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51章·第五十八章
赵鹿鸣清早吃得很少。
食材是地方官呈上来的,但厨师要用她自己的,用水都是尽忠派人去取的,一概用宦官盯着,非常忠诚可靠。
但她仍然只喝一碗热牛奶,吃一点没有任何味道的米糕。
吃过早点,她就可以出门了。
日程安排分两种,一种是地方官建议的,首先在州府同大家说说话,她坐上面说点温文尔雅的废话,问问去年的收成怎么样,今年的春耕怎么样,当地有没有盗匪,对百姓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有哪些好人好事?出了多少个进士?
好人好事这一项上,地方官就必须小心谨慎,比如长公主是个女的,她身边也有一群女官,她的喜好就需要摸清。
比如说刚出汴京时,有人傻乎乎地就说,本地有节妇,守节几十年,可以作为好人好事模范,长公主听了就沉了脸,说京城跳城墙的烈丈夫还没表彰过来呢,且不忙这个。
这一句还有官员没听明白,但殿下下一句就又问:“靖康之年,宗庙几有累卵之危,不知本地殉国的节烈之士有几位啊?”
大家就全都闭嘴了。
贞妇的形成可能有很多种,主动被动的都有可能,对丈夫是真爱的有可能,一辈子不想再嫁伺候新的丈夫忍受生育之苦也可能,但更可能的是一人守寡,全家免除徭役,又可得旌表门闾。
等长公主宣召过后,大家出了门,有人琢磨琢磨就说:“这蠢货,害得咱们一起惹恼了殿下,苦也!”
那个提请给节妇发牌坊的人还没明白:“与殿下何干?”
“你要长公主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守一辈子望门寡吗?!”
那人一下子吓清醒了,是呀,长公主也是个号称“恪守礼仪”的,可朝廷上最该恪守礼仪的士大夫们都在劝她赶紧重新选驸马,你却要跑到她面前鼓吹一顿节妇!
这样的事后面就再也没发生了,没人再跑到她面前说这些莽撞的话了。
那个人后来也有点惨,不用长公主自己说什么,只要这一州的官员有人被劾奏了,别管处罚下没下来,大家都认为是那个憨货害的。
他就忍受了好一阵子的职场霸凌,可他自己也不敢吭声。
召见地方官,除了询问他们当地情况,地方官老实回答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一看他们大概的态度。
比如说那个跳出来夸节妇的,会被质疑是不是忠于皇帝啊?当然作为臣子忠于皇帝没问题,但你这人能力不行,罚罚俸禄,降你两级没问题吧?
刚出京城,大家态度都很乖顺,尤其是应天府的官员尤其乖顺,献上了屋子里刚长出来的灵芝。
长公主不来,这屋子里黑漆漆的,长公主一来,满室生光,堂上又长出灵芝,这,这不敢瞒呀!
长公主见到那灵芝就乐了。
“我记得曾经有人请我爹爹去看这个,”她说,“今日我也见到了,这是你的一片忠心,只是百姓安居乐
了。
想知道官员说的是不是真话,她得提前把当地的折子背一背,这样就还能当面问出些要紧的问题,看看对方反应。
越往南走,要背的东西越多。
到了彭城,长公主看着彭城的通判开口说道:“彭城缉盗之事,而今怎么样了?”
彭城的倒霉蛋一脸茫然地看了看周围,然后小声道:“彭城无贼呀。”
长公主缓缓地眨眨眼睛。
她这人平生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她现在硬着头皮说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地多水路,焉知没有水贼呢?你也不要太掉以轻心。”
这位就只有唯唯,好在长公主又问了些别的事,这茬就算过去了。
等到退下时,通判还在问身边的副手:“咱们这里多水,那淮南怎么算?”
长公主回到书房就抓了头发,说:“背混了!背混了!”
说完又极其生气地踹了一下凳子。
佩兰默不作声地在旁边观察她,说:“殿下眼皮下,有些乌青。”
“这我都没背下来!”
“殿下每日寅正就要起身,又要看京城送来的折子,又要看各地的军报,又要巡营,又要宣见官员,又要背这些老黄历,常常到了子时才能睡下,这怎么得了呢?”
殿下茫然地看着她。
佩兰想想,说道:“殿下这两日脾气越发大了,又不睡觉,又长脾气,像一个人。”
“谁?”
“曲端!”
殿下立刻就把准备看的折子扔到一边去了,麻利地滚到床上开始睡觉。
佩兰给她盖上了小被子。
“殿下这样用心,”她说,“放心吧,大宋的万民岂能不感念呢?”
船行在水上,飘飘忽忽的。
下一站是宿迁,比彭城和应天府看着似乎还省心。
这里什么都好。
宿迁的县令是进士出身,四十多岁,素有令名,他曾经因为上书反对花石纲被童贯贬过官,现在治理宿迁,二月份时已经将淤泥清了一遍,三月份农人忙着耕作,他又组织起读书人,下乡给村头的孩童开个扫盲班,讲讲课。穷人家的孩子到了五六岁就要开始干活,可要是有地方能认几个字,家长也忙不迭地给孩子送过去。
读书人就要宣讲一些道理,中心思想自然是大宋太好了,咱们一定要忠君。孩子听完回家对父母说,父母也夸他们学得好。
尤其好的是这地方的赋税徭役三年里都减半,这事是每个村子都要宣讲一遍的,防止任何小吏贪污百姓的粮食。
这样一来,养不活的孩子就都养得活了,家里的妇人可以留几尺布让自己穿上遮盖住身体的衣服,老年人一年到头也能吃上一点肉了。
十里八乡的农户家里要是有人生病了,是可以去乡绅处借钱的,县令又每年登门,请乡绅只收本金,不收利息,有地主就将手中的欠条付之一炬,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因此赵鹿鸣坐在船上看到的,就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田间有人耕种,可农人并不面黄肌瘦,相反脸上也是红润有光的。
“看起来像桃花源。”她说,“可楚州之乱时,这里不是死过很多人吗?”
第652章·第五十九章x\hw\x6\.c\om(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