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十八章 人终有一别,择一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三十八章 人终有一别,择一镇而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八章人终有一别,择一镇而居(第1/2页)
    高原的风,依旧清冽。
    凌清竹身上的气息愈发内敛,那柄无形的“红尘一剑”被她藏于心海,整个人看上去,除了气质依旧清冷绝尘外,与寻常女子再无二致。
    下山的路上,她一直很沉默。
    直到我们回到那辆普通的越野车旁,她才停下脚步,转向我,神色前所未有的郑重。
    “先生。”她再次行了一个道家稽首,这一次,却不是为了感谢,而是为了告别。
    “我想,我该回去了。”
    我并不意外,只是平静地看着她。
    她缓缓说道:“此次下山,清竹收获之大,远超百年苦修。如今道心初成,剑意新悟,需回山门闭关,将此番感悟彻底融入蜀山剑法之中,方不负此行。”
    她的理由很充分,也很真诚。修行者,有所得,必有所守,有所固。急于求成,反而会根基不稳。
    “阿爹,清竹姐姐要走了吗?”一一拉着我的衣角,仰着小脸问道,大眼睛里满是不舍。这几个月的相处,她早已习惯了这位漂亮得像仙女,话不多却很温柔的大姐姐。
    凌清竹蹲下身,轻轻摸了摸一一的头,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纯粹的温柔。
    “是啊,姐姐要回家了。”她从怀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玉佩,玉质通透,上面刻着一柄小小的剑形图案,隐有流光。“一一,这个送给你,戴在身上,可保你平安康健,不受邪祟侵扰。”
    这不仅仅是一枚护身符,更是她这位蜀山新晋高人,蕴含了一丝本命剑意的信物,其价值,无可估量。
    一一乖巧地接过来:“谢谢清竹姐姐。”
    凌清竹站起身,最后看向我,目光澄澈:“先生,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清竹此去,不知何日才能再聆听先生教诲。”
    “去吧。”我看着远方的天际线,淡淡地说道,“你的道,在蜀山,也在天下。何时想走,便走;何时想来,便来。缘分二字,无需强求。”
    “清竹,明白了。”
    她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仿佛要将我的样子刻在心里。随后,她不再犹豫,转身向着远方走去。她的身影,在旷野之中,渐行渐远,几步之后,便化作一道微不可察的流光,冲天而起,消失在天际。
    她走得干脆利落,不带一丝拖泥带水。这,才是剑仙的风采。
    “阿爹,清竹姐姐会回来看我们吗?”一一望着天空,喃喃地问。
    “有缘,会的。”我发动了汽车,调转车头,向着与来时完全相反的方向驶去。
    “那我们现在去哪里?”
    “我们去江南。”我看着前方,语气带着一丝向往,“去一个有小桥、有流水、有乌篷船的地方。一一不是想看吗?”
    “想!”一一的注意力立刻被新的目的地吸引,离别的伤感,被对未来的期待所冲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八章人终有一别,择一镇而居(第2/2页)
    车轮滚滚,我们告别了西部的苍茫与壮阔,向着东部的温婉与细腻,一路前行。
    从高原到水乡,跨越了大半个华夏。
    窗外的景色,从雪山戈壁,变成了青山绿水。空气中,也从干燥凛冽,变得湿润而温暖。
    我们最终,选择了一座名叫“安渡”的江南古镇。
    这里没有那些著名水乡的喧嚣与商业化,保留着最原始的古朴与宁静。一条清澈的河水穿镇而过,两岸是白墙黛瓦的民居,家家户户门前都种着花草。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偶尔有穿着蓝印花布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过。
    时间在这里,仿佛都放慢了脚步。
    “阿爹,这里好漂亮,就像画里一样。”一一趴在石桥的栏杆上,看着桥下缓缓划过的乌篷船,开心地说。
    “那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好不好?”
    “好!”
    我很快便用一个新的、合法的身份——江安,一个带着女儿从中原来此寻根的普通中医,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我在镇子西头,靠近河边的地方,盘下了一座两进的老宅。宅子不大,但很雅致,前院可以做医馆,后院带着一个小花园,正好可以给我们父女居住。
    我将医馆的名字,依旧定为“安和堂”。
    安,是小镇的名字,也是我此刻的心境。和,则是我对这份生活的期许。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带着一一,像普通的父女一样,开始布置我们的新家。我们一起去挑选家具,一起在后院种下花草,一起将“安和堂”的牌匾,亲手挂上。
    开学季很快就到了。
    我为一一在镇上的中心小学办理了入学手续,她将在这里,开始她三年级的学习生涯。
    开学第一天,我牵着她的手,走在清晨的石板路上。晨雾还未散尽,河面上飘着薄薄的水汽,空气中满是清新的味道。
    “阿爹,我会认识新朋友吗?”一一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
    “当然会。”我笑着捏了捏她的手,“一一这么可爱,大家都会喜欢你的。”
    将她送到学校门口,看着她背着小书包,一步三回头地走进校园,我的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最纯粹的满足感。
    这,就是我想要的。
    不是叱咤风云,不是万寿无疆,不是受人敬仰。
    而是在一个寻常的清晨,送女儿去上学;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坐在柜台后,听着窗外的鸟鸣与潺潺水声;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陪着女儿做完功课,给她讲一个睡前故事。
    我转身,向着“安和堂”走去。
    医馆的门已经打开,阳光洒在门口的青石板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
    新的生活,开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