓拍了起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