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跟杨教授比赛是不可能会赢的,现在温儒正已经放弃这个想法,他可不想像周瑜一样吐血。
他现在有一个新的挑战对象,那就是南都医大的人工智能模型,他跟它比一比看病理切片的准确率。
人工智能终究要喂医生的数据,所以它的优势在于机器的超强算力和对细微差别的鉴别,比如说两个人的红细胞差别。这正是人的弱点,人的经验和眼力比不过人工智能。
但是人工智能有一个弱点,它不能自己创新性创建一些理念,但是温儒正可以,他可以创新性建立新的方法,新的标准,而人工智能只能在现有数据进化,将现有数据发展到极致。
所以,温儒正有信心战胜何教授的人工智能模型,他决定跟这个模型较量一下。
像温儒正这种人一定需要找一个对手,这样生活才有滋有味。
杨平得益于人工智能模型的帮助,Y染色体的基因封闭机制很快得到破解,而且利用大模型搭建的虚拟环境进行试错,找到了将这种特殊机制转移到K生物制剂的方法,很快,新的K生物制剂被制造出来。
在杨平的带领下,这种惊人的迭代速度,让整个团队的人感到惊讶,当初刚刚推出的时候,K生物制剂是一个非常粗糙的半成品,十分不成熟,不管是效果还是安全性都无法保证。
新一代的K生物制剂推出,首先是测试它们的稳定性,看看它们到底需要多少代才会出现明显的变异。
这段时间杨平在系统空间没有安排什么实验室,但是平时也经常在系统看见看书,看书累了,就做做手术,现在主要精力在科研上,把做手术已经当作了业余兴趣,相当于读书之余的游戏。
在现实中,杨平已经很少做手术,除非宋子墨和徐志良拿不下的手术,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即使这样,他们的手术量完全比不上杨平,杨平在系统空间当游戏一样,动不动就是几十台手术,所以手术的手艺一点也没有拉
下。
从临床转型到科研,这是杨平的重大决定,科研给医学带来的贡献远远超过手术,所以他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轻重选择,而不是兼顾两边。
临床这边已经交给副主任宋子墨去管理,自从杨平获得诺贝尔奖,三博医院的名气在国内国际的越来越大,很多进修医生也陆陆续续来到三博医院。
周主任带着一批新的进修生来到研究所的临床病区,这一批进修生有十几个,一半来自国外,一半来自国内,来自国外全部是欧美顶级医院,因为研究所的临床病区对进修医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人很难合格。
除非像李民医生那样有直通的进修资格,依靠正常程序进来,对医生的教育背景、资历和实践水平要求非常严格。
周主任将进修医生交给张林离开了,张林安排他们先参加早交班,会后再统一做出安排。
在这批医生之前的一个月,已经来了好几个医生,这些医生很多就听过杨平的各种传闻,但是来到科室之后,他们没有看到过杨平做手术,所有的手术都是宋子墨和徐志良做做,他们以为,杨平很可能是一个只搞科研的临床
医生,并没有手术技能,而那样举世闻名的手术案例,很可能是冠名杨平,其实是宋子墨或徐志良主刀。
这在国内大医院并不少见,有些科主任擅长科研,不擅长看病和手术,看病和手术这种事情交给手底下的业务水平高的临床医生去干,自己只专注于科研发论文,在内部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但是外来的病人并不知道这种情
况,还以为他手术水平很高。
这些进修医生猜测,大概杨教授就是这种情况吧,像杨教授这种人才,已经获得诺贝尔奖,其实也已经不需要做手术,毕竟做手术很辛苦。
研究所的临床病区,因为今夏医生的增多,参与早上交班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好在研究所的办公室很宽敞很大气,暂时还够用,能够容纳这么多人。
病区新来一对特殊的病人,在值班医生完成交班之后,宋子墨亲自来介绍这个特殊病人,来自美国的一对九岁的连体姐妹,她需要做分离手术,但是美国医生经过多次缜密地研究讨论之后,决定这种连体人无法手术分离。
她们分化出两套完全不同的器官和系统,各自可以依靠独立的系统和器官能够正常生存,这是做分离手术的基本条件,这一对连体姐妹是符合这种生存条件的,所以在理论上能够做分离手术。
但是理论归理论,实践起来不是那么回事,这一对连体姐妹相连的部位都是高位区域,比如头部、上颈椎、胸腔,他们的延髓,上颈髓以及外面的颅骨、椎骨等等连在一起,胸腔连在一起,心脏和肺部也是连在一起。
分离手术几乎是地狱级,所以在美国,没有医生敢给她们主刀手术,约翰内森将患者推荐来三博医院,这对姐妹的父母本来就是医生,所以毫不犹豫带着小孩来到中国,希望可以碰一碰运气,当然,他也没有抱太大的希
望。
因为护士比较忙,为了不耽误护士的工作,宋子墨交完班后再单独为这个病例做一次详细的介绍,介绍的时间长达十多分钟。
她们的全身CT扫描图片也挂在科室墙壁上的电子屏幕上,一众研究生和进修医生屏住呼吸,他们以前哪见过这种病例,这种病例本来数量就少,做手术的数量更少,尤其这种头部颈部相连的做手术,风险极大,手术难度极
高。
介绍完病例之后,宋子墨说:“教授!这是约翰内森介绍来的患者,家属在美国也是医生,父亲本来就是神经外科医生,母亲是皮肤科医生,他们一直在等消息,想知道能不能做手术,之前她们检查结果没有出来我不敢打扰
你,所以没有详细交班。”
杨平现在重心在科研,呆在几大实验室的时间比在临床病区的时间多,尤其这段时间是K生物制剂研究关键时期,杨平更加在病区的时间少,再说宋子墨和徐志良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他已经没必要天天守着病区,浪费时间。
所以有时候杨平交班查房都不一定在病区,今天这一批新来的进修生运气好,第一天来研究所就看到大神级人物杨教授。
杨平站起来,看着电子屏幕上的全身CT扫描图像,手术难度是很大,但是也不是说不能做。
宋子墨担心杨平这么久没怎么做手术,这种超级高危的手术还能不能拿下,毕竟手术这东西是一门手上功夫,手上功夫要是生疏了,很可能就难以胜任。
杨平已经很少做手术,大部分意见扑在科研上,这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所以宋子墨很是担心。
要是放在以前,那时杨平还没有获得诺奖,天天呆在手术室做手术,这种手术宋子墨根本不会担心杨平能不能拿下。现在不同往昔,教授似乎已经脱离临床一段时间,恐怕手已不熟。
杨平站在电子屏幕前,来回走了几步,好像没有过多的思考:“什么时候安排手术?”
“可以做手术?”宋子墨想确认。
杨平觉得宋子墨这话多余:“不做手术你收进来干吗?这手术难度有点大,下周实验室那边事情不多,正好,所以你最好安排在这几天,头部和颈椎的手术比较麻烦一点,心肺这边稍微好一点,另外分离之后的重建你们要做
好方案,肯定会需要一些人工材料补缺,提前联系锐行那边个性化设计。”
其实实验室那边事情再多,也轮不上杨平来忙,实验室那边有几员大将撑着,那么多顶尖博士,哪轮到杨平来辛苦,在实验室那边杨平也是甩手老板。
相当于不管是实验室和临床病区这边,杨平都是甩手老板,谈不上有多辛苦,做的都是动脑筋出主意的工作。
教授信心这么足,居然不带一丝犹豫,看来教授对自己的手术水平很有信心吗,可是手术这东西,终归是手艺活,宋子墨心里还是有点忐忑。
这难度可不是一般大,分离颅底和颈椎的时候手抖一下可能就致命。至于术后造成的缺损倒不是难题,人工内植物、扩增出的皮肤肌肉完全可以做到重建覆盖,甚至颈部一些肌肉也可以被重建。
大家很忙,不能耽误太客气时间,杨平说:“这个手术将准备工作做足,安排下周哪一天吧,我亲自上台,要是没有其它事情就散会,大家各就各位。”
新来的进修生们颇为惊讶,这种病例不是要来来回回各种讨论吗?怎么早交班后的小会就这么轻描淡写地一锤定音,看起来太敷衍了吧。
其实在杨平眼里,这种病例诊断明确,手术指征明确,手术方案也明确,这一切都是公认的,没有什么需要耗费太多时间的讨论。
要讨论也是宋子墨带科室的医生讨论,因为现在的宋子墨已经可以独立撑起临床病区,杨平也有意给予他最大的自由,让他像一个真正的主任那样独立行事。
散会后,杨平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喝了几口茶,坐在办公椅上休息一会,然后准备去实验室那边了解K生物制剂研究的进度,看看它已经送到第几代,是不是出现变异。
宋子墨敲门进来,杨平见他没去手术室:“怎么?今天手术不多?”
“不急呢,我是想来请教今早那个连体人的病例。”宋子墨表明来意。
其实宋子墨是来提醒杨平,这个病例手术难度非常大,比之前的脑干手术难度更大,因为分离的不是肿瘤,而是两个都需要保护的脑干,两个脑干有没有分界线,分界线在哪里,都没办法提前知道,完全依靠手术经验。
现在的杨教授是功成名就,但目前为止,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是没有失手案例,杨教授是不是需要冒险?
虽然到时万一手术失败,可以将这事算到宋子墨身上,宋子墨愿意承担这一切,但是毕竟算起来宋子墨是杨教授的学生,学生出问题,责任一定在老师,这样会不会影响杨教授的声誉,这是宋子墨现在不得不替杨教授考虑
的。
如果是他自己,他倒不会考虑这么多,是杨教授,他才会想这么多。
杨教授已经拖里面临床很久,手上功夫肯定会减退,而这台手术极其考验手上功夫,尤其分离脑干延髓等高位连体区域的时候。
现在宋子墨担心杨教授的手上功夫还在不在?其实按照自然规律,杨教授再厉害,也肯定现在生疏了,杨教授是人,不是神。
“这个病例还有什么疑问吗?诊断明确,手术指征明确,我也看了你早上打出来的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你安排手术就行,我知道这台手术风险比较大,你放心,我到时会上台,关键步骤我会帮你们的。”杨平打
消宋子墨的顾虑,他根本没有想到宋子墨现在担心的是他手上功夫不熟。
“我的意思是,这台手术风险极高,万一失败?”宋子墨不知道怎么开口。
杨平觉得今天的宋子墨婆婆妈妈,瞻前顾后,很是奇怪。
“手术风险肯定大,不大就不用找我们,美国那么多医生,早就给她们开刀了,哪会留给我们。至于失败,哪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的手术,阑尾切除也有失败的概率。”杨平告诉他。
“别担心这么多,成功把握还是比较大,你知道的,这个手术如果成功把握不大根本没必要手术,因为目前这种情况不威胁生存,拙劣的手术可能威胁生命。”杨平安慰他。
宋子墨想了想,还是直说吧:“教授,我是担心你,你这么久没有做手术,这种顶尖手术,手术功夫还能应付吧?”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杨平终于明白。
也难怪,他已经很久没有做手术,要做也是零零星星几台手术的的几个步骤而已。
可是杨平自己心里清楚,他在系统空间做的手术可不是一般多。
“放心吧,教授我心里有数,去安排手术吧。”杨平淡定一笑。
宋子墨点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