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6章 个体经营冒头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6章 个体经营冒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二的人脉资源要是放到他手上,必定一轮顺遂,步步高升。
    只可惜,老二不是这块料,白瞎了。
    但他毕竟是王家的女婿,王厂长就一个独生女,退下来之前必定把闺女女婿安排好。
    所以,只要老二好好的,别作妖,必定能安稳一生,他也能便利一二。
    张建民听着老大絮絮叨叨,一会让他好好表现别惹岳父不高兴,一会儿抱怨妈不懂大局,只会拖儿女后腿。
    直到一瓶酒见底,他也醉的不省人事了。
    张建民把人扶到床上,听着老大依旧不停的碎碎念,摇摇头,
    “我也认为妈偏心,但她最偏的那个人是你。”
    得到好处最多的人,竟然是抱怨最多的那个,为什么?
    李香琴歇两天,又开始新一轮的轮班,接了早班后,就看到周丹也来上班了。
    两人四目相对,相看两生厌。
    一个早班,周丹都没过来找她的麻烦,甚至连多看她一眼都懒得。
    李香琴对此十分满意,她是来上班的,也不想闹事,给工长添麻烦。
    顺利交了班,李香琴刚走到工具箱存放工具,王爱莲就凑过来了,
    “姐妹,你看到了吗,整个班周丹脸都是绿的,站在柱子下偷偷瞪你好几眼。隔壁组长过来跟她搭话,都没理会人家。
    以她平时的个性,人主动过来撩骚,她早就笑成花了。”
    “随便瞪,不少头发不少肉的,我不介意。”
    李香琴轻笑,
    “只要她不找我麻烦就行,咱工长对我不错,我也不想总给他添麻烦。”
    “那也得亏你厂里的标兵,咱们孙工长爱惜人才。”王爱莲点头认同,“要不要一起去菜市场?”
    “好啊,”
    李香琴用小镜子照了照发型,拎着布兜子跟王爱莲一起出厂,溜达着往菜市场走。
    大夏天的,走在梧桐树下,小风一吹,浑身凉爽爽的。
    还没到菜市场,老远就看到一群人排成长队,每人手中不是拎着铝锅,就是拿着饭盒。
    两人走近之后,就闻到一股浓郁的羊肉汤味。
    王爱莲挤过去,伸着脖子往里看了一会,又跟聊了几句,就一脸喜色的过来了。
    “姐妹,这是新开的烩面馆,大碗四毛,小碗三毛五,要四两二两的粮票。开业前三天,买一碗送二两烩面。
    要不咱们也回家拿锅排队吧,闻着这味道,肯定不赖。”
    这时候除了国营饭店和各大厂的食堂,新兴饭馆还不是太多。猛地一个饭馆开业,大家都很捧场。
    李香琴看着长长的队伍,走到大窗户前看了看,灶台上架着一张大锅,两三个人合抱的那种的大圆锅。
    里面翻滚着奶白色的羊肉汤,冒着浓郁的香气。
    旁边的小窗口买票,之后递到大窗口的纸箱里,两个的师傅围着灶台,一个甩面,一个捞面添汤加肉片,最后一点香菜点缀。
    “生意这么好,咱们能排上队吗?”
    “试试呗,做生意的还怕客人多?”
    王爱莲哈哈一笑,直接跟她分别,回家拎锅去了。
    李香琴站在旁边,看着人端着锅伸着脖子排队,买到的兴高采烈的往家走,心里忍不住一动。
    现在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已经设立了好几个经济特区,虽然还未全面铺开,但政策一直在松动,很多人顺应时代,已经开始向个体经济发展了。
    她这里属于内陆城市,发展速度缓慢,政策虽然已经松动,但在管理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指示,那些个冒出头的个体户都很小心翼翼。
    生怕政策突然改变,担了风险。
    而且,很多人信奉铁饭碗,嫌弃摆摊做小生意丢人,没有国企职工的体面。但个体经济以后只会越来越好,而且挣的钱比上班高出好几倍。
    只有那些亲身尝试,吃了螃蟹的人,才知道个体挣钱的速度。
    搞经济的时代,变化非常快。
    上辈子她还在为儿女当牛做马之时,国家为了提倡个体户,隔三差五就开表彰大会,那些迈入万元户的个体户戴着大红花,站在两讲台上,向大家传授经验。
    她当时抱着孙子站在人群中,心里羡慕的很。
    可惜,她没有勇气也没有时间去尝试。
    但这辈子,她倒是想想试一试。自己当了一辈子的家庭主妇,除了家常菜,也没别的特长。
    特别是她调的饺子馅,是大家公认的好吃。
    烩面馆能这个时候开业,估摸着个体专营的风很快就能吹过来。若是她也能紧跟时代,占个先机,说不定也能赚到钱。
    反正她不能坐以待毙,总要试一试的,最起码也得给自己存一笔丰厚的养老钱。
    心里盘算着,李香琴去了菜市场,买了两个茄子后,看到几个有点蔫的土豆蛋子,三分钱一斤,五斤多,老板收了她一毛五分钱。
    拎着菜回到家,简单洗了个澡,就坐在床上拿出纸笔,开始盘算怎么摆摊。
    以前,她好像听谁说过,要干就干自己熟悉的领域,主要是能兜底。
    她就准备搞一个饺子小吃摊,先试试反响咋样?
    在这之前,她得先准备一个架子车,二手的就行。两个煤炉子,一张小方桌,几个小板凳,就可以出摊了。
    至于包饺子工具,家里有现成的。
    剩余的就是调馅,现吃现包,口感才是最好的。
    总结下来,一百五十块钱以内,全部搞定。
    就在她沉浸在出摊的幻想中,老六挎着包回来了。
    “妈,晚上吃什么,我饿了。”
    “去哪野了,不饿不回家是吧?”
    李香琴瞪他一眼,从抽屉里拿出一块二毛钱外加三张四两的粮票,
    “菜市场对面新开了一家烩面,大碗四毛和一张粮票,你端着锅去,买三碗回来。新店开业,每碗多送二两面,别忘了。”
    “哎,我马上去,保证让师傅多给一片肉。”
    老六一听,眼睛顿时就亮了,扔下书包抓着钱和票,去厨房拎了铝锅飞奔着出门了。
    李香琴看他屁股着了火似的往外跑,也没理会,低头继续盘算。
    “妈,你在写什么?”老四探出头,好奇的问了一句。
    “你下班了?”
    我查了下当地的烩面价格,有点虚高……已调整。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