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183章 远程手术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1183章 远程手术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杨平这台连体姐妹手术完整的视频成为全世界外科医生争相的学习对象,不同层次的医生都可以从中学到对自己拥有的知识。
    比如,一些世界顶尖医生可以学习其中的临床思维模式,脑干手术和脊柱矫形手术的具体操作,一些年轻医生可以学习其中的外科基本功。
    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等发达国家,很多医院的医生自发地组织起来学习这台手术,而且是反复学习。
    手术结束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医生要求罗伯特建立一个院内的学术组织,希望罗伯特可以学会主席,这学术组织的目的非常简单,罗伯特跟他们分享一些三博医院的病例,从而学习杨教授的外科手术。
    德国的曼因斯坦和奥古斯特已经设立课题,专门研究三博医院的体系,他们要彻底地学习三博医院的整个体系,然后对自己的医院进行改革,建立一个科研与临床一体化的医院。
    世界各地的医生开始搜索三博医院,他们希望可以获得一些来三博医院进修学习的途径。在医学领域,医生们掀起一股中文学习热潮,仿佛当医生不学中文就会落后一般。
    罗伯特的科室现在要求早上交班查房必须中文交班查房,这样做的目的是大家每个人能够掌握熟练的中文,可以自行阅读《医学》期刊,获得及时的最前沿的信息。
    古板的英国人密尔顿竟然也开始试着学习中文,再不学习中文,自己对医学前沿知识的学习就会失去一个极其重要的来源。
    现在,中文在医学界显得如此重要。
    本来连体姐妹在ICU监护24小时便可,但是为了安全稳妥,杨平让她们在ICU留72小时。
    三天之后,连体姐妹从ICU转回来,她们生命体征正常,不管是认知、感觉,运动,还是语言,都非常正常,说明手术没有任何神经方面的损伤。
    莫里斯十分激动,这次来中国不仅实现了女儿的梦想,自己也观摩一台举世无双的手术,他差一点与这种美好的事情擦肩而过,回想起当时的犹豫,他有点后怕。
    当时如果草率地离开中国,或许,一切将被改写,有时候一个正确的决定对人生的影响是多么大。
    他心里现在琢磨,想什么办法能够像约翰内森那样成为这里的学生,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约翰内森说得没错,这里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医术。
    世界如此之大,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充满了魅力,她总是能够创造奇迹,莫里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伟大国度的魅力。
    他借助患者家属的身份可以在病区自由活动,所以他经常出入医生办公室,跟医生聊天,拉近与他们的关系,有时候也帮忙做一些事情,比如搬运患者,据约翰内森说,中国人喜欢勤快的人,所以这样可以提前给这里的医生
    一个好印象。
    约翰内森的经验来自于罗比特和奥古斯特的倾囊相授,他们两个是最早也是时间最长的国际进修生。
    现在他们开始享受进修的红利,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遥遥领先,甩开自己原来的竞争对手一大截。
    “爸爸,我不是在做梦吧,我现在是一个人,你看,我躺在这张床上,而姐姐在那张床,我们之间隔了这么远,这是真的吗?我们分开了吗?”即使手术已经过去三天,妹妹每天都要确认几次。
    “是的,爸爸,你确认我们不是在梦里,你能够帮我们一个忙吗?”姐姐也是不放心。
    “亲爱的宝贝们,千真万确,现在你们已经分开,各自是独立的个体,以后你们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用再受对方的影响,你们以后一定要和睦相处,遇到分歧要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
    “哦,对了,你刚刚说要我为你们做什么?现在就算摘月亮,我也会搬来梯子爬上去。”
    莫里斯非常高兴。
    “爸爸,你能去买一个陀螺回来吗?我们要试着转动陀螺确认这是不是梦境。”
    “两个,买两个,我也需要一个。”
    两姐妹术后再也没有那样争吵不休。
    因为脊柱的固定非常牢固,杨平允许两姐妹三天后在早上坐起,然后慢慢下地行走。
    突然独立下地行走,两姐妹很不适应,她们现在竟然不会走路,根本走不稳,康复医生教她们如何正确地行走。
    从以前的状态转变为现在的状态,有一个适应过程,一切慢慢来。
    杨平正在实验室忙的时候,夏院长急匆匆地打来电话,说是帝都的刘院长和秦教授有紧急事情相求,如果现在杨平有空,夏院长马上带人过来。
    其实刘院长和秦教授几个小时前已经到达三博医院,只是杨平还在手术台上,他们按捺住焦急等杨平做完手术。
    夏院长总是这么客气,杨平说:我过去。
    夏院长立即阻止:“你很忙,我们比你闲,我们过来找你。’
    杨平坐在办公室等,很快,夏院长过来了,是四个人,刘院长和秦教授,还有帝都来的一位领导,领导的随行秘书。
    “杨教授,久仰。”这位领导立即握住杨平的手。
    “客气。”杨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对方的脸上已经看出焦急,大概是有高难手术需要他吧。
    夏院长对双方做一番介绍,大家很快进入主题。
    “杨教授,事情紧急,我简单说说是事情的概况,我们一位化工方面的方正明院士在非洲出了车祸,伤情很重,非洲那边的条件你们知道的,现在我们想转运回来做手术,但是恐怕转运太危险,所以麻烦你帮忙看看。”
    “我看看。”杨平当机立断,此事不能耽误。
    看来事情不简单,要是只是帮忙看看片子,不至于这么多人飞来南都。
    这位院士杨平知道,是我国某个领域里顶尖专家,对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秦教授将带来的光盘拿出来,研究所每一层楼都有一台带光驱的电脑,杨平将光盘放进去,打开里面的病例资料。
    “绝对不能转运!现在方院士十分危险,需要尽快手术,而且这台手术很危险,颅内这个区域是极其危险区域,我要亲自手术,尽快将我送过去,我马上开出清单,按我的清单准备药物、器械和仪器。”杨平说完就拿出纸笔开
    始开清单。
    领导接过来一看,心里很是为难的样子。
    “怎么?这些东西很难凑齐?”杨平纳闷,不应该呀。
    刘院长说:“东西我们马上可以准备,运输机也能立即起飞。可是......能不能让你派一个学生过去,不用你亲自过去?”
    杨平摇摇头:“我必须亲自主刀。”
    “可是你不知道,现在那边很乱,非常危险,上级是不可能让你以身犯险的。”刘院长非常坚决。
    “这没什么,我以前去过也门,有这方面的经验。”杨平觉得台手术非同小可。
    夏院长说:“以前是以前,现在不一样,现在不可能让你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上级一定不会同意。”
    杨平理解上级的一片苦心,自从那次遭遇袭击之后,他看得出来,安保工作加强了很多,表面上看什么都没有,其实里里外外的安保人员增加了很多,为了不给安保增添麻烦,杨平现在基本上是两点一线,不会外出。
    现在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如果一时冲动去冒险,自己的命没了,拿什么给国家做贡献,只有好好地活着,才能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其实他去,可能有危险,但是别人去,不一定有危险。
    当大家提到不能让他出国的时候,他没有慷慨激昂地请求去最危险的地方。
    理性,对一个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学医的都知道,在急救的时候首先就是观察环境是否安全,在急救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如果环境不安全,不但不能施救,还可能将自己搭进去,光有一腔热血是没用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
    杨平心里琢磨着怎么办?大家也陷入了沉默。
    “能不能派你的学生去,到时候通过电话或者其他手段远距离指导手术?”秦教授也建议。
    杨平不假思索的摇摇头:“不可以,那样太危险,手术的成功率非常低。”
    确实是这样,如果不是这么高难的手术,秦教授和刘院长也不会急匆匆地来找杨平,完全可以另外安排人去解决这件事。
    杨平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个方法。”
    “快说!”领导激动起来。
    杨平说:“采用手术机器人进行远程手术,现在送一套远程机器人去那边,然后那边的医生协助我,我在这边使用操作台遥控手术机器人。”
    秦教授眼前一亮,这是个好办法。
    不过马上又想起新的问题,非洲小国,网络特别差,更不用说什么5G,到时候肯定只能使用卫星网络通讯技术,万一有延迟卡顿,无形中给手术增加难度。
    以前杨平给美国的航天员做过手术,利用远程手术设备做手术对他来说没有一点难度,难的是通讯。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网络通信问题,二是遇上紧急情况怎么办?”夏院长琢磨着说。
    杨平想了想说:“采用卫星通讯,可以派一个我的学生过去配合我。”
    这样问题就基本解决,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吗?杨教授可以亲自主刀手术,他又不出国,不用涉险。
    领导对刚刚的方案思考一通,觉得这确实算得上万全之策。
    病情紧急,他没有多少犹豫:“我们采用这个方案,杨教授,你将需要的设备列出清单交给我们,我们立即调用最好的设备,然后,人员派遣,夏院长,你看?”
    夏院长说:“宋子墨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是杨教授一手带出来的,技术水平就是顶尖,而且长期给杨教授做助手。”
    杨平也觉得他最适合。
    秦教授说:“这一趟其实你去非常危险,但是别人去其实也没什么危险。”
    大家都懂他的意思。
    “我将宋子墨叫过来,现在马上落实。”
    “秦教授,手术机器人及配套设备,你来安排......”
    杨平立即说:“手术机器人及配套设备用我们的国产锐行医疗的手术机器人,我用的比较顺手。”
    倒不是杨平有私心,锐行医疗的手术机器人虽然是新品,但是在测试的时候,杨平经常使用,所以非常熟悉。再说这台机器人有一个别的手术机器人没有的模块,那就是卫星通讯网络模块。
    “那好,马上联系锐行医疗,加急采购他们的机器人。”领导说。
    “让他们捐一台,为国家做贡献。”杨平告诉领导。
    机器和人都落实,现在就是马上将机器和人送过去,帝都来的领导立刻现场开始运筹帷幄,这些交给国家的脑子确实好用,他不慌不忙,逻辑清楚,很快完成了调度,准备用运输机将设备运送过去,同时联系其它部门对路线
    进行协调,飞机及机场的相关准备工作。
    很快,宋子墨来到杨平的办公室。
    他看到这多人坐在这里,而且还见到刘院长和秦教授,聪明的他立即知道怎么回事,肯定是重大手术需要杨教授出手。
    宋子墨和大家打招呼,夏院长摆摆手:“坐下来。”
    结果发现里面已经没有他的椅子,宋子墨说:“我站着就行。”
    “站着干嘛,来来来,我出去搬一张椅子进来。”夏院长让出自己的椅子,一只大手拉宋子坐下,宋子墨还没反应过来,夏院长自己已经搬进一张椅子。
    夏院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来,宋子墨二话没说,肯定同意:“什么时候起身,我立即去准备行李。”
    小伙子觉悟这么高,根本不带一丝犹豫,帝都来的领导心里十分满意,三博医院这些年轻人真是有活力,充满朝气。
    杨教授,在医疗方面,你看还需要其它补充吗?”
    杨平想了想,也没有其它特殊的东西。
    事情落实后,领导打算留在三博医院负责调度,他将在三博医院建立一个临时指挥中心,而杨平手术间将设在研究所手术室的机器人手术室,这里也有一台锐行的手术机器人,正好可以与送去非洲的机器人配对,这样,这边
    的操作台可以操控那边的机器人。
    为了万无一失,锐行派了工程师一起过去,万一出现什么问题也好现场解决问题,黄佳才做事心思细密,他单独私下租用专机运用两套一模一样的手术机器人加急送过去,而且随行也有工程师团队。
    这样,万一发生机器人故障,这两套机器人相当于备件,如果一切顺利,他打算将两套机器人捐给非洲那边的国家。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