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武捷军与飞虎军都可以算得上是天下有数的精锐,照理说,他们打起来应该是金戈铁马,豪杰争锋的热闹场面。
但是这两军都是长途奔袭而来,实在是过于疲惫了一些。
马上的骑士都还好,但是主力战马即便是空跑,跑了如此远,却还是有些疲惫,不复之前生龙活虎的模样。
战马驮着浑身重甲的骑士,冲刺不过两轮就已经气喘吁吁起来,交锋速度也随之减慢。
更为关键的另一点则是,武捷军与飞虎军在行军中都产生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大部分离散之人都没有伤亡,只是离散了而已。可这也导致了军队编制出了问题。
就比如飞虎军中,一个什长大约只能找到四五人。大哥也别笑二哥,武捷军差不多也是一个德行。
双方的指挥系统也随之变得有些迟滞。
而指挥系统混乱以及战马疲惫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就演变成了一个结果。
郭安国只是率领骑兵冲杀了一轮,就彻底失去了这金军的指挥权。
一千金军骑兵与五百飞虎甲骑展开了大混战。
这自然不是郭安国想要看见的结果。
他原本是想要以快刀斩乱麻的姿态,将城外汇聚起来的这两股汉军击溃,以震慑汉军,使汉军后续兵马无法立足。
对于战事的艰难程度,郭安国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甚至预测过,在战斗正焦灼的时候,被辛弃疾与张白鱼两名悍将斩首。
却从来没有想过战事会莫名演变成这番模样。
明明人数要多一倍,却打了个平手,这岂不是说飞虎甲骑的战力要比武捷军高一倍?
别忘了,战场周围,还有辛弃疾正带着五百多兵马在蓄势待发呢!
而且混战之中,郭安国的安全更加没有保证了,现在他周围只聚拢着几十名亲兵,身后的大旗就是最好的标识物,说不定汉军中的悍将已经准备突袭了。
想到此处,虽然身上盔甲与周边甲骑无二,郭安国还是在亲卫群中缩了缩身子,回头看向了符离镇。
“阿撒,你可一定要看清楚战局,莫要再出什么差错。”
郭安国在心中默默念着,他既然出城,就已经有了决死的觉悟。
就算不能击溃汉军,也要给大军渡河争取足够的时间才好。
与此同时,辛弃疾这边也陷入了为难。
他这里的情况比武捷军与飞虎军加起来还要麻烦。
这两支兵马好歹是个整体,就算是编制已经混乱,按照地位的高低,也大约能组织起来。
但天平军与忠义军压根就是两支兵马,就算曾经并肩作战过,但没有经历过一番整编,指挥系统根本就是不兼容的。
而且,辛弃疾这五百多人,大多数还不是骑兵,只是骑马步兵,只能下马列阵。若是带着他们骑马冲锋,那就真的是在找死了。
这些步兵中弓弩手、刀手、长枪兵俱全,看起来像是一支妥当的不足兵马,却因为隶属于不同的百人队,不同的统领官,一时间根本捏不起来。
“五哥!”王雄矣在寒风中急得满头大汗:“咱们两支兵马太乱了,立不成大阵,要不要等一下其余兵马?”
辛弃疾看着这副乱象,咬牙说道:“不能再等了,飞虎军已经与金贼厮杀,若是落入了下风,让金贼的气势起来,那么咱们更难打。”
说着,辛弃疾劈手夺过自家的青兕大旗,随后来到乱哄哄的阵前,大声说道:“我乃是辛弃疾!都听我令!都听我令!长枪在前!弓弩手与刀盾在长枪之后!手持短兵,与金贼接战!”
辛弃疾带着几名亲卫,在阵前来回奔驰呼喝了片刻之后,这些下马列阵的步卒终于安静下来,并且与之前可能毫不相识之人并肩站在了一起,列成了一个个小方阵。
虽然这些方阵有的三十多人一个,有的六十多人一个,堪称参差不齐,小方阵可并肩站在一起,倒也勉强能看得过去。
这种阵型如果跟金国正军正面打决战,那就是在找死。
但应付面前的混乱局面,倒也是绰绰有余了。
辛弃疾翻身下马,将手中青兕大旗递给了身后的旗手,手持长矛与亲卫站在了一起,站在了枪阵的最中央。
“杀贼!”
没有什么战前演讲,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怒吼一声后,辛弃疾就在亲卫的簇拥下,带着青兕大旗大踏步的向前冲去。
“杀贼!”
步卒方阵也轰然启动,方阵的歪歪斜斜,有前有后,步伐不一,甚至都走不成一条直线。
整个小横阵犹如一个中间前突,两翼落后的长弓一般,向着骑兵的大战团横扫而去。
在接战之后,步卒则更是难以维持阵型,迅速分裂成了一个个小方阵,长枪手上刺骑士,刀手下砍马腿,弓弩手间或将在一两步内将箭矢射向金军骑士,不多时就已经有百余金军骑兵丧命在了汉军步卒方阵的绞杀之中。
因为步卒加入战斗而脱离混战的飞虎甲骑也没有闲着,他们在方阵之后整肃队列,随后以五六人为一组,沿着方阵与方阵之间的空隙,不断出击。
往往飞虎甲骑凿开了金军骑兵的缝隙,步卒就立即向前,沿着缝隙扩大战果,而飞虎甲骑则顺势退回来。
待步卒站稳脚跟之后,飞虎甲骑也列队完毕,再次沿着方阵间的空隙出击。
金军面对这种攻势,就犹如一整块木板面对一堆白蚁的撕咬一般,虽然白蚁每一口都咬不下几片锯末,但整块木板却在迅速消失不见了。
身处一处小丘之上,郭安国将整个战场看清楚后,整颗心如坠冰窟。
汉军无意中用出来的这招,对于郭安国这种金军老将那可是太熟了。
这不是金军骑兵夹着步卒的迭次冲击战术,还能是什么?
只不过金军使出来的,一般都是好几个猛安组成数千人的大阵。两翼是骑兵,中间是步卒,正面迭次冲锋,也就是俗称的“拐子马阵”,或者是‘长蛇阵’。
当初金军就是用这一招百战百胜的。
可如今汉军可是以三十多人的小方阵与四五骑作配合,自发的进行厮杀,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哪怕以岳飞的能耐,他也只是将组织度锻炼到百人队,辅以大量的正将、副将,准备将等军官来成军罢了。
饶是如此,岳家军军成之后,一战就将完颜兀术所率的金军主力吞了个干净。
刘淮是怎么做到的?
郭安国张着嘴巴,心中只有这么一个念头了。
当然,郭安国不知道的是,刘淮差不多全盘照搬了后世大军事家戚继光的练兵方法。
军事理论也是科技的一种,所有军事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戚继光在系统学习了孙吴的兵法,总结了李靖、岳飞等人的用兵,并且吃透了明朝兵家的经验后,终于将组织度推到了前无古人的十人队上。
集大成者就是闻名后世的鸳鸯阵。
鸳鸯阵的最强之处,不在于狼枪等奇门兵刃,而在于大军可以以十人队为单位行动。
说的再明白一点,戚家军最强盛的时候,大军中每个什长都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在没有上级军令的时候,都会自主组织兵马作战。
有这种兵马,就算只给他们每人一把刀,他们也能砍出一片天来。
当然,这还不是极致。
后世那支铁军,可是将组织度锻炼到每个人身上。成就了二十世纪最强轻步兵的神话。
回到眼前来,军队组织度加强是按照《纪效新书》练兵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刘淮主观意愿如何,他所打造的军队都会随着训练,战力上逐渐接近历史上那支戚家军。
辛弃疾也是照抄刘准的练兵方式,所以他的本部兵马与忠义军极其接近,倒也不令人意外了。
面对三百年兵法发展所带来的降维打击,郭安国根本就是毫无还手之力。
伴随着千余金军骑兵的逐渐崩溃,郭安国摘下了头盔,任由寒风吹拂着花白的头发。
“将军!咱们走吧!”有亲兵劝道。
“往哪里去?”郭安国瞪着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青兕大旗越来越近,喃喃说道。
亲卫大急:“哪里去都行,向南向北,黄河与雎水之间这么宽敞,我就不信山东贼能将此地堵严实!俺们护着将军回汴梁,回幽燕,乃至于再去投靠宋国都行,将军快快作决断吧。”
郭安国摇头:“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
说着,他指向了汉军的阵势,又酝酿了一下方才说道:“若是汉军都是这种兵马,有上几万就足以横扫天下了,逃?又能往哪里逃呢?”
郭安国毕竟是吃过见过,也在军中厮混过许久的老将,面对此等汉军,他此时已经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乃至于有些疯癫起来:“谁也逃不掉的,我逃不掉了,阿撒逃不掉,陛下逃不掉,完颜雍与赵构那个阉人更加逃不掉!逃
不掉了!天下就是此人的了!咱们逃不掉了!”
亲卫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郭安国会因为千人之败就丧志丧胆,但他却还是立即反应了过来,拉着郭安国咬牙说道:“阿郎!你若是不愿投靠宋国,那咱们就投靠刘大郎,临阵投过去!保住一条命,可好?!”
郭安国在发泄了一通之后,也平静了下来,他回头看了一眼符离镇,还是摇头以对:“我不能负了阿撒,还是得坚持片刻的。”
“你们走吧,放心,只要那大青兕或者白鱼儿杀到我身前的时候,我就会束手就擒。”
郭安国嘴角扯出一丝笑容来:“我想要见一见刘大郎,最起码,要亲眼看看汉家真命主究竟是何种模样。”
亲卫点头,将其余人撵走之后,又扶刀立在了郭安国身边。
“你不走吗?”
亲卫笑道:“阿郎,你还记得老爷当日叛宋的时候,是如何说的吗?”
听到自家人说起郭药师的故事,郭安国只是想了片刻,就点头:“宋主无能,汉人势弱,不如降金。”
亲卫点了点头,叹气说道:“当时阿郎还有他都在老爷身边,本来就因为张觉之死对宋国有怨气,又赶上白河之败,也就起了投金的心思。”
“快四十年过去了,俺也老了,若是果如阿郎所言,汉人终于要起势了,俺又如何不去看一看呢?死也无憾了。”
郭安国无言以对,只能连连叹气摇头,随后看着逐渐崩解的骑兵军阵,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