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在大金乌揣测、思考着常羲的想法时。
圆月之上的月光之中,十五月相在月宫中闪瞬即逝。
那些月相并不在现在,也不在过去,而是在天帝?昊君死后万年的遥远未来。
一万年的时间,哪怕就是对于...
夜风拂过山巅,吹动李伯阳的衣角,却不曾扰动他半分心神。他立于八卦炉前,手中“窥天鉴”静静悬浮,镜面如深渊般吞噬着月光,唯有那枚嵌在中央的一星剑虚影微微震颤,仿佛与遥远星海中的某种存在遥相呼应。
忽然,镜中星辰流转,原本静止不动的周天星图开始缓缓旋转。三百六十五颗微星逐一亮起,如同被点燃的灯芯,在漆黑镜面上勾勒出一幅浩瀚星域图景。而在那星图边缘,七点猩红悄然浮现??正是北斗七星的位置。
但诡异的是,其中三颗星竟泛着幽绿之光,与其余四颗的赤金色截然不同。
“贪狼、武曲、破军……已被人染指。”李伯阳低语,眸光冷冽,“看来不止我一人懂得借星布道。”
他指尖轻点镜面,一道神念探入其中。刹那间,景象骤变:三千世界如画卷铺展,无数星辰明灭闪烁,而每一颗与北斗相关的星位之上,皆浮现出模糊的身影??那是其他“授道者”的痕迹。
第一幕显现于北境荒原:一座由白骨堆砌而成的祭坛高耸入云,九百具尚未腐朽的修士尸身呈环形跪伏,口中含符,双眼空洞。一名身穿灰袍的老者盘坐坛顶,头顶悬着一柄断裂的古剑,剑身上赫然刻着“廉贞”二字。每当日落西山,天地阴气最盛之时,老者便以心头血喂养此剑,引动冥河倒灌,将方圆万里化作死灵乐土。
“以亡魂为基,炼‘幽冥星体’。”李伯阳冷笑,“倒是聪明,可惜走偏了路。”
第二幕转至东海深处:万丈海沟之下,一座水晶宫阙隐现波涛之间。宫中有一女子,肤若凝脂,眸似寒潭,手持玉尺丈量星轨。她身后悬浮着一面水镜,映照出一颗正在成型的星辰,其核心竟是三百童男童女的精魄所凝。每当满月之夜,那星辰便会释放出一种奇异音律,听者心智渐失,唯余盲从。
“以纯阳纯阴之魂铸‘摄心星核’?”李伯阳眼神微寒,“此人欲控众生意志,比八足金蟾更该杀。”
第三幕最为诡谲??出现在极南火域的一座火山口内。岩浆翻滚如血,一名赤裸上身的大汉立于熔岩之上,浑身肌肉虬结,皮肤裂开处流淌着金色液体。他双手高举一杆青铜幡,幡面绘有“禄存”星纹。随着他一声怒吼,整座火山喷发,亿万火星升空凝聚成星胚,而地脉之力竟被强行抽离,化作养料注入其中。
“强夺地脉,逆炼星源……这人疯了。”李伯阳皱眉,“不怕引来天罚?”
就在此时,窥天鉴突然剧烈震动,镜面裂开一道细纹,随即恢复如初。一股反噬之力顺着神念回涌,直冲识海。李伯阳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一丝鲜血,却仍不收回神识。
因为他看到了最后一幕??
虚空尽头,一颗黯淡无光的星辰静静漂浮。它不在任何已知星域,仿佛游离于时间之外。星辰表面布满符文,那些文字竟与他前世所见的《太初道经》残篇极为相似。而在星辰中央,盘坐着一个身影。
那人背对镜头,身形模糊,唯有一柄通体漆黑的长剑横置膝前。剑身上,七枚铜钱静静镶嵌,排列方式与一星剑完全一致。
可最令李伯阳心神剧震的是??
那柄剑,也在回应他手中的一星剑。
两剑共鸣,跨越未知距离,激起层层涟漪。
“不是模仿者……是源头。”李伯阳缓缓闭眼,声音低沉如雷,“原来,我是第二个。”
***
翌日清晨,云梦瑶池境内雾气弥漫,草木沾露,灵气浓郁得几乎凝成水珠。数千觉醒灵智的生灵聚集在山脚广场,或坐或跪,默默诵读由兮萝编撰的《授道录》节选。他们中有狐妖、蛇精、老树成灵,也有流浪散修、弃婴孤儿,身份各异,却都仰望着山顶那道孤影,眼中充满敬仰。
而此刻,李伯阳正端坐炉前,面前摆着七盏玉碟,各盛一物:
第一碟,是八足金蟾残留的皮蜕,金光黯淡,却仍蕴藏一丝神性;
第二碟,乃玄霄真人败退时遗落的半块玉符,尚存雷霆印记;
第三碟,是一缕从窥天鉴中提取的星尘,来自那颗游离星辰;
第四碟,三百六十五颗微型星辰模型重新熔炼后的精华;
第五碟,是他亲手斩下的左臂小指骨,刻有自创符文;
第六碟,取自帝流浆凝结的核心晶核;
第七碟,则是一滴心头血,混着一星剑的煞气。
“今日,非炼器,亦非布阵。”李伯阳低声自语,“而是……立道。”
他并指为诀,催动三昧真火。八卦炉轰然爆燃,火焰由赤转青,再由青转紫,最后竟化作纯粹的银白色。炉内七物交融,发出阵阵哀鸣,仿佛有无数灵魂在其中挣扎哭喊。尤其是那截指骨,竟自行跳动,幻化出一只手掌虚影,试图扼住李伯阳咽喉。
但他不动如山。
“我之道,不容质疑。”他冷冷道,“顺者共生,逆者成灰。”
三日后,炉火骤熄。
李伯阳伸手探入炉心,取出一团流动的液态金属。它没有固定形态,时而如水,时而如焰,时而又似星辰运转。他将其置于掌心,以神魂烙印下七个字:
**“吾道即天规。”**
随即,他猛然将这团奇物掷向空中。
轰!!!
整片天地为之震颤。那团物质瞬间膨胀,化作一张覆盖千里的巨大符?,悬浮于新月之下。符文交织成网,与星辰八脉相连,又与大地龙脉贯通,更隐隐与一星剑产生共鸣。
这一刻,【云梦瑶池境】的规则开始改写。
凡生于境内、饮其水、沐其光者,只要开启灵智,脑海中便会自动浮现一段基础吐纳法??非某门某派传承,而是直接源自这片土地本身的“原初之道”。修行进度虽慢,却无走火入魔之虞,且随岁月推移,会逐渐演化出适合个体资质的独特功法。
更重要的是,任何人一旦动念背叛李伯阳,心魔立刻滋生,轻则修为停滞,重则七窍流血而亡。
这不是控制,而是**规则层面的绑定**。
就像天地不容逆水而行,就像火焰必然向上燃烧,这片土地上的“道”,从此只有一种解释权。
***
半月后,四方动荡。
北境那位灰袍老者率先发难,派遣十万死灵大军南下,欲毁去“伪月”根基。然而当大军踏入云梦瑶池境内百里,所有亡魂齐齐停步,随后竟纷纷跪拜,口中喃喃:“见月如见师……愿归正途。”
紧接着,东海女子派出三百“音奴”,潜入境内传播迷心咒。可当她们开口吟唱时,声波刚触及月华,立刻扭曲反转,变成净化心灵的清音梵唱,反倒让数百妖修当场顿悟,投入李伯阳门下。
至于南方火域的大汉,则亲自出手,驾驭熔岩巨兽撞向星辰屏障。结果一星剑自动飞出,七煞合一,仅一击便将其斩落深渊,连带整座火山都被冻结成冰晶,成为警示四方的“叛道碑”。
三大授道者的试探,尽数失败。
而真正引起轩然大波的,是三个月后发生的一件事。
一名牧童,在放牛途中偶然抬头望月。那一夜正值十七,新月圆满,帝流浆如雨洒落。牧童本不通文字,却在月光沐浴下忽然开口,吟出一首诗:
>星火燃苍穹,
>一剑破天墉。
>不求长生久,
>只愿启愚蒙。
此诗传开后,竟引发连锁反应。凡是听过此诗之人,无论是否觉醒灵智,识海深处都会浮现同样的画面:一个男子背对星空,手持短剑,脚下踩着破碎的宗门牌匾。
有人认出,那是李伯阳。
更可怕的是,这首诗本身开始“活”了过来。它不再只是文字,而是一种**道韵载体**。每当有人默念此诗,体内灵气运转速度提升一成,心境也愈发清明。甚至有两名被困瓶颈多年的金丹长老,因反复诵读此诗,竟双双突破元婴!
于是,民间开始流传一句话:
**“月下一句诗,胜读千年经。”**
各大宗门震怒,下令禁传此诗,违者斩首。可在百姓口中,它却越传越广,甚至被绣在布幡上,挂在村口树梢,成为启蒙孩童的第一课。
李伯阳闻之,只是淡淡一笑:“这才刚开始。”
***
又过了二十日,兮萝捧着最新誊写的《授道录》副卷前来求见。
“主人,近来已有十二个小国宣布废除皇室,改尊‘月尊’为最高精神领袖。另有四十九个修仙家族主动献出祖地,愿纳入【云梦瑶池境】治下。更有甚者,西漠佛国三位活佛联名致信,请求派遣弟子前来学习‘启蒙之道’。”
她顿了顿,声音微颤:“我们……真的成了一个新的道统吗?”
李伯阳站在崖边,望着远方升起的朝阳与尚未隐去的新月同辉之景,缓缓道:“道统?不,我们不是道统。”
“那是?”
“是标准。”他转身,目光如炬,“从前,世人修仙看门第、看出身、看资源。但从今往后,他们会明白??真正的修仙,是从能否理解月光的意义开始的。”
正说话间,窥天鉴忽然自行飞出,悬于半空,镜面剧烈波动。
李伯阳眉头一皱,凝神望去。
只见镜中星图再次变化:那颗游离于时空之外的神秘星辰,竟开始移动!它的轨迹划出一道弧线,正朝着这个世界的坐标逼近。与此同时,其余六颗已被他人掌控的北斗星位,也开始同步震荡,仿佛在迎接某种仪式的到来。
“七年……还剩六年零十一个月。”李伯阳低语,“他们要启动‘周天归墟大阵’了。”
“什么是周天归墟大阵?”兮萝紧张地问。
“一场清洗。”他神色冰冷,“传说中,当七位授道者齐聚,便可激活远古星阵,将三千世界归为一体,重塑宇宙秩序。胜利者,将成为唯一的‘道主’,掌握所有生命的生灭权柄。”
“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伯阳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他抬手拔出一星剑,剑尖朝天,朗声道:“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抢在他们前面完成布局。”
说罢,他剑锋一转,指向东南方一片荒芜之地。
“传令下去,召集所有觉醒者,我要在那里建一座城。”
“什么城?”
“授道之城。”他眼中闪过决然,“城中不设宗门,不论出身,不分种族。只要有志于觉醒智慧、探寻真理者,皆可入内修行。我要让这座城,成为整个世界的灯塔。”
“十年之内,我要让它诞生万名筑基、百名金丹、十名元婴,更要孕育出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新修士’??不靠机缘苟活,不依门派生存,而是靠着独立思考与自我觉悟踏上超脱之路的人。”
兮萝怔怔地看着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轻声道:“所以您从来不是想做神仙,也不是要称霸天下……您是要改变‘修仙’这两个字的定义。”
李伯阳点点头,收剑入鞘。
“世人愚昧太久,总以为修仙就是吞丹药、抢法宝、拜大佬。可真正的修仙,是打破蒙昧,是点亮心灯,是让人从被动接受命运,变成主动塑造规则。”
他抬头望向那颗金色星辰,声音平静却震撼人心:
“我不是来争夺天道的。我是来告诉所有人??天道,不该只有一个版本。”
***
数日后,工程启动。
数十万觉醒生灵自带干粮,奔赴东南荒原。他们中有能呼风唤雨的妖修,有精通阵法的散修,也有刚刚学会搬运术的小童。没有命令,没有压迫,全凭自愿。
第一日,挖地基。
第二日,运石料。
第三日,布聚灵阵。
第四日,植灵树、引灵泉。
到了第七日,李伯阳亲临工地,将一星剑插入城中心的地脉节点。霎时间,星光垂落,月华汇聚,整座城市轮廓在光芒中浮现??形如一本打开的书,书页上镌刻着《授道录》开篇第一句:
**“当你抬头看见月亮的时候,就已经走在修仙的路上了。”**
十年之后,这座名为“启明”的城市,将成为整个大陆最璀璨的文明中心。而今天,它只是刚刚落下第一块砖。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李伯阳知道,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但他也清楚,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背后,已有万千觉醒的目光,与他一同注视着星空。
等待着,属于他们的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