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52章:史上最“老”插班生!(第1/2页)
大赛落幕,喧嚣散尽。
体育馆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巨大的全息屏幕归于黑暗,只留下数万观众离场后空旷的死寂。
然而,这片寂静之下,一股无形的风暴正在酝酿。
没有人再讨论【雏龙队】的冠军归属,也没有人再回味比赛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攻防。
所有人的脑海里,只有一个画面,一句话。
林晓灵那平静到近乎淡漠的表情,和那句足以颠覆整个世界认知的话语。
“这些,只是我们课本里的基础案例。”
……
当晚,午夜。
中枢核心会议室。
这里的空气,比西伯利亚的寒流还要凝重。每一粒尘埃,都仿佛承载着万钧的压力,沉甸甸地悬浮在灯光下。
那位肩扛上将金星的老人,面容肃穆,坐在主位。他的周围,是华夏各个关键领域的最高决策者,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刻着同样的震惊与凝重。
会议室中央,【“南天门”计划】的宏伟全息模型,正无声地旋转。
那庞大的空天母舰,那密集的轨道防御矩阵,那曾让在场所有人感到无比自豪与振奋的未来蓝图,此刻却无人投去哪怕一瞥。
所有人的视线,都死死地钉在会议桌的另一端。
那里,没有机密,没有复杂的报告。
只有一本通过最高级别的特殊渠道,连夜从龙河大学图书馆“借”来的,封面普通到有些陈旧的教科书。
《信息战导论》。
几个简单的印刷体汉字,此刻却拥有着比任何战略核武器都更沉重的份量。
一位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
纸张翻动的声音,在这落针可闻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书页上,是密密麻麻的印刷字符和公式,旁边还有用不同颜色的笔迹做下的批注。
“基于量子纠缠的超光速通讯模型……”
“多维空间曲率陷阱的构建与反制……”
“意识上传与数据化生命的伦理边界探讨……”
一个个标题,一个个名词,化作一柄柄无形的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脏上。这些在他们看来足以作为国家最高级别机密的课题,在这里,仅仅是章节的标题。
“这已经不是一所大学了。”
一位主管科技战略的领导,喉咙干涩,声音嘶哑得几乎无法辨认。他摘下眼镜,用力地揉着眉心,试图缓解那股直冲天灵盖的眩晕感。
“这是一个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知识体系。一个……一个深不见底的技术宝库!”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沉默。
良久,终于有人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直接索要技术资料呢?就像之前的全息技术一样。”
这个提议,在此刻显得如此无力。
那位上将的目光,从那本教科书上缓缓移开,他摇了摇头,动作缓慢而沉重。
“不一样。”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全息技术,是一项单一的、可以‘打包’的技术。给了我们,我们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可以逆向解析,可以消化吸收。”
他停顿了一下,伸手指了指中央的全息模型,又指了指那本教科书。
“而‘南天门’,不是一项技术,它是一个庞大的、不断进化的‘系统’。它的根基,是这个。”
他的手指,落在了《信息战导论》的封面上。
“它的背后,是一整套我们闻所未闻的、全新的知识体系。这种东西,是无法通过简单‘索要’来获取的。
给了我们图纸,我们甚至都可能看不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2章:史上最“老”插班生!(第2/2页)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上将的话,击碎了所有人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挫败感,无力感,还有一丝源于未知的恐惧,在空气中弥漫。
突然!
“啪!”
一声巨响,打破了所有的沉寂。
最高首长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他那并不算高大的身躯,此刻却迸发出一股撼天动地的气势。他的双眼燃烧着火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心头一震,齐刷刷地望向他。
他们从那双眼睛里,没有看到任何的沮丧与退缩,只看到了斩断一切的决绝和一往无前的意志。
“既然无法索要,那我们就去学!”
这声音,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如同惊雷在会议室中炸响!
“立刻!”
他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量。
“从国家科学院、工程院、还有各大军工集团里,挑选我们最顶尖、经验最丰富的一批国宝级武器专家和院士,组成一个‘特别进修班’!”
在所有人震撼的目光中,他做出了一个让整个华夏军工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科技界都为之震动的、史无前例的决定。
“以‘访问学者’的名义,正式入驻龙河大学!”
“和王浩那群大一新生一起,从零开始!”
“给我把他们的知识体系,彻彻底底地学回来!”
这个命令,如同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响彻云霄,震动了整个共和国的神经。
一周后。
龙河大学,校长办公室。
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何宇的办公桌上。
桌面上,静静地躺着一份文件。
文件上方,那枚鲜红的国徽钢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何宇的指尖,轻轻地叩击着桌面,发出极有韵律的轻响。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一切,尽在掌握。
片刻之后,一道指令从校长办公室发出,通过校内系统,瞬间抵达了每一位龙河大学学生的个人终端。
嗡——
几乎是同一时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响起了信息提示的轻微震动声。
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学生抬起了头。
实验室中,专注实验的学生停下了手中的操作。
操场上,挥洒汗水的学生停下了脚步。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点开了那条来自校长办公室的置顶通知。
【关于接收国家‘特别进修班’访问学者的公告】
标题平平无奇。
可当他们看清公告附件里那份长长的“插班生”名单时,整个龙河大学,彻底懵了。
钱振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华夏“天剑”系列空天战机总设计师。
李国栋,工程院院士,华夏电磁炮技术奠基人。
赵元年,科学院院士,负责“东风”系列最新型号总体规划。
……
一个个只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上,在新闻联播的画面中,在教科书的封页上才能见到的名字,此刻,就这么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这份“插班生”名单上。
名单的最后,还有一行小字。
【该进修班成员平均年龄:73.5岁】
整个校园,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无数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份名单,然后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一个动作。
他们抬起手,用力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眼前的一切,太过荒诞,以至于他们根本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