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股巨大的屈辱与愤怒冲垮了盛庸的理智。
他张开嘴,想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这个阴险的逆贼。
可朱棣根本不给他开口说话的机会,对着身边的侍卫一挥手,直接就捂住了他的嘴巴。
他想要用牙去咬,可问题是哪怕他把侍卫的手掌咬的鲜血横流,但对方根本就不松手。
随着一名侍从端着托盘上前,盘中是崭新的平南将军印信。
朱棣拿起印信,作势要塞入他手中。
盛庸的手死死攥成拳头,指甲深陷掌心,渗出鲜血。
朱棣也不强迫,他将印信交给盛庸身侧的亲卫。
“替平南将军收好。再为将军备好营帐,好生伺候,不得有误!”
“我不是平南将军!我不是!”
盛庸的嘶吼,在数万人的注视下,显得如此可笑。
两名亲卫上前,名为护送,实为架起。
盛庸被强行带离高台,那枚刺眼的印信,就由亲卫捧着,跟在他身后。
远处的帅帐门口,江澈静静看着这一幕。
当盛庸屈辱的身影消失,他才缓缓转身离开。
暗卫司的临时驻地,依旧是城内一处毫不起眼的院落。
这里没有燕王大营的喧嚣,只有压抑的寂静。
周悍,章武,于青,这三位大队长已经等会多时。
江澈推门而入,所有人立刻起身,目光齐刷刷投向他。
“开始。”
江澈只说了两个字。
整个院落瞬间活了过来。
一名负责文书的暗卫立刻呈上几份卷宗。
上面的内容,正是针对盛庸投降一事,精心编造的不同版本。
第一份,是给南军底层士卒看的。
第二份,是给南军中下级军官和地方官员看的。
第三份,最为致命,是直接送往南京朝廷的。
这一份,不谈阴谋,只谈事实。
江澈逐一审阅,确认无误。
“附上证词。”
他补充道:“找几个识字的降卒,按上手印,伪造成燕军将领酒后失言,被我方探子窃听。”
“是!”
“将所有情报,分三批,以不同渠道送出。”
命令一下,所有暗卫迅速消失在院落中。
消息像瘟疫一样开始蔓延。
最先听到风声的,是驻扎在德州的南军残部。
一个从北方逃来的难民,在粥棚里失声痛哭,咒骂盛庸卖主求荣,害死了他的弟兄。
很快,一家酒馆里,两个行商的对话,被邻桌的军官听了去。
他们谈论着北平的见闻,绘声绘色地描述盛庸如何被封为平南将军,如何与燕王把酒言欢。
几天后,一份绝密情报,通过一个潜伏在南军多年的细作。
辗转送到了济南守将铁铉的案头。
而那份写满了封赏的清单,则被一名伪装成信使的暗卫意外遗失在驿站。
被驿丞发现后,不敢隐瞒,层层上报。
最终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京师南京飞驰而去。
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相。
当无数个版本的故事,从不同的方向汇聚而来。
它们互相印证,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逻辑闭环。
盛庸,百口莫辩。
南京城,疑云密布。
南京,奉天殿。
数百名文武官员垂首而立,连呼吸都刻意压制。
殿中,只有一名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回荡。
他一字一顿,念着那份从北方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绝密文书”。
那上面,是燕王朱棣对盛庸及其麾下一众降将的封赏清单。
平南将军盛庸,赐金千两,宝马一匹,北平府宅邸一座。
副将吴杰,封讨逆校尉,赏银五百,美人两名。
都指挥佥事……
每一个名字,每一项封赏,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建文帝朱允炆的心上。
他年轻的脸庞因愤怒而扭曲。
太监念完最后一个字,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陛下!”
吏部尚书黄子澄第一个出列,声色俱厉。
“盛庸叛国,铁证如山!此獠身受国恩,不思报效,竟与燕逆私下媾和,罪不容诛!”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眼神却不着痕跡地扫过几位军中宿将。
“臣以为,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正可借此雷霆手段,严惩叛将,肃清军中骄横之气,令三军将士明白,何为君!何为臣!”
黄子澄的话已经拨到了朱允炆最敏感的神经。
他最怕的,就是控制不住那些手握重兵的骄兵悍将。
“陛下,万万不可!”
兵部尚书齐泰出班,躬身道:“盛庸将军乃国之柱石,忠心耿耿。这份名单来得蹊跷,恐是燕逆反间之计,意在动摇我军心。恳请陛下明察,先派人核实真伪,再做定夺!”
“核实?怎么核实!”
黄子澄立刻反驳,唾沫横飞。
“难道要派人去北平问燕逆不成?还是去问那个已经投敌的盛庸?齐大人,此时此刻,妇人之仁只会误国误君!”
“你!”齐泰气得脸色涨红。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耳边是两派臣子激烈的争吵。
他的脑子里,却反复回响着那份清单。
太详细了,详细到让他无法怀疑。
再联想到这几日从各路汇集而来的密报、传闻……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结果。
盛庸,真的反了。
一种被最信任之人背叛的屈辱和愤怒,淹没了他的理智。
他感觉满朝文武,似乎都在用看笑话的眼神看着他。
“够了!”
朱允炆猛地一拍龙椅,咆哮声在大殿中回响。
群臣噤若寒蝉。
他霍然起身,死死盯着殿下的齐泰,眼神冰冷如刀。
“齐尚书是觉得,朕连真假都分不清吗?”
齐泰浑身一颤,立刻跪伏于地,“臣不敢!”
朱允炆不再看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威严。
“传朕旨意!”
“其一,命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即刻捉拿盛庸在京所有家眷,全部打入诏狱!给朕严加审问!务必撬开他们的嘴,问出所有同党!”
“其二,拟旨,火速发往济南前线!昭告全军,革除盛庸所有官职,斥其为叛国逆贼,天下共讨之!”
两道旨意,如两道催命符,毫无转圜余地。
黄子澄眼中闪过一丝得计的精光,随即深深垂下头。
齐泰等人面如死灰,瘫跪在地,却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君已决,臣必从。
哪怕,君王要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