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灵山之中,南极仙翁在玉简自行飞出后,立时明白此行目的已达成。
听到西方二圣的传音后,他一刻不敢停留,果断离开了西方。
这一次,南极仙翁祭出诸天庆云悬于头顶,有这件至宝守护,原本要为难一番的诸佛只得打消了念头。
回到昆仑玉虚宫,南极仙翁将西方允诺出人出力之事详细禀报。
元始天尊端坐九龙沉香辇上,眉头微蹙。西方虽已应允,可自己这边却选不出一位合适的持榜者,此事着实棘手。
想起当年封神之劫,尚有姜子牙这位天命之人应劫。
那时元始早有筹谋,命姜尚在昆仑修行四十载,专为封神大业准备。
可此番量劫来得突然,事先虽有征兆,可元始一开始就避免卷入,根本没来得及培养合适人选。
目光扫过殿下十二金仙,元始心中更添几分踌躇。
这些弟子大多历经封神大劫,为阐教立下汗马功劳。
广成子掌教首徒,道法通玄;太乙真人教化灵珠子,功德无量;玉鼎真人剑道独步。
其他人也都修为精深,对天地气运感应敏锐,怕是早已察觉此次量劫将至。
即便后来补入的四人,虽不及前者修为深厚,却也各有缘法。
若在此时择一人应劫,不仅折损阐教实力,更会寒了众弟子之心。
洪荒修士若见阐教如此对待功臣,谁还敢来投奔?
更关键的是,元始此次并不愿与那位年轻的人皇沐风云结下死仇。
北海相遇时,他就察觉此人非同寻常。
除却人皇大道外,沐风云周身似有另一重玄奥气息流转,每当元始以圣人神识探查,那气息便如雾里看花,始终难以捉摸。
此等连圣人都无法窥破的隐秘,其来历恐怕远超想象。
元始轻抚长须,眸光深邃如渊。
修行至今,他早已超脱凡俗情感,但那种源自本能的警兆却越发强烈——这位人皇身上,必定藏着足以撼动圣位的秘密。
“罢了。“
元始忽然轻笑一声,袖中造化玉碟微微转动。
“区区持榜之人,何须在教内寻觅?人族气运正盛,自当由人族承此因果。“
话音方落,天尊屈指一弹,一道清光穿过三十三天,直落洪荒大地。
在那熙攘人间,注定要有一位平凡修士,因这道清光而卷入滔天劫波...。
残阳如血,映照着破碎的天穹。
曾经完整的天道法则如今如同被打碎的琉璃,散落在九霄云外,折射出诡异而斑斓的光彩。
天尊联盟已经名存实亡,叔先生站在一座崩塌的山峰之巅,儒袍猎猎作响。
他望着长安天际那道贯通天地的金色光柱——那是沐风云证道人皇的异象。
光柱中隐约可见九条金龙盘旋,发出震撼人心的龙吟。
“人可以斗的过仙么...“叔先生喃喃自语,眼中却没有半分喜悦,只有深深的迷茫。
玄幽宗、天都会和魔修们在天道法则破去后各奔东西,他们本就是一群唯利是图之人,仙路已开,他们自然不会再管什么人皇不人皇。
原先之所以和沐风云作对,无非是想借机表现,祈求天道圣人给个机会,能将他们度化成仙。
而且,在这些人看来,凡夫怎可与仙斗、与天斗。
因此,在沐风云打出伐天的口号后,他们立时自愿充当天道的捍卫者。
如今天道被破、仙路大开,他们自然不会再去捍卫什么天道。
什么人皇,什么天道,关老子毛事。只要老子能成仙不死,管他呢。
书院倒是没有像这些人那样直接离去,但内部的争端却比直接离开还要可怕。
这座传承数千年的学府表面依旧庄严肃穆,檐角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
可每间讲堂里都回荡着激烈的争辩声,连藏书阁的竹简都沾染了剑拔弩张的气息。
自天道笼罩洪荒以来,书院一直读的是圣人之言,遵循的也是天道至理。
晨钟暮鼓间,弟子们将“天命不可违“的训诫抄写在玉简上,将“顺天者昌“的箴言刻进石碑里。
那些泛黄的典籍被摩挲得发亮,先贤注释的字句如同金科玉律,连标点符号都不容置疑。
所以,在他们看来,尊天、遵圣人之言才是唯一的正道。
白发苍苍的祭酒们抚着长须,用戒尺点着《天常经》说人皇覆灭是自然法则使然,是解救万物生灵受制于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年轻学子们俯首帖耳,将这套说辞烂熟于心,仿佛天地间除却圣贤典籍便再无真理。
因此,在以沐风云为首的隐雾山众人反其道而行之时,他们才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打着天道的旗帜与隐雾山对峙。
青袍儒生们列阵于山门前,引经据典的呵斥声惊飞林鸟,朱笔写就的讨伐檄文雪片般洒向九州。
那时他们何等笃定,连衣袖褶皱都透着不容辩驳的威严。
可是现在,天道被破,仙路大开,万物生灵皆有成仙的机会,这样的局面让他们不免产生疑问。
藏书楼顶的观星台再看不见天道轨迹,砚台里的墨汁映出弟子们惶惑的眼睛。
有人半夜摸进经阁,颤抖着手指划过“天理昭昭“的字句;更有人在晨课上突然摔碎茶盏,质问为何典籍里从未记载过天外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