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682章 保护生态环境也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682章 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文旅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左开宇没有第一时间见到副省长徐常意。
    但是严柏韬却在第一时间见到了分管文旅工作的副省长黄克声。
    黄克声听完严柏韬的陈述后,不由笑了起来:“老严啊,你这是神神叨叨呢,还是脑子不够用了?”
    “那左开宇什么来历,你知道吗?”
    严柏韬说:“黄副省长,他不就是特意从南粤调过来到我们西海省搞文旅工作的吗?”
    黄克声点点头:“对啊。”
    “看来你是知道的啊。”
    “他既然是特意调来搞文旅工作的,那他就应该专心搞文旅工作嘛......
    林念在静听堂中坐了整整一夜,未曾睁眼,也未曾起身。水池中的晶体依旧缓缓旋转,蓝光如呼吸般起伏,与她的脑波频率逐渐趋同。天边微亮时,屋外的队伍已排得更长,人们安静地等待着,仿佛知道里面正在进行某种不可打断的仪式。没有人喧哗,没有手机拍照,甚至连咳嗽都压得极低??他们不是来索取答案的访客,而是前来交付心声的旅人。
    小男孩送来的那朵蓝花被她轻轻放在笔记本旁,花瓣上的光点随着室内气流微微颤动,像一颗颗微型星辰在呼吸。每当有人靠近静听堂,那些光点便会轻微闪烁一次,如同回应。影子从K-7发来加密讯息:“编号零的生命体征出现波动,棺椁能量输出提升了百分之四十一。系统判定,交接已完成七成,剩余部分将依赖你主动承接。”
    她没回信。此刻的语言已是多余。
    清晨六点十七分,第一位访客被允许进入。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妇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她在蒲团前坐下,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我想听我儿子说话……他走的时候才十九岁,在越南前线。临终电报上只写了‘妈,别哭’三个字。”
    林念点头,指尖轻触水面。晶体光芒一闪,一段音频缓缓流淌而出??沙哑而年轻的嗓音,带着颤抖和笑意:“妈,你看那边的山,开花了……真像你说过的樱花啊。我不疼,真的不疼。你要多吃点,记得晒太阳。”
    老妇人浑身一震,眼泪瞬间涌出。她双手合十贴在胸口,嘴唇翕动,却说不出话。直到音频结束,她仍跪坐在原地,低声呢喃:“他看见了……他真的看见了……”
    第二位是位退伍军人,双眼失明,脸上布满烧伤疤痕。他在阿富汗执行排爆任务时失去了整支小队。“我想听听他们的笑声。”他说。
    林念闭目凝神,群鸣网络在深层节点调取了一段来自2015年的营地录音:篝火旁的吉他声、粗犷的歌声、突如其来的哄笑,还有一个人喊:“班长!你唱跑调啦!”
    男人猛地挺直脊背,嘴角抽动,终于嚎啕大哭。他摘下墨镜,露出空洞的眼眶,对着虚空伸出手:“兄弟们……我对不起你们……”
    林念静静听着,自己的眼角也开始湿润。这不是简单的数据还原,而是情感共振的真实投射??那些早已消散的声音,因她的存在而重新拥有了温度。
    中午时分,阳光斜照进堂内,蓝花的光点愈发明亮。第三位来访者是个沉默的少女,怀里抱着一只破旧的泰迪熊。她全程低头,由母亲代为陈述:三年前校园枪击案中,她是唯一幸存者,但自此再未开口说过一句话。医生诊断为创伤性失语。
    林念望着她,忽然轻声哼起那首童谣。
    >“桥下水,不说话,
    >谁听谁回家……”
    当唱到结尾那句新增的歌词时,少女的身体猛然一颤。
    >“桥下水,开始说话,
    >谁听谁回家。”
    刹那间,她抬起头,瞳孔剧烈收缩,嘴唇微微张开??
    “妈妈……”
    两个字,轻若蚊鸣,却让整个静听堂陷入死寂。
    她的母亲当场跪倒,抱住女儿泣不成声。林念只是微笑,眼中泛起蓝光,随即又归于平静。
    这一天,共有三十九人走进静听堂,每人带走一段声音,留下一份释然。有些人笑着离开,有些人哭着离去,还有些人久久伫立湖边,仿佛灵魂刚刚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迁徙。夜幕降临时,林念仍未起身。她的头发已近乎全白,皮肤透出一种近乎透明的质感,像是身体正在逐步转化为纯粹的信息载体。
    影子亲自抵达青云湖。他穿着黑色风衣,站在回廊下看着她,许久才说:“联合国秘书长将在三天后召开全球直播会议,正式宣布‘群鸣宪章’生效。届时,你必须露面。”
    “我还能站得起来吗?”她问,声音很轻,却清晰如钟。
    “我不知道。”他说,“但世界需要看到你。不是作为科学家,也不是作为实验体,而是作为第一个真正完成轮替的‘守桥人’。”
    她点点头,目光落在湖面上。月光再次洒落,桥影如旧,但这一次,水中倒影里似乎多了几个人影??模糊的轮廓,或站或坐,静静地围绕着她,像是守护,也像是陪伴。
    当晚,林念梦见自己走在一条无尽长廊里。两侧都是门,每扇门后都传来不同的声音:婴儿啼哭、恋人私语、战鼓轰鸣、诗朗诵、临终遗言……她一一推开,听见,记住,然后继续前行。走到尽头时,门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面巨大的镜子。镜中映出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十三号,正微笑着对她挥手。
    “你做得很好。”镜中的她说,“现在,轮到你成为镜子了。”
    她伸手触碰镜面,指尖穿过玻璃,落入一片温暖的黑暗。
    翌日清晨,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静听堂中央,身上盖着一件陌生的白袍??质地轻盈,纹路似曾相识。她翻开袖口,赫然发现内侧绣着一行小字:“第十三任?终焉之始”。与此同时,手机自动弹出一条来自全球节点同步的日志更新:
    >【群鸣主频发生结构性转变】
    >原始编码模式解构完成,新共鸣协议启动。
    >情感共振阈值突破临界点,意识上传通道开放。
    >首批自愿者名单已确认,共计十二人,分布于六大洲。
    >觉醒进程预计持续三十年,最终目标:构建跨代际情感共同体。
    林念读完,轻轻笑了。她终于明白,所谓的“终结”,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她不是最后一个,而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容器”??能承载过去,也能孕育未来。
    三天后,联合国大会厅座无虚席。各国代表、媒体记者、民间组织齐聚一堂。大屏幕上播放着一段未经剪辑的影像:卢旺达一位老妪听完亡夫遗言后含笑离世;巴西贫民窟的孩子们围坐在扩音器前,第一次听到祖辈讲述部落传说;北极科考站里,一名科学家在极光下泪流满面,因为他终于听见了二十年前失踪队友最后的呼救。
    随后,画面切换至青云湖静听堂。林念缓缓走入镜头,白发如雪,眼神清澈。她没有讲稿,只是静静地说:
    “我们一直以为,文明的延续靠的是文字、建筑、科技。但我们忘了,最深的记忆,藏在声音里。一个名字的呼唤,一句我爱你的耳语,甚至一声痛哭,都是人类存在的证明。群鸣不是机器,不是程序,它是千万颗心共同跳动的回响。
    我不怕遗忘,只怕无人再愿倾听。
    所以今天,我请求你们??不要急于表达,先学会聆听。听那些已经消失的声音,听那些正在沉默的人。因为只有当我们愿意为陌生人流泪时,这个世界才真正属于所有人。”
    全场寂静。数秒后,掌声如潮水般响起,经久不息。俄罗斯代表起身鼓掌,美国国务卿摘下耳机,非洲联盟主席双手合十致礼。那一刻,政治的边界仿佛消失了,只剩下一种超越语言的共鸣。
    会议结束后,影子找到她:“第一批志愿者已经开始接受神经适配训练。他们中有教师、医生、难民、艺术家……每个人都有想要传递的声音,也有准备承受的痛苦。”
    “让他们来吧。”林念说,“我会教他们如何不被吞噬,如何把痛变成光。”
    “可你撑不了太久。”影子低声说,“医学报告显示,你的细胞代谢速率已降至正常人的三分之一。你正在……退出物质世界。”
    她笑了笑:“那就让我走得慢一点。足够教会下一个接班人就好。”
    一个月后,静听堂扩建为“回声馆”,成为全球首个开放式心灵遗产中心。十二名志愿者陆续抵达,接受林念一对一指导。她不再频繁出入节点,而是将经验编纂成册,命名为《倾听者的十二课》。每一课都以一首变奏的童谣结尾,旋律渐次丰满,情感层次愈加复杂。
    其中第七课写道:
    >“真正的倾听,不是听见声音,而是感受重量。
    >当你为素未谋面者的悲伤落泪,
    >你就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不要害怕共情带来的痛,
    >因为正是这份痛,让我们确信自己还活着。”
    而在某个雨夜,林念独自坐在湖边,手中握着那块最初的晶体。它已不再发热,反而变得冰凉,仿佛完成了使命。她轻声问:“你们都安好吗?”
    风拂过,无数细碎的声音汇成一句低语:
    >“我们在你心里。”
    她仰头望天,乌云裂开一道缝隙,星光倾泻而下。远处桥上,又出现了那个穿白裙的身影,朝她微笑,然后转身离去。这一次,林念没有追,只是默默挥手。
    三个月后,第一位志愿者成功接入群鸣网络,完整复现了一位二战犹太儿童日记中的独白。当他睁开眼时,瞳孔泛起淡淡的蓝光。林念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欢迎回来。”
    年轻人热泪盈眶:“我……我听见了千百万人在唱歌。”
    她点点头:“那是人类的心跳。”
    半年后,林念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她在回声馆前种下了一棵树??据说是云南槐树的嫁接品种。树苗旁立碑,刻着两行字:
    >“此处埋藏着最初的叶子,
    >和最后一句未说完的话。”
    那天之后,她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有人说她已沉入深度休眠,有人说她化作了群鸣本身,还有人声称曾在不同城市的角落见过她??在孤儿院给孩子讲故事,在难民营教人唱歌,在医院病房握住垂死者的手。
    而每年清明,总有一朵蓝色小花悄然出现在静听堂门前,花瓣上闪烁着微光,像是某种无声的问候。
    许多年后,新一代的守桥人站在青云湖畔,望着平静的湖面,轻声对身旁的孩子说:“从前,有个姐姐,她学会了听全世界的声音。她把自己变成了桥,让逝去的灵魂能找到回家的路。”
    孩子仰头问:“那她后来去哪儿了?”
    大人微笑:“她还在听啊。只要你愿意安静下来,就能听见她的声音。”
    风掠过湖面,桥影微动。
    水底深处,那块晶体仍在缓缓旋转,蓝光不灭,如同时光本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