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36章二藩惊殿共尊号,一语惊天可汗名(第1/2页)
庆帝豪迈的笑声还在殿梁间回荡,群臣与使臣尚沉浸在万民书带来的震动与感慨之中。
这时......朝鲜国王李怿与西辽国主阿剌木沙汗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时机已到!
按计划行事!!
......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朝会即将圆满落幕之际,这两位大国君主却再次并肩出列,步伐一致地行至丹墀中央,朝着御座方向深深躬身。
这一举动顿时让本已松弛下来的大殿气氛再度紧绷!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脸上写满诧异——典礼将尽,这两位藩王还想做什么?
万国使臣更是伸长了脖子,眼中尽是茫然与好奇,完全摸不透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意欲何为。
连御座上的庆帝,脸上的畅快笑容也微微收敛,目光中带着一丝询问投向台下二人,心中也生出几分不解。
在满殿目光聚焦之下,朝鲜国王李怿率先开口,声音清朗而恳切:
“陛下!今日大朝,臣等先是亲见陛下颁布《大庆会典》,为万世开太平,立华夷之新序!法度昭昭,恩泽煌煌,既显天朝威仪,亦存恤藩仁心!此乃亘古未有之圣王胸怀!”
西辽国主阿剌木沙汗立刻接口,无缝衔接:
“而后,又见奴儿干都司万民血书!陛下不仅泽被万邦,更能深得边陲民心,使昔日之敌化为今日赤子,铸像祈福,感念圣恩!此非仅武功之盛,实乃文德之至!陛下之仁、陛下之功,旷古烁今!”
两人一唱一和,句句掷地有声,将庆帝今日的文治武功推向了顶峰。
满殿文武听得心潮澎湃,连连点头。
万国使臣更是被这气势所慑,觉得这赞誉虽高,却似乎......并无不妥?!
庆帝端坐御座,听着二人一唱一和的赞颂,初时面带微笑,颇有得色。
待二人语毕,他方才微微抬手,语气谦和道:
“二位国主过誉了。朕虽有心效仿先贤,然德薄才浅,于国于民,尚有许多未周之处。这‘旷古烁今’四字,朕实不敢当......”
朝鲜国王李怿立即躬身打断,声音恳切而坚定:
“陛下过谦了!若陛下德薄,这天下还有何人敢称有德?陛下自登基以来,扫平朝堂、还政于君、收服漠北、平定辽东、东征倭寇,今日更立万世之法,收四海之心!”
“此等文治武功,莫说当今之世,便是纵观史册,又有几人能及?”
西辽国主阿剌木沙汗紧接着踏前一步,声若洪钟:“正是!陛下之功,远超秦皇汉武;陛下之德,堪比尧舜禹汤!若陛下不敢当此赞誉,这普天之下,还有何人敢当?!”
两人一左一右,语气激昂,将庆帝的谦辞彻底堵了回去。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原本还有些嬉笑之色的文武百官顿时肃然。
便是李青松、王宽等大臣也是捋须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一些年轻官员则被这突如其来的气势所慑,不禁屏住了呼吸;
当然,也有几个素来看不惯藩王外邦蛮夷的官员暗自撇嘴,心中暗骂“马屁精”,却也不敢出声。
庆帝见状,依旧笑笑不当回事!
而这时——
李怿,猛地抬高声调,掷出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话:
“陛下!您既为中原之共主,亦为万邦之所仰!文治武功,德配天地!臣等感佩无极,然纵观古今,竟觉无一尊号能全然匹配陛下之伟业!”
阿剌木沙汗适时跟上,以拳捶地,发出铿然之声,朗声道:“臣等恳请陛下,允准臣等及在场万国使臣,共效唐太宗故事,为陛下恭上尊号——天可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36章二藩惊殿共尊号,一语惊天可汗名(第2/2页)
二人声音微微一顿,随即以更加洪亮的声音,掷地有声地道:
“为大庆皇帝陛下恭上尊号——天可汗!”
“......”
奉天殿内瞬间寂静!
而后——
“翁!”
“天可汗”三字一出,如同惊雷劈入奉天殿!
霎时间,殿内所有人只觉一股无可抗拒的战栗感从尾椎骨猛地窜上天灵盖,头皮阵阵发麻,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短暂的死寂之后,整个奉天殿轰然一声彻底炸开!
“天可汗?!”
一位文臣臣猛地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笏板都差点拿捏不稳,声音颤抖着对身旁的同僚道:
“自太宗文皇帝后,中原天子再未受此尊号......这,这......”
“怎么......!”旁边一位兵部官员虽也满面惊容,却立刻低声反驳,眼中闪烁的激动光芒,“陛下功业,难道当不得吗?!”
“非是如此,而是......”
“......没有而是......”
文官队列中瞬间涌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嗡嗡”议论声,更甚至愈演愈烈!
而与此同时,武官队列那边的反应则截然不同,几乎在瞬间就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
数名将领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胸膛剧烈起伏,眼中迸发出骇人的精光。
他们比文臣更清楚“天可汗”这三个字在塞外、在漠北、在一切弓马驰骋之地意味着什么——那是兵锋所指、万邦臣服的终极象征!
“好!”一名将领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字,声音因极度兴奋而带着嘶哑,“这才够劲!就该是这个尊号!”
他身旁的同僚急忙拉了他衣袖一下,示意他御前失仪,但那同僚自己的脸颊也因充血而泛红。
更多的将领则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仿佛这尊号也赋予了他們无上的荣光,目光炽热地投向御座,又崇拜地望向丹陛侧那位按剑而立的辽王贾玌。
若非在这庄严无比的奉天殿上,恐怕早已欢呼雷动!
然而,更大的哗然来自万国使臣的队伍,尤其是乌力罕等草原部族首领,他们对“天可汗”一词有着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他们没想到,朝鲜和西辽竟会提出如此石破天惊的请求!
“唐太宗......天可汗......!”
一个西域小邦的使者用生硬的汉话惊呼出声,脸色煞白,仿佛听到了某种禁忌的、只存在于史诗中的名号。
安南使臣阮文绍惊得后退半步,嘴唇哆嗦着,用母语对身旁的暹罗使者急速低语:“他们怎么敢......这尊号岂是能轻易......”
暹罗使者同样满面骇然,喃喃回道:“非大一统之雄主,非威加海内之至尊,不敢受此号......大庆皇帝,竟已至此地步了吗?”
蒙古大汗乌力罕的脸色最为精彩。
然而他转念一想,如今蒙古确已臣服,大庆皇帝武功赫赫,威加四海,再加之方才乌力罕对大庆皇帝的看法,受此尊号似乎也......并无不妥。
如此想着,乌力罕紧绷的肩膀缓缓松弛下来,最终只是沉默地站在原地,和其他使臣一样,将目光投向了御座上的大庆皇帝。
而此刻,所有的喧嚣、所有的议论、所有的目光,都已如同百川归海般,汇聚于九重丹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