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章 寒窑藏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章 寒窑藏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章寒窑藏锋(第1/2页)
    风雪在北岭的山脊上咆哮,像无数冤魂撕扯着天地。
    寒窑孤悬于断崖边缘,茅草屋顶被冻成硬壳,四面土墙裂开蛛网般的缝隙,冷风如刀,一寸寸割过陈薇恩裸露的皮肤。
    她蜷缩在角落的草席上,肩头那道被赵元通亲手斩出的伤口尚未结痂,血痂与粗麻衣黏连在一起,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经脉如针扎火燎。
    体内灵气早已被封禁符印锁死,经脉滞涩如干涸河床,连最基础的吐纳都成了奢望。
    可她没有闭眼。
    掌心紧握的,是那柄残破的玄铁古剑。
    剑身断裂处狰狞如兽齿,可就在火光映照下,她忽然发现剑脊内侧刻着一行极细的古篆——字迹深藏于锈迹之下,若非她曾在博物馆研究过商周青铜器铭文,几乎无法辨认。
    “玄铁引炁,以火炼神。”
    七个字,如惊雷炸响在脑海。
    她瞳孔微缩,指尖轻轻摩挲那凹陷的刻痕。
    这字体……不是苍澜大陆通行的灵纹,也不是任何已知宗门的秘篆。
    它更古老,更原始,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性的庄重。
    就像她曾亲手拓印过的西周大盂鼎铭文,笔画转折间皆有法度,一字一势,暗合天地节律。
    一个念头破冰而出:这把剑,或许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她缓缓抬头,目光落在窑心深处。
    那里炉火正旺,赤红的炭块翻滚着热浪,将整座寒窑映得如同炼狱。
    外门弟子每日需为锻造坊供炭十二时辰,看似苦役,此刻却在她眼中显露出另一重可能。
    若“引炁”真能借“火”而生?
    若这玄铁并非凡物,而是某种可以共振天地元气的载体?
    她咬牙撑起身体,拖着伤躯爬向窑口。
    指尖触到滚烫的铁钳时猛地一颤,但她没有退缩。
    用布条裹住手掌,她将断剑缓缓插入窑心最炽热的炭核之中。
    刹那间,金属发出低沉嗡鸣,仿佛苏醒的龙吟。
    她盘膝坐于窑前,翻开记忆中残存的《基础吐纳法》残篇——那是所有外门弟子人手一本的入门功法,枯燥呆板,连凝真境都难触及。
    可此刻,她不再死记硬背,而是以历史学者的思维去拆解:每一个呼吸节奏、每一次意念引导,是否对应着某种能量流转的规律?
    深吸——引火之气入鼻,意守丹田;
    缓吐——放浊归虚,心神沉入经脉。
    热浪扑面而来,汗水刚渗出便被冷风冻结。
    她的经脉却如被万千细针穿刺,封禁符印像一道铁闸,死死拦住外来气息。
    第一次尝试,她在剧痛中昏厥,倒下时手仍死死抓着剑柄。
    第二次,她调整角度,让窑火的辐射热集中在掌心劳宫穴,借高温扩张气血通道。
    可灵气依旧无法入体,反冲之下呕出一口黑血。
    第三次,已是子时。
    雪停了,万籁俱寂,唯有窑火噼啪作响。
    就在她几乎力竭之际,那柄深埋炭火中的断剑,突然剧烈震颤!
    一道极细的黑流自剑脊裂痕中渗出,如活物般顺着她掌心厚茧蜿蜒而上。
    她浑身一僵——这不是热流,也不是纯粹的灵气,而是一种带着金属质感的“力”,冰冷、沉重、却异常精纯。
    它沿着手少阴心经逆行而上,每过一寸经脉,便将封禁符印的压制撕开一丝缝隙。
    剧痛依旧,但她咬牙忍住,心神全凝于那一丝黑流的轨迹。
    终于,那缕黑流冲破重重阻碍,坠入丹田角落。
    嗡——
    一点微不可察的光芒,在她丹田深处悄然亮起。
    像雪夜里第一颗星。
    她睁眼,眼中已无半分怯懦,只有彻骨清醒与难以言喻的震颤。
    那不是幻觉,不是错觉。
    那是真气——属于她的第一缕真气,由断剑所引,由烈火所炼,由她自己的意志所凝。
    她低头看着掌心,那里茧痕交错,曾握过笔杆,也曾抚过千年剑刃。
    而现在,它刚刚接引了一道来自远古的回应。
    脚步声在风中传来。
    林小竹披着破旧斗篷,踩着积雪而来,脸颊冻得发紫。
    她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包药粉,塞进陈薇恩手中:“止血的……趁没人看见,快敷上。”
    她声音压得很低:“赵执事已经上报内门,说你身怀妖器,勾连邪物。若再被发现练剑,就要剜骨搜魂,永绝后患。”
    顿了顿,她又说:“百年前……也有个女弟子想练剑。结果呢?被关进锁灵塔,日日以魂饲剑,最后骨头都被铸成了剑架。”
    茅屋陷入沉默。只有窑火在跳动,映照着两人苍白的脸。
    许久,陈薇恩轻声问:“那你为什么还来?”
    林小竹怔住。
    风从墙缝灌入,吹乱了她的发丝。
    她低下头,声音几乎听不见:“因为你……是第一个敢站在雪地里,对赵元通说‘剑心不分男女’的人。”
    陈薇恩望着她,忽然笑了。很轻,却锋利如刃。
    “所以你也听见了。”她喃喃,“那不是口号,是誓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章寒窑藏锋(第2/2页)
    她转回头,目光重新落向窑心。
    那柄断剑仍在炭火中微微震颤,仿佛仍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夜未尽。
    她坐在寒窑之中,肩伤未愈,体内真气如萤火般微弱。
    可她的脑中,已开始飞速运转。
    商周青铜器淬火讲究“三段控温”,为的是释放金属内部应力,使其坚韧不折;而方才那一丝黑流的涌入路径,竟与《吐纳法》中“气走周天”的节点隐隐吻合……
    她的眼神一点点亮了起来。
    指尖无意识地在地上划出一道弧线,像是剑痕,又像是某种推演的轨迹。
    风雪之外,苍山如墨。
    而在这无人问津的寒窑深处,一缕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智慧,正悄然点燃。
    风雪停歇后的寒窑,寂静得如同坟墓。
    可在这死寂之下,却有一股微弱却坚定的脉动,如春雷潜行于冻土深处。
    陈薇恩彻夜未眠。
    她盘坐在窑前,背脊挺直如剑,双目微阖,却非入定,而是脑中千丝万缕的思绪在疾驰碰撞。
    她的指尖仍在轻轻摩挲掌心的茧——那不只是练剑留下的痕迹,更是她前世作为历史学者触摸千年文物的印记。
    此刻,这双手,正试图在炼狱般的现实中,重构一条通往力量的路径。
    她闭目回忆方才那一丝黑流的轨迹:自玄铁断剑渗出,沿手少阴心经逆行而上,破封禁、穿淤塞,最终坠入丹田。
    其行进路线,竟与《基础吐纳法》中“气走周天”的关键节点惊人吻合,只是方向相反,路径更险,如同逆流攀崖。
    “不是不能聚气……”她低声自语,声音干涩却锋利,“是这具身体的灵根残缺,无法容纳阳刚灵气,但混沌之气——或许本就不走常道。”
    她猛然睁眼,眸光如电。
    商周青铜器铸造,讲究“三段控温”:初火去浊,中火塑形,终火淬神。
    金属内部应力需层层释放,方得坚韧不折。
    而她方才引炁入体的过程,不正像一场对经脉的“热处理”?
    窑火锻剑,是为“引炁”;寒雪覆体,可作“淬筋”;若再以剑鸣频率调息,借音波震荡疏通滞塞——这三步,岂非可构成一套全新的引气之法?
    念头一起,便如星火燎原。
    她当即起身,动作轻缓却决绝。
    先将断剑再度插入窑心炭核,控制深度,使其仅受中温烘烤,不致损毁。
    火焰舔舐剑身,锈迹剥落处,隐约浮现出更深的纹路,仿佛沉睡的符文正在苏醒。
    子时将至,阳气最弱,阴极生微阳,正是天地气息最易被“非常之道”窃取的刹那。
    她脱去外袍,仅着单衣,推门而出。
    夜寒如刀,雪地刺骨。
    她跪坐在窑前,双掌贴地,任极寒自涌泉穴侵入经脉。
    冷意如针,刺穿皮肉、筋骨、直抵丹田。
    她咬牙忍耐,心神紧锁那柄在火中轻颤的断剑。
    忽然——
    一声低鸣自窑内传出,不是金属受热的杂音,而是某种近乎悲怆的共鸣。
    那断剑震颤加剧,一道比先前更凝实的黑流自裂痕中喷薄而出,顺着她掌心厚茧,如黑龙游走经脉!
    这一次,她早有准备。
    寒雪淬体,使经脉收缩如弦;热火引炁,令气血奔涌欲破;两股极端之力在体内交汇,她以意念为引,按照“三段煅引法”的节奏,导引黑流沿逆周天缓缓运转。
    剧痛如撕裂魂魄,她额头冷汗未凝即冻,唇角渗血却未觉。
    可就在那黑流第七次冲破封禁符印的瞬间——
    丹田深处,那点微光骤然一缩,继而爆开!
    一缕银灰夹杂幽蓝的真气成形,虽细若游丝,却凝实如针,自主游走于任督二脉之间。
    她心念微动,真气竟随念而行,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小周天循环。
    成了。
    她缓缓睁开眼,眼中再无迷茫,只有冷光如刃,映着窑火,也映着天边将明未明的苍灰。
    她低头看着掌心,轻轻握拳。
    那一声几不可闻的剑鸣,仍在耳畔回荡。
    她起身,将断剑从炭火中抽出,剑身滚烫,黑芒隐现。
    她不避高温,徒手握住剑柄,将其藏入窑底一处隐蔽的暗格——那是她昨夜用铁钳挖出的,再覆以炭灰与碎石,不留痕迹。
    风拂过残破茅檐,吹起她沾着雪屑的发丝。
    她站在寒窑中央,肩伤未愈,衣衫褴褛,可脊梁挺得笔直。
    嘴角,终于扬起一抹冷笑。
    那是穿越以来,第一个真正属于“陈薇恩”的笑容。
    “你说我是废物?”她轻声呢喃,话语散入晨风,“那我就用这废物之身创造个奇迹。”
    远山之巅,雪未化。
    一道月白剑袍的身影静立崖边,右臂缠着渗血的绷带,眉目冷峻如冰雕。
    他遥望北岭寒窑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半块断玉佩——那纹路,竟与某柄古剑脊上的铭文,隐隐共鸣。
    忽然,他眸光微动。
    风中,似有一声极轻的剑鸣,自寒窑深处,悄然升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