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78章:外行人只听热闹,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78章:外行人只听热闹,内行人辨得出门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78章:外行人只听热闹,内行人辨得出门道!(第1/2页)
    聚光灯下,陆辰身着一袭素色长衫,腰间简单束着同色丝绦,衣袂上绣着暗纹,随着他的动作若隐若现,更添几分雅致。
    陆小瑜则一袭月白色襦裙,头戴精致的发饰,怀抱琵琶端坐在一侧,宛如从古代画卷中走出的仕女。
    《琵琶行》的琵琶曲是陆辰为这首曲子量身定制的。
    虽然不属于绝对美妙的曲子,但却融合了新国风的独特元素。
    整首曲子听起来并不干涩,在陆小瑜弹奏下,反而更加悠扬动听了几分。
    无论是接触过琵琶的人还是没有接触过琵琶的人,在听到这首曲子的第一时间,都会认为这不是一首容易弹奏的曲子。
    最基础的休止符上的运用,这首曲子的占比就高达23%,远超寻常传统琵琶曲的平均数值。
    不仅如此,整首曲子广泛运用的颤音和泛音,和随时都要配合歌词的变奏,就算是让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来弹奏,恐怕都难以保证不出问题。
    齐若雪现在才觉得自己之前对陆小瑜问出的会不会弹煞弦的问题是多么的愚蠢!
    按照陆小瑜现在的琵琶实力,别说煞弦了,就算是变奏般的煞弦在配上高难度的揉弦,估计都不会是问题。
    观众们也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谁能想到小小年纪的陆小瑜竟然琵琶弹得这么好?
    一切的答案,让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了陆辰的身上。
    大家都知道,陆小瑜的琵琶老师就是陆辰!
    陆小瑜学得快,跟这个“老师”关系很大!
    但此刻陆辰跟陆小瑜之间,可没有观众们的心思多。
    这还是陆辰第一次正式的歌唱。
    他专注的近乎忘我!
    陆辰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而专注,缓缓开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陆辰声音空灵清透,像是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泉,又似林间婉转啼鸣的夜莺,每一个字都咬得清晰而富有韵味。
    在这个流行歌曲泛滥,歌手们吐字越来越不清晰的时代,陆辰的每一个字都十分清晰悦耳。
    一字一句,仿佛在用歌声在听众的脑海中铺开画卷,好似能让人看到浔阳江头那飘零的枫叶和摇曳的荻花。
    观众们彻底被陆辰的表现所震惊了。
    这真的是陆辰的歌声?
    陆辰这嗓子是被上帝亲吻过吗?
    恰在此时,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都被陆辰的歌声所吸引,盛夏干燥的傍晚吹来一阵温润的微风。
    暮色更浓了几分,风中的观众们顿感一阵沁人心脾的凉爽。
    陆小瑜轻轻斜着身子,手指轻柔的在琵琶上弹奏。
    琵琶与陆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场面一度唯美万分!
    恍惚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他的嗓音宛如被月光浸透的丝绸,细腻又带着独特的质感,每一个音符都精准地落在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低吟时,像是深夜里温柔的私语,让人不由自主沉溺其中。
    陆辰的歌声巧妙的落在在微风渐离的末尾。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他将情感的把控堪称绝妙,将歌曲中的喜怒哀乐诠释得淋漓尽致。
    大概主歌即将结束,陆小瑜的琴声再度占据主角。
    一声清冽的泛音荡开,如一滴寒露坠入静水,涟漪层层漾开,直抵人心。
    台下有人不自觉地屏住呼吸,仿佛真的置身于浔阳江畔,听见了那穿越千年的琵琶声。
    就在众人还来不及回味无穷,陆辰忽然抬起手,云袖散开,一声戏腔将副歌推上高潮。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8章:外行人只听热闹,内行人辨得出门道!(第2/2页)
    “落玉盘——”
    这一段戏腔荡漾开来,一直闭着眼睛享受的陈青玉猛地瞪大了眼睛。
    “刚刚那一段戏腔,是陆辰唱的还是背景音乐?”
    曾康元和齐若雪还是第一次看见陈青玉这副表情。
    但很显然,这是因为陆辰刚刚的那一段戏腔的演奏。
    “是陆辰唱的。”齐若雪喃喃道,“不可思议啊,喉腔共鸣像裹着绸缎,咬字却比金石还清晰!”
    “这要是放在以前,绝对是一个名角儿的胚子!”
    陈青玉比齐若雪还要激动。
    他就像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眼睛死死盯着陆辰,
    后台监控室里,陈歌谣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
    她敢确定刚刚那不是和声,绝对是陆辰自己唱出来的。
    陆辰戏腔竟然能够唱的这么好?
    新国风歌曲逐渐崛起后,她花了很大功夫,其中戏腔是很困难的一关。
    大多数人都认为,戏腔不过是夹着嗓子唱歌而已。
    但真正从小开始练戏曲的人才知道,想要唱好戏腔,没有多年勤学苦练是不可能的。
    戏腔中,有一个讲究——唱不露齿。
    单单是这一点便足够筛选掉百分之九十的人。
    震惊之余,她看向身旁的钟良。
    钟良的激动丝毫不比她少,或者说钟良比她还要激动。
    “了不起啊!真是了不起!”
    “陆先生平时在家有钻研唱戏吗?”
    陈歌谣摇头,她从来没有见过陆辰在家里学这些东西。
    “陆先生他居然把梅派‘提气沉肩’的精髓融进了流行唱腔!”
    “陆先生不唱戏,真是白费了这么好的天赋!”
    “如果陆先生从小开始学习唱戏,那么现在梅派大青衣的传人,恐怕就不是我了。”
    钟良苦笑了一声。
    陈歌谣瞪大眼睛,显然被钟良的这番话给吓到了。
    “我知道你感谢陆辰,但是你也不用这么吹捧他吧?”
    钟良轻轻摇头。
    “外行人只听热闹,内行人辨得出门道!”
    “陆先生刚刚的那一段戏腔虽然短暂,但是每个拖腔都带着自然的谐波震颤,就算是我,也要吊嗓多年才能养出的韵味!”
    “而且歌词与琵琶曲的配合,一般人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相互之间达到同一种默契规律。”
    “但陆先生不一样,他的歌声显然不是固定好的,而是随时跟着环境和琵琶曲的变化在变化。”
    “……”
    钟良一番解释,眼神中崇拜的神色愈发浓郁。
    陈歌谣听得都有些不敢听了。
    她老公还是人类吗?
    陆辰可不知道现在陈歌谣都要把自己当成怪物。
    随着陆小瑜的琵琶弦音陡然加急,陆辰的戏腔再次爆发。
    这次他竟在高音处加入了即兴花腔,声浪如钱塘潮涌,却又在收势时骤然转为云淡风轻的气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破刀枪鸣。”
    “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如裂帛——”
    陆辰近乎是炫技一般唱完这一段后,在一个几乎完美的转音时,高潮再次来临。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的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