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734章 法典昭天下 盛世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734章 法典昭天下 盛世开太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34章法典昭天下盛世开太平(第1/2页)
    御座之上,庆帝捻须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唇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龙颜大悦。
    他目光望着伏于丹墀之下的李怿,眼中满是嘉许之色,心中暗道:
    “好!不愧是最知礼数、最忠心的朝鲜!此番表态,正合朕意,堪为诸藩表率!”
    按剑立于丹陛之下的贾玌,目光亦在李怿身上停留一瞬,心中暗想:
    “果然,‘事大’至诚,还得看朝鲜。自前庆太祖年间称臣奉表以来,百载恭顺不移,岁贡不曾短缺,王位更迭必请册封......今日这般做派,倒真不负其‘小中华’之名,将这忠义牌坊立得十足。”
    这般想着,贾玌思绪忽地飘远,一丝荒诞之感浮上心头,几乎要失笑:
    “只是不知,若那新罗、高丽乃至李朝的列祖列宗泉下有知,见他们的后世子孙竟能拍出那等——将唐太宗射瞎一目,令明成祖屈膝下跪——会不会气得掀翻棺材板,跳出来清理门户?”
    这念头一闪而过,旋即被他压下。
    目光扫过殿内其他神色各异的使臣,心中了然,有了朝鲜这般“表率”,后续之事,确实会顺畅许多。
    而殿下众使臣却是心思各异,复杂万分。
    许多小邦使者面露惶惑不安,朝鲜把调子起得如此之高,将感恩戴德的话说到了极致,他们若再犹豫,岂非显得对天朝不忠不义?
    安南使臣阮文绍嘴角微微抽搐,心中暗急:
    “这李怿......好话都让你说尽了!把我等置于何地?”他偷眼觑向上方的辽王,只见那双深邃的眸子正淡淡扫视全场,无形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蒙古大汗乌力罕腮帮咬肌剧烈滚动了一下,鼻腔里几不可闻地哼出一声,强压下几乎脱口而出的讥讽,只是将头埋得更低,掩饰眼中翻腾的屈辱与怒火。
    而西辽国主阿剌木沙汗看着朝鲜国王那“情真意切”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不久前的几乎被蒙古打到虎思斡耳朵的场景,最后是天朝一纸诏书,勒令蒙古退兵,将他从悬崖边拉了回来,保全了他的社稷和王位。
    这份事实,与朝鲜的遭遇何其相似!
    他与李怿私下商议那“大事”时,还存了几分借势周旋的心思,如今看来,在这煌煌天威之下,一切算计都显得可笑。
    他瞥了一眼按剑而立、目光如炬的辽王贾玌,又感受到御座上那道平静却不容置疑的视线,心中最后一点犹豫也被碾碎。
    罢了,既早已决定借天朝之势以求存,又何必在此刻惺惺作态?
    率先表态,或许还能多得几分青眼。
    这般想着,西辽国主阿剌木沙汗不再犹豫,在各方心思百转千回之际脚步迈出;行至朝鲜国王身侧,朝着御座方向,单膝跪地,右手抚胸:
    “陛下!西辽愿附朝鲜之后,谨遵圣谕!天朝于西辽有存亡继绝之恩,陛下旨意所向,便是西辽刀锋所指!此法典既为万世太平计,西辽必率国内诸部,一体凛遵,绝无贰心!”
    “哗!”
    有了朝鲜、西辽两大国主先后如此鲜明彻底的表态,殿内气氛陡然一变,更有不少藩王、使者哗然。
    朝鲜与西辽两大藩国先后臣服,如同推倒了第一块骨牌。
    各国使臣面面相觑,眼中最后一点犹豫彻底消散。
    安南使臣阮文绍几乎是小跑着出列跪倒:“安南附议!永遵天朝法度!”
    暹罗、占城、吕宋、苏禄等南洋诸国使臣争先恐后:“附议!我等无异议!”
    西域三十六国使者纷纷抚胸躬身:“谨遵天可汗旨意!”
    “......”
    最终,在浪潮般的附和声中,所有目光慢慢投向那个始终沉默的身影——蒙古大汗乌力罕。
    乌力罕腮帮紧绷,口中泛起铁锈般的涩味。
    他死盯着金砖上自己扭曲的倒影,心中巨浪翻涌。
    那法典藏着什么?要加多少岁贡?会不会割让草场?册封权还保得住吗?互市还能照旧吗?
    若遵守这法典,蒙古还能剩下多少自主?
    倘若将来反抗......皇帝和辽王会如何应对?!
    必定是八方藩属共击之,天兵瞬息即至吧......!
    想到辽王用兵如神和那支横扫辽东、踏平倭国的铁军,乌力罕脊背窜起一股寒意。
    若不遵......今日他能走出这奉天殿吗?
    蒙古诸部能承受天朝雷霆之怒吗?
    御座上的目光和丹陛侧那道冷冽的视线同时落在自己身上。
    压力几乎要将乌力罕压垮。
    最终,乌力罕喉结剧烈滚动,发出一声几乎听不见的沉重叹息,所有挣扎、不甘、愤怒与恐惧,在这煌煌大势前都显得苍白。
    他撩起皮袍,上前几步,沉重地单膝跪地,头颅深垂:
    “蒙古诸部......谨遵陛下圣意......无异议。”
    当最后三字艰难吐出时,他仿佛听见心中有什么碎裂的声音,同时也感到一阵诡异的空虚。
    满朝文武几乎是齐刷刷地、不易察觉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许多紧绷的肩膀放松下来,交换的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欣喜。
    成了!陛下以势压人、快刀斩乱麻的方略,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34章法典昭天下盛世开太平(第2/2页)
    连最桀骜不驯的蒙古大汗都已低头,自此之后,这《大庆会典·藩国篇》便是诸藩共遵的铁律,陛下囊括四海、订立万世之法的雄心,终得实现!
    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更是激动得手指微颤,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开端。
    就连按剑立于丹陛之侧的贾玌,按在剑格上的拇指也微微一顿,不易察觉地轻轻颌首。
    御座之上,庆帝俯视着脚下彻底臣服的万邦使臣,目光缓缓扫过殿内难以自持的群臣,脸上那畅快的笑容终于彻底绽放。
    “好!”庆帝的声音带着不容错辨的满意,响彻大殿,“既诸卿皆无异议——宣《大庆会典·藩国篇》!”
    侍立御阶之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夏守忠立即应声而出。
    他上前一步,面向丹陛之下:
    “陛下有旨——宣《大庆会典·藩国篇》!”
    早已候在殿侧的两名官员立即躬身,合力捧起一卷覆着明黄绶带的巨大卷轴,步履沉稳地走向殿中预设的宣诏台。
    一名内阁学士手捧覆盖明黄锦缎的典册庄严上前,在两名侍书的协助下徐徐展开。
    鸿胪寺官员高声宣唱:
    “其一,定朝贡之制:朝鲜一年一贡,安南、琉球三年一贡,西域诸邦五年一贡,草原......。使团规模依例而定,不得逾制。“
    “其二,明册封之礼:各藩国君嗣位,须得天子敕封印信,方为正统!“
    “其三,通互市之利:开放广州、泉州、宁波、宣府等口岸,各邦可按制互市,免征商税三年。“
    “其四,申疆界之约:各藩国疆界以天朝勘定为据,不得私自攻伐,所有纠纷由天朝仲裁。“
    “......”
    随着鸿胪寺官员的高声宣唱,《大庆会典·藩国篇》的具体条款被一条条清晰地宣读出来。丹墀下的万国使臣们凝神聆听,起初紧绷的神色随着条款的逐一公布,竟逐渐缓和下来,甚至不少人的眼中开始闪烁出难以置信的欣喜光芒。
    这法典……竟与他们预想中的苛刻压榨截然不同!
    条款固然明确了大庆天朝至高无上的宗主地位,规定了朝贡、册封等礼仪制度,维护了天朝的权威与体面。
    但与此同时,条款中也实实在在地考虑到了各藩国的利益:
    明晰的互市规则、免征商税的优惠、天朝仲裁纠纷的承诺、以及对各国疆界和继承权的承认与保障......这并非单向的索取,而是一套旨在构建长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秩序体系!
    特别是对于那些实力较弱的小国藩邦而言,这套法典无异于一道护身符。
    他们无需再终日担忧被周边强邻吞并,天朝的威望和武力将成为他们安全的保障;他们获得了与大国平等贸易的机会,商税减免更是看得见的实惠。
    原以为将是屈辱的城下之盟,没想到竟是意外之喜!
    巨大的反差让许多小国使者激动得难以自持。
    当最后一条款宣读完毕,短暂的寂静之后,一位来自南洋小邦苏禄的老使者最先忍不住,他踉跄着扑出队列,朝着御座方向五体投地,声音更是因为激动而颤抖嘶哑:
    “陛下!陛下仁德啊!体恤我等远藩小邦生存维艰!此法典非是枷锁,实乃恩赏!小邦……小邦叩谢天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这一带头,仿佛点燃了导火索。
    其他小国使臣也纷纷激动地跪倒在地,感激涕零之声此起彼伏:
    “苍天有眼!天子圣明!”
    “陛下非止中原之主,实乃万邦之父!”
    “我等永世铭记陛下恩德,誓死恪守法典!”
    “大庆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一时间,奉天殿内充满了各种腔调的、对庆帝仁德的歌颂与感恩。
    许多使臣是真心感佩,这位天朝皇帝并非只知用武力威慑,更有怀柔远人的胸襟与智慧。
    在这之中,乌力罕猛地瞪圆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向御座上的皇帝。
    他原以为那法典必是榨取藩邦的苛条,此刻亲耳所闻却竟是天差地别的仁政!
    “如此胸怀......”
    这一刻,乌力罕忽然明白,为何像贾玌那般人物会死心塌地追随——眼前这位皇帝的心胸格局,确实配得上“天下共主”之名。
    乌力罕深吸一口气,终于心服口服,重重一捶胸膛:“陛下胸怀,我乌力罕......服了!”
    万邦使臣的狂喜与高呼,如潮水般涌向丹陛,将这场大朝会推向了真正的高潮。
    御座之上的庆帝,坦然接受着这四海归心的欢呼,脸上的笑容愈发深邃,最终——
    “哈哈哈哈哈——!”
    ......
    史官秉笔立于柱侧,神色震动,目睹万邦稽首、四夷宾服之盛况,振腕疾书曰:
    “大庆至治十五年腊月三十,帝御奉天殿受朝贺。”
    “朝鲜、西辽、蒙古、安南等三十六藩国君臣俯首称臣,共遵《大庆会典·藩国篇》。”
    “诸藩感念天恩,涕零高呼‘万岁’,声震殿瓦。帝欣然受之,天威浩荡,四海归心。自此,万世法立,华夷秩序一新,诚自古未有之盛事也!”
    笔锋苍劲,墨迹淋漓,尽录此开太平之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