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 168章 一曲秦王破阵乐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 168章 一曲秦王破阵乐,再续大唐三十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68章一曲秦王破阵乐,再续大唐三十年(第1/2页)
    李世民一个跃起从龙椅上蹦了下来,他原本还以为这黄巢攻入长安后,他的大唐就亡了。
    没想到竟然还能扑腾一下!
    秦王破阵乐?
    再续大唐三十年?!
    朕如何不知这破阵乐还有这样的功效。
    “哎呀,急死人了,到底发生了啥啊!”
    李世民急的团团转,这到底亡不亡的给一个准话啊!
    大汉武帝期间。
    “这李世民的大唐这么能扑腾的吗?竟然还不亡!”
    刘彻冷哼了一声,颇有些不爽。
    怎么这么久了还轮不到他来爽。
    整天就是李世民,李世民是救了天幕的命吗?
    “还有这什么秦王破阵乐,朕听了也不过尔尔。”
    “朕只需要略微出手此曲易如反掌!”
    别的不说,这秦王破阵乐真有点给刘彻整破防了。
    他也要搞一个,就叫武帝破阵乐!
    随着一阵鼓点急促的激昂音乐声不断响起,两个人正在画面中交谈着。
    【你可为会奏秦王破阵乐?】
    【何为秦王破阵乐?】
    【应当是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出征时用的鼓乐】
    【我没有随陛下出征过,我只知道,那是陛下凯旋时所奏的】
    太宗李世民再次出现在了天幕上!
    【朕决定再奏秦王破阵乐!】
    【发兵!】
    李世民仰靠在龙椅上,手随意一动指向了前方,话语中语气平淡,但却让人升不起丝毫质疑!
    天幕上画面飞快的切换,全部都是李世民以及大唐将领征战四方,唐军在战场之上的无敌风采。
    伴随着这激烈带感的音乐,让无数人的热血也再次沸腾了起来!
    太宗陛下的风采不论怎么看都看不腻啊!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动容的一幕呢?】
    【公元880年,黄巢攻破了长安,天子再次西逃,各路藩镇冷眼旁观】
    【曾经强悍辉煌的大唐王朝已然到达了灭亡的边缘】
    【随后黄巢兵至凤翔,遂遣使劝降,凤翔军民宽待来使】
    【所有人都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准备,席间无以为乐,便招来军中乐手助兴】
    【乐手只会奏军乐,一曲毕,在座人人皆动容,许多人甚至低声哭泣了起来,泪流满面】
    天幕前众人凝神看去,广阔的大殿之中,黄巢的使者意气风发坐于上首。
    宴席之上,一众大唐将领不断举杯,杯盏晃筹间气氛一时好不快活。
    期间使者传递了黄巢的话,对着这些大唐旧臣许诺了高官厚禄,众人也都在酒席上畅想着以后的日子。
    酒过三巡后,招来乐手演奏曲乐。
    曲乐声响起,忽然间,原来火热的氛围像是被浇下了一盆冷水。
    许多人举着酒杯的手愣住了,脸色发生了变化,脑子里面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随着曲乐不断演奏,大厅中有些人忍不住低声哭泣了起来。
    坐在上首处的使者见到此等情形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曲乐他也听了,听起来很提气,但怎么还能把人给听哭了呢。
    【是夜,受到军乐的鼓舞,大唐官兵不愿再降,斩杀黄巢使节】
    【黄巢大怒,遂遣兵征讨,但此时的黄巢攻破了长安,志得意满下轻敌冒进,导致大败】
    【唐军斩首两万余级,伏尸数十里,引璧上诸镇震动,乃重振大唐旗鼓】
    【而那一晚,军中所奏乐曲正是秦王破阵乐】
    【这泱泱大唐,即便到了王朝的末期,太宗皇帝的遗泽,依然庇佑着他的子民】
    天幕下各朝代见到这一幕纷纷动容。
    虽然他们已经无数次为李世民的威望叹服,但见到这一幕还是觉得惊叹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8章一曲秦王破阵乐,再续大唐三十年(第2/2页)
    皇帝当到这份上,除了李世民也是没谁了。
    在他死去后的两百年,他的威望竟还残留在大唐子民的心中。
    天幕前,无数大唐子民见此一幕,也是忍不住以袖掩面痛哭了起来。
    为什么太宗陛下就不能多活几百年,让他们也沐浴在太宗陛下的恩泽之中呢。
    西汉。
    汉武帝颇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他心里非常明白,如果他死了,这天底下的百姓定不会有人怀念于他。
    甚至于这天地下的百姓巴不得他快点去死。
    刘邦也是忍不住惊叹,“这李世民究竟是如何做到威望这般深的,这都已经有些不符合常理了吧。”
    萧何摇头苦笑,经过这天幕的讲述,他也对这位被后人推崇之至的皇帝神往不已。
    “不止如此,即便到了那宋朝,亦有无数大宋官员们怀念李世民。”
    “臣记得后人有话言,孤忠无路哭昭陵,就此一句便说明了一切。”
    刘邦大笑了几声,“难怪后人会将这李世民排在了历朝皇帝榜第二,仅此于始皇帝之后。”
    “乃公也有点喜欢他了。”
    贞观朝。
    李世民呼吸陡然一滞,望着天幕中那些大唐将领眼眶有些湿润。
    此刻他的心情有些说不出来的复杂。
    既高兴又苦涩。
    他高兴于两百年之后,大唐的子民还依旧记得他,但看到这一幕他也意识到,大唐已经快要走上最后的末路了。
    眼前的这一切也不过是最后的回光返照罢了。
    “这大唐亡也就亡了吧,朕只希望后来者能善待这天下的百姓。”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便是他有再大的才情,多么的雄才伟略,也敌不过这寿命有时。
    【唐中期以后明明很屈辱。但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提起呢?】
    【因为在这以前的大唐足够的光辉,强盛到像是一场极致的美梦,大家都默契的想将这场美梦做的更久】
    【有人曾言,国都六陷,说明夺回来了五次,天子九迁说明迁回来了八次】
    【这种情况放在任何一个朝代之中都是灭亡,就如宋朝的汴京仅沦陷了一次,北宋就亡了,而唐朝即便奄奄一息,却也还是不断挣扎着想要恢复太宗荣光】
    【已经风雨飘渺之际的唐朝熬死了吐蕃,打崩了南诏和回纥才覆灭】
    【一曲秦王破阵乐,硬生生给已经濒临灭亡的大唐再续命了三十年】
    【随后朱温篡唐,大唐国祚共289年!】
    “289年?!”
    李世民默默念叨着这个数字,忍不住跟前朝比较了起来。
    秦朝二世而亡自不必多说,晋朝他嫌晦气,拿晋朝跟他的大唐去比,简直就是侮辱了他的大唐。
    那么能对标的对象有且只有那煌煌炎汉了。
    如果不算东汉,他的大唐是要强于汉朝的。
    但如果将东汉也一同算是上,那他的大唐还是要少了一百年左右的国祚。
    便是如此,李世民也满足了。
    足足三百年!
    不少了!
    “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这长安城果真是风雨飘渺啊,竟然足足沦陷了六次。
    都怪那安史之乱,还有李隆基!
    当初对他下手还是太轻了!
    如此来说,这泱泱大唐应该也算是得到了一个体面的落幕了吧。
    有安西军,还有这一群热血未凉的大唐将领守卫着大唐。
    一念至此,李世民心中稍宽。
    也不知那明朝一共传了多少年,有没有他的大唐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