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832章 只有一个议题,太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832章 只有一个议题,太古洋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鼎峰总部顶层,难得的宁静午后。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如镜的黑檀木办公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邵维鼎靠在宽大的皮椅上,指尖夹着一支万宝龙钢笔,神情是少见的松弛。
    桌面上摊开的几份文件,是鼎峰帝国各条战线稳步推进的捷报:
    斯沃琪集团欧洲财报: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尤其东欧市场表现亮眼。
    屈臣氏-夏普合资工厂进度报告:深圳液晶面板生产线完成地基浇筑。
    港岛能源集团整合简报:输配电网优化方案获批,成本预期再降。
    新界北汽车产业基地前期规划图:土地平整区域已用红笔圈出。
    他只需在关键处签下名字,这台庞大的商业机器便会沿着既定轨道高效运转。
    他是个懒人,没有诸葛亮那种事事亲力亲为的严苛。
    行政总监轻敲房门,送进来一叠装订整齐的档案。
    “邵董,这是按您要求筛选的新助理候选人资料,请您过目。”
    邵维鼎微微颔首,放下钢笔,拿起最上面一份。
    现在全集团都知道,有过在他身边当助理的资历,那是有机会直接下放,成为地区负责人的可能的。
    像此前的玛格丽特几人,皆是如此。
    现如今,鼎峰控股集团越加庞大,自己身边也确实需要多个助理负责对接每一个下属集团业务。
    所以,根据这些要求,行政部可以说是万中选一,在各方势力权衡中,才将这些简历送到了他的面前。
    对此,他自然是心知肚明。
    双目投注而下,照片上的面孔年轻而充满锐气,履历堪称华丽:
    汪斐屿:港岛人,剑桥经济学博士,汇丰管培生背景(标注:已做彻底背调,与沈弼无私人关联)。
    谭漾:内地(燕京),北大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参与过早期改革政策研究。
    张亚廷:南洋华人(星加坡),斯坦福MBA,曾在美林证券亚洲部工作。
    计青筠:港岛人,牛津大学毕业,大屿山核电项目中担当联络员(附推荐信:对能源技术及大型项目管理有深刻理解)。
    李国明:港岛人,港岛能源集团原中层(项目管理部),港大工程硕士,附袁天帆的亲笔推荐:“务实、忠诚、熟悉能源集团脉络,可作沟通桥梁。”
    刘銮熊:港岛人,加拿大温莎大学毕业。附徐浩文的亲笔推荐:“胆大、心细,略加培养可为鼎峰冲锋陷阵。”
    邵维鼎的目光在计青筠的核电背景和李国明的能源集团履历上多停留了几秒。
    等他看到刘銮熊的名字时,嘴角扬起一丝古怪的笑容。
    这小子,中电一战之后,竟然还不偃旗息鼓?
    而且还得到了浩文的推荐。
    难不成真想加入鼎峰不成?
    他拿起钢笔,在档案封面利落地写下批示:
    汪斐屿→鼎峰银行/资本管理
    谭漾→内地政策研究与屈臣氏零售拓展对接
    张亚廷→斯沃琪集团国际并购部
    刘銮熊→鼎峰资本/投资管理
    计青筠→总裁办特别助理(侧重能源及大型基建项目)
    李国明→总裁办特别助理(专职对接港岛能源集团事务)
    “通知他们,下周报到。”
    邵维鼎将档案递回,声音平淡却不容置疑。
    这支融合了各地精英、覆盖核心领域的助理团队,将成为他触角的延伸。
    行政总监刚离开,安保主管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递上一份薄薄的加密简报:“老板,A级动态。”
    “A级?”邵维鼎略显诧异。
    自从他成立【安全盾】安保公司以来,这支团队就被划分为了三部分。
    一部分自然就是负责人身安全的保卫力量,另一部分则是负责人员培训,对接港岛各大富豪的安全,付费就办事。
    而最后一部分,则是替他秘密盯着港岛的重大事态,任何风吹草动就要报告给该部门主管。
    只有A级以上动态,才会上呈到他这里。
    可这一年多以来,还没有一份A级动态,出现过在他的案桌上。
    难不成,又有什么组织的人秘密潜入港岛,要对我下手?
    想想这段时间的张扬,不是没有可能。
    他接过简报,上面内容很简洁,但却也极为关键。
    【罗保动向:其团队于尚海寄回一份标注“最高密级”的外交邮袋后,已按港督府最新指令,乘机北上燕京。目标推测:接触更高层,摸清中央外资政策风向】
    罗保?
    他记起来了,港督府的那名议员。
    自从被撒切尔接见过之后,就在港岛秘密消失了。
    他接着看第二个消息。
    【英资异动:汇丰银行一支由远东区副总裁带队的精干商务团队,成员包括信贷、项目融资专家,已于今晨乘寰宇航班飞往尚海。怡和洋行亦有一支小型团队,领队为工程服务部门主管紧随其后,同日离港,目的地同为尚海】
    【目标分析:行动高度吻合罗保报告核心建议——以“非官方、商业考察”名义进行前期接触。汇丰聚焦金融合作(贷款),怡和试探工程/技术合作可能。】
    【备注:未发现太古洋行、渣打有类似动作】
    “燕京…尚海…”
    邵维鼎低声重复,指尖在简报上“汇丰”、“怡和”的名字上轻轻划过,眼神瞬间从方才的松弛变得锐利。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维多利亚港繁忙的航道。
    前世记忆的碎片与今生的情报猛烈碰撞。
    不对!
    前世,英资大规模、成系统地进入内地,尤其是尚海这样的核心区域,普遍发生在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尘埃落定之后,甚至是九十年代初!
    怡和这种历史包袱沉重的公司,动作更是迟缓。
    汇丰虽早些,但也远非现在这般急切和具有针对性!
    罗保的报告究竟写了什么?
    竟能让希利和沈弼如此迫不及待,甚至等不及伦敦的明确指示,就敢派核心团队“探路”?
    “撒切尔…希利…沈弼…”邵维鼎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看来罗保这把刀,比我想象的还要锋利。他捅开的,恐怕不止是市场的口子。”
    不过也有一些好消息。
    简报里“未发现太古集团有类似动作”这条信息,印证了他的一个判断。
    港督府和沈弼,怕是已经默认甚至乐见自己对太古的“消化”。
    他们此刻的全部心思和资源,都投向了罗保报告所揭示的那个、远比港岛本土庞大得多的“十亿市场”。
    太古?
    在他们眼中,恐怕已是即将被分食完毕的残羹,不值得再投入精力去保了。
    “想吃肉,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邵维鼎冷哼一声。英资提前入局,虽然打乱了一些历史节奏,但也暴露了他们的战略重心转移。这对他而言,既是警示,也是……机会!
    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冷冽如刀,再无半分悠闲:
    “接屈臣氏方协文、鼎银袁天帆、还有负责太古项目的马世民。”
    “通知他们,半小时后,顶层会议室。”
    “议题只有一个——”
    邵维鼎的目光扫过桌上那份关于太古集团最新股权结构和债务分析的绝密文件,一字一顿:
    “太古!”
    (求点点催更,免费发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