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62章 耕地面积与总产量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62章 耕地面积与总产量(晚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62章耕地面积与总产量(晚点……)
    总田数,323万5121亩地!
    人均田亩数,58亩!
    总产量!
    1348625441.32公斤!
    这绝对是三个,核弹级别的数字。
    在麦粟梁简单解释其含义之后,但凡这半年有好好上基础数学丶基础物理,对数字有几分基本敏感性的人,都瞬息为这三个可怕的数字击碎了理智的思考,双目赤红,呼吸紊乱。
    报告厅第二排,赢政瞳孔已然收缩成针,边上始终毕恭毕敬的李斯,同样惊骇抬头,证盯着PPT。
    300多万亩地,人均治地58亩!
    此亩非「一夫百亩」的秦小亩,而是仙国之亩,是秦小亩的数倍之大!
    58亩地!
    除非像远古时刀耕火种一样,一把种子撒下去,不管不顾,否则一个人如何能够治理这麽大的田亩范围!
    这两个数字已是不可思议,却毕竟也只是震撼。
    但是总产量—?13亿4862万5441公斤!
    怎麽会——这麽多!
    多到吓死人!
    连他这个曾拥有过整个关中平原的秦王,都要被吓死了!
    「亿」之单位,有下法丶中法之说,下法十万曰亿,中法万万曰亿,本是并行皆用。
    但仙国来后,「亿」就被定为万万,如今在秦国内已是成为广泛共识。
    基于仙国对数字的看重,连带的赢政也受其影响,搞到了几本仙国的数学教材,专门研究过一阵子的数学。
    还将秦国内,统计到的各种数,与现代的各种标准单位进行过换算。
    以去岁秦国所得赋税例,田租丶田赋丶户刍等全部加在一起,大致是600万石粟米,400万石刍稿!
    若换算成仙国所用单位,粟米是18亿公斤,刍稿约12亿公斤!
    18亿加12亿,合计30亿,看似比刚才报的那个13亿数字多出不少!
    但那是整个秦国,一年的赋税!
    而仙国农业部所报数据,不过是32个农村合作社,半年所产出的一季麦而已!
    只300多万亩而已!
    一一这个数字听起来已经极大,哪怕是仙国,在关中平原控制如此多的田亩,也是恩威并施,
    动用了不少手段,方从当地的豪强贵族手中租用到田亩。
    但300万亩,比较整个关中平原的所有耕地而言,不到二十分之一!
    更不必说,整个秦国.
    赢政手掌紧紧住,勉强控制住精神,看向李斯。
    「算出来了麽?」
    李斯嘴皮子打着哆嗦,良久方才吐出自己计算的结果:「400公斤!一亩产麦,均约400公斤!」
    400公斤!
    若换算到过去的秦斤,岂非是,1500多秦斤!
    赢政的呼吸彻底凝固,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一亩地,产粮1500多秦斤—
    岂非是一个关中平原,便能供养整个天下!
    他脸色再次微白,似有几分头晕目眩。
    火炮丶机械丶文化.
    他早已从无数个维度,彻彻底底体会到仙国的强大和不可思议。
    但武力丶国力再强,也只是强而已!
    即便吞并天下,吞并秦国,却也未必能够威服人心!
    这是他从秦末起义的历史中学来的!
    秦国虽强,吞并天下,但六国人心不服,仍旧很快反抗!
    此谓之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但这个粮食产量一出什麽力服心服?
    统统滚去靠边站!
    此为粮服!
    饱其腹,撑其肚,400公斤一亩的,以粮服人!
    400公斤每亩!
    这个数据连孟未竟都被吓了一跳。
    他来之前专门查过去年现代中国,关中平原的产量数据。
    整体产量数据当然极大,但算到亩均产量,只有不到三百公斤!
    居然在秦国落后的生产环境下,亩均产量比现代还多出这麽多?!
    但随着麦粟粱继续讲解,孟未竟方才渐渐理解。
    现代关中平原,虽然处于现代,但大量田亩,并不是以大规模机械作业的形式完成的!
    有相当部分的田亩,是家庭承包丶或者小规模开发,种植技术也良菱不齐,加上作物类型复杂,亩产自然达不到理论峰值。
    而32个农村合作社不同,完全是仿照西方现代化大规模机械生产的路子,走大农场模式!
    而且是全机械现代化开发,统一标准,采用的是全国最顶尖的农业技术和模式进行生产。
    如此所产出的亩产,才能达到如此惊人的一个程度!
    孟未竟不禁感慨,当年受限于农业技术,化肥,机械等种种条件限制,农村合作社的路线坎坷难进,而今在战国时代,先进技术加持,人心归附加持,团结人力之下,直接把这个模式的潜力完全开发出来了!
    像孟未竟这样的现代人,都为农村合作社的成绩而感到不可思议,更不必说秦国的本土人。
    臂如孟未竟身边的徐宝钗,时不时就擦擦眼晴,甚至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紧紧盯着台上开始具体讲解的麦粟梁,不可能错过分毫。
    人心很奇怪的。
    咸阳大学,这些往往来自富贵之家的青年,或许并不能彻底地共情底层的奴隶丶佃农。
    但他们却一定能共情,孔子丶孟子丶墨子丶老子·—-百家诸子!
    亩产400公斤,意味着什麽?
    意味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意味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意味着黎民不饥不寒,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此是天下求学者,无论卑鄙高尚,无论贫寒富贵,内心不自觉的愿景和野望!
    而这一切,本来远在天边,穷一生而不可得的大同理想,如今却悄然间,近在哭尺报告会结束后。
    徐宝钗跟孟未竟一块儿顺着会场走出。
    一边走,还聊起刚才报告会的内容。
    出到报告厅外,徐宝钗抱着书本,突然问道:「先生,您,是仙国人吗?」
    「不是仙国,是现代。」
    徐宝钗呼吸骤然凝滞。
    再走出几步,方才鼓起勇气再次发问:「先生,您能跟我说说,仙国到底是什麽样?」
    想必一定是,人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过得幸福吧!
    孟未竟一愣,现代是什麽什麽样的?
    在秦国人眼中,那一定是人间天堂,仙国在世了吧?
    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世界,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问题,就像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上甘岭。
    萍水相逢,他并没有那麽多时间,来给徐宝钗描述现代。
    于是抬起头来,指了指天上的明月。
    「看到那轮月亮了吗?」
    徐宝钗抬起头,半透的眼镜镜片上,反射月亮的光芒,如同两盏摇晃的渔火。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想知道现代的样子,不妨就抬头,看一看这轮月亮吧。
    「当你抬头看月亮的同时,也有无数个现代人,跟你一起,正在抬头,眺望这同一个月亮。」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