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204章 不是蠢就是坏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1204章 不是蠢就是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贺总每次跟杨平说话,都要微微鞠躬,前倾身体,好像探着身体在倾听的样子,这样看起来显得极其卑微,极其唯唯诺诺。
    其实贺总没有别的心思,他就是想在杨教授面前表现得真诚一点,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表达这种意思,所以自然而然就变成这样。
    手术很顺利,贺总和带来的工程师也只是在手术室站了两三个小时,什么都没干,激光笔根本派不上用场,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跟过这么轻松的手术。
    手术做完之后,患者送往ICU要监护一两个星期,如果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便可以转出ICU。
    人工心脏植入在技术上难度不大,但是因为涉及到心脏,所以手术门槛很高,稍微出一点问题就会危及生命。
    手术门槛高低不仅仅是手术本身的难度,更重要的是手术的部位,比如脑干部位一个血管瘤也是绝对的高危高难度手术。而手背的血管瘤,哪怕住院医生也可以切。两者都是血管瘤,长在不同的部位,造成的危险差距巨大,
    而且手术失误的危害也不一样,前者失误将致命,后者失误最多切除不干净,或者多出一点血,或者切断神经。
    再比如断指再植,手术难度看起来很大,但是因为涉及的是手指,所以很多小型私立医院和乡镇医院都能做,断指再植的手术门槛其实很低,私立手外科医院很多医生都是毕业没几年跟着师父学上几个月就能主刀,做上几年
    可以自立门户。
    但是脑外科、颈椎及心脏手术,门槛都很高,门槛高首先对医院门槛高,没有哪个小型私立医院和乡镇能医院能做脑干、颈椎和心脏手术,而且对医生的门槛也很高,几乎所有手术必须副主任医生以上,有些必须主任医生,
    并且对做一助的时间,做一参与的手术例数都有规定,还需要进行各种专业方面的培训。
    因为断指再植即使失败失去的仅仅是一个手指,但是脑干、颈椎和心脏手术,即使很小的失误也会失去生命。
    患者送往ICU之后,杨平、夏书一起去ICU观察患者术后的的情况,术后患者送回病房后,主刀医生完成一天的手术之后,一定要去病房看看手术患者,这是一个习惯,也是一条制度。
    贺总也一直跟着,但是贺总进不了ICU,他就在门口等,等杨平出来的时候,他又跟在杨平后面。
    “杨教授,夏博士,晚上叫上科室的兄弟们,下班后一起吃个便饭,怎么样?就在附近!今天辛苦大家了。”贺总硬着头皮说,他还真是理工男,公司一群的理工男,没几个是搞销售的,所以处理这种事情总是很生硬。
    其实他们的产品不能推广开来,跟他们的理工男气质有关,他们认为只要把技术做好,产品自然就可以卖出去,可是现实哪这么简单,做了这么多年,年年亏钱,以前还能拉到一些投资,现在连投资都拉不到,要不是锐行突
    然注资,他们可能真的撑不下去。
    贺总是真的想感激杨平,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感激,所以就跟在后面张罗着请吃饭。
    “别客气,手术已经做完,你们都回去休息吧,也辛苦了。”杨平没想到贺总一直跟着。
    “那好,以后有需要我们的产品随叫随到,对我们产品有什么建议随时提出,我们第一时间改进。”贺总也不好总是跟着杨平,只好撤退。
    杨平看了看时间,还没到吃中饭的时间,先去实验室逛一圈,杨平以前手术比较多是脑力与体力双重劳动,现在主要精力在科研,这种劳动偏向于体力,杨平不主张加班熬夜,所以实验室的工作强度其实不是很大。
    杨平刚站在电梯门口,一旁的电梯门打开,医务处的赵主任急匆匆出来,见到杨平立即说:“杨教授,去您的办公室借一步说话。”
    杨平见他神秘兮兮的,知道他有不便公开的话说,于是带他去办公室,赵主任没打算坐下来,他站着就开始说话:“市人民医院那边送过来一个患者,是右侧大脑栓塞的患者,他们取动脉血栓的时候微导丝断在里面,想取出
    来,但是运气不好,取的时候又把导丝弄断。患者家属意见很大,那边医务科跟家属商量,经同意后送到我们这里,季主任正在给他做手术,尝试几次没取出来,他想麻烦你过去帮忙看看。”
    “那我马上过去。”杨平没有半点犹豫,立即跟着赵主任往介入手术室赶,这种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
    来到介入手术室,两人快速更换衣服穿上铅衣往里面冲,隔着铅玻璃,季主任看到了杨平,立即点头打招呼,杨平进来介入手术室。
    不仅季主任在这里,管主任也在,季主任在介入方面是多面手,颅内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等,他都能做得很好,做擦屁股的事情那更是行家里手。
    而管主任不一样,管主任精通心血管介入,其它的介入手术基本不碰。
    “杨教授,辛苦了。”季主任挺难为情的,他知道杨平平时挺忙的,又是手术又是科研。
    但是没办法,这个患者在市人民医院那边已经折腾了很久,转到这边来,他尝试几次不成功,心里明白事情没这么简单,肯定导丝与弹簧圈形成纠缠,再折腾下去真怕患者有什么闪失,想想还是请杨平过来帮忙。
    杨平说:“千万别客气,我看看怎么回事。”
    “右侧大脑栓塞,在市人民医院那边予静脉溶栓治疗,但是溶栓效果不理想,复查头部CT显示原来的血管还是狭窄闭塞,他们那边决定给患者做介入装支架,可是偏偏运气不好,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微导丝断裂,那边的主刀医
    生也是个蠢蛋,碰到这种事情瞒着不说,他想自己偷偷解决,在手术室里折腾三四个小时,不但没有取出断裂的导丝,取的时候再次弄断两根导丝在里面,那个蠢蛋疯了,还想继续折腾,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实在看不下去,偷偷
    汇报给科主任,科主任急匆匆地赶来,一看,糟糕!于是出来立即跟家属沟通,说手术出了意外,微导丝断在里面,现在必须取出来,患者家属一听,这还了得,手术没做好,现在出了意外,难怪在手术室这么久没出来,也没见
    有医生出来解释一句,所以家属意见非常大......”
    “那边家属明确表示不再相信他们,必须请外院专家紧急处理,这才转来我们医院。
    “取断裂的微导丝我们也取过很多别的医院送来的患者,或者去别的医院救台,但是今天这个我们刚刚尝试几次都没成功,再试下去怕捅破血管引起颅内出血,所以没办法,只能请你帮忙。”
    介入科的季主任和管主任与杨平的私人交情都不错,他们为人也挺厚实,所以发现自己尝试几次不行没有再坚持,立即请杨平,于是打电话给医务处赵主任,毕竟这是外院患者,以后可能还会有纠纷,一切行为必须按照流程
    来走,必须通过医务处。
    “别?嗦,直接说事!现在有三根导丝断在里面,我们刚刚判断可能断裂导丝与弹簧圈有纠缠,不敢再弄,怕弄出事情。”管主任见季主任说这么说,有点不耐烦地插嘴,他与季主任是好兄弟,所以也没什么太多顾忌。
    季主任不服气:“我这不是将病史前因后果说给杨教授听,病史还是要说。”
    的确,现在说那么多没用,不管谁对谁错,什么前因后果,现在都不重要,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搞清楚这是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杨平站在影像屏幕前,仔细看屏幕上保留的头部血管造影图片,断裂的导丝有三段,一段10厘米,一段5厘米,还有一段大约3厘米,最长那段折返于脑血管腔内,另外两段与这段长的导丝纠缠在一起。
    估计当时那边医生想使用导丝纠缠的方法取出断裂的导丝,这是一个常用的处理这种意外的方法,但是没想到接连出现意外。
    导丝所在的大脑中动脉段可见血栓形成,这还真不好处理。
    目前这种局面的形成其实真的跟主刀医生有关,自己出现意外,折腾很久没有成功之后,他总想偷偷取出来,以为这样做这事就能掩盖,明显这样是不对的。
    手术一旦出现意外,应该第一时间跟家属沟通告知事情。
    不管在道德上,还是法律上,还是医疗程序上,都应该这么做,至于家属能不能理解,会不会闹事,那是后话,作为家属,人家有这个知情权。
    你这样偷偷想把事情解决,就算把导丝取出来了,万一会留下其他潜在安全隐患怎么办。
    比如断裂的导丝取出来,取出的过程中导致血管壁损伤,医生没有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出院后极可能因为脑出血死亡。
    要是告知家属,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就不会有这种悲剧。
    而且自己尝试不成功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勉强继续,一定要向科室主任、医务科、科室能力比自己强的同事求助,借助大家的力量来解决,意外已经发生无可挽回,但是可以尽量将意外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这家伙瞒着不报,自己硬着头皮去解决,不是蠢就是坏。
    现在导丝的情况明显跟他多次操作有关,越弄越难取,还损伤血管壁。
    “生命体征怎么样?”杨平问道。
    麻醉医生立即报出生命体征的数据,目前来看还算稳定,可以继续手术。
    其实介入手术遇上导丝断裂的情况也有,一般能取出来,这个导丝估计和弹簧圈纠缠一起,形成某种卡锁机制,所以难以取出。
    季主任说:“我用自制的抓捕器尝试过也不行,要么抓不住,抓住了往回拉居然拉不动,太用力怕弄破血管,很可能导丝与支架壁形成纠缠。”
    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中,不管是弹簧圈逃逸,微导管被迫留置、微导丝嵌顿或微导丝断裂,都是棘手的严重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有很多方法,季主任和管主任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有时候还会去其它医院飞刀救台。
    依据报道来说,导丝断裂的概率很低,但实际比报道应该偏高,因为很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会写成论文发表。
    如果让季主任再尝试几次,取出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但是为了病人,李主任还是选择请杨平帮忙,万一再尝试几次还是不行,尝试太多只会越来越糟糕,到时再请杨平来帮忙,无疑给杨平增加了很多困难。
    一个医生一定要要有自知之明,绝对不能硬着头皮做事,更加不能为了面子乱来。
    杨平看了看影像图片,在心里做了一番分析后,只能采用套圈的办法,如果使用导管球囊压迫的方法,现在导管很难送到这个位置,如果采用导丝缠绕办法,现在不太好缠绕,万一缠绕的导丝也断裂,留在你里面的断裂导丝
    只会越来越复杂,自制套取器相对简单,风险也没这么大。
    自制套取器是套马杆一样的装置,前端是一个套圈,这个套圈可以收缩锁紧,利用这个套圈去抓取断裂导丝的近端,一旦套紧,慢慢往回撤就可以取出导丝。
    杨平刷手上台,李主任帮忙做助手,杨平看了看台上的器械:“就用那个你自己做的套圈吧,我先试一次。”
    杨平植入带有套圈的导丝,一直伸到断裂导丝的尾部,套圈伸出一次套住断导丝的尾部,他收紧套圈,轻轻往后一拉,的确,断裂导丝已经与弹簧圈形成纠缠,要取出导丝,要么解除它与弹簧圈的纠缠,这几乎不可能,要么
    将弹簧圈一起取出来,有这种可能性,但是难度极大,极容易损伤血管,这种弹簧圈是设计成永久植入的,根本没想过要收回,所以难度极大。
    要是难度不大,也不会请杨平来救台,杨平自己心里是明白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