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十四章 建小屋搞出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三十四章 建小屋搞出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四章建小屋搞出租(第1/2页)
    飞云终于如愿搬进了新房,可这份“如愿”里藏着不少委屈——新房周围没有像样的围墙,只用带刺的荆棘胡乱围了一圈,风一吹,荆棘枝摇摇晃晃,连像样的遮挡都做不到;围墙的出口是个用树枝捆成的栅栏门,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铁锁,锁芯都快锈死了,钥匙插进去得来回拧好几下才能打开。其实有没有锁都一样,屋里空荡荡的,除了一张床、一个旧衣柜,再也没有值钱的物件,连“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这份简陋。
    从屋里走出来,要先下一个土月台——月台是用黄土夯的,高低不平,下雨天还容易打滑;打开街门,再爬上一段三米长的陡坡,才能走到旁边的村道上。飞云看着这样的“新家”,心里满是无奈——没有分到土地,自己又没工作,留在这儿只能靠肖兴那点工资过日子,连给孩子买块糖都得算计。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南方娘家暂住一段时间,既能省下点开支,也能让孩子跟姥姥姥爷亲近亲近。
    飞云走后,肖兴成了“独居户”,每天早出晚归,两点一线地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学校离新家有四五里路,骑自行车要十多分钟,要是遇上刮风下雨,就得推着车走,裤脚总被泥水溅得满是斑点。可即便这样,他也没觉得苦——只要想到妻儿,想到等攒够了钱就能把家里收拾得好一点,他就觉得有盼头。那时周边的小煤窑正红火,中秋节前后,煤窑主们都开着拖拉机,整箱整箱地往家里搬苹果、搬月饼,有的还会给工人发福利,场面热闹得很。而肖兴的孩子们,只能站在路边,眼睁睁看着别人大口吃着月饼、啃着苹果,眼里满是羡慕,却连一句“想吃”都不敢说——他们知道,家里没钱买。每次看到这一幕,肖兴的心里都像被针扎一样疼,酸楚得说不出话来。
    经历了这些事,肖兴渐渐明白:社会就像一个大熔炉,也像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这里面有规则,也有“潜规则”;有公平,也有“特殊”。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关键看你会不会观察、会不会思考。那些善于学习、懂得适应的人,就能成长得快;而那些不懂变通、不会观察的人,不仅不会进步,反而会被现实甩在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四章建小屋搞出租(第2/2页)
    他坐在新房的门槛上,看着远处的夕阳慢慢落下,心里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茫。他知道,以后的路还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自己多观察、多学习,守住本心,就一定能带着家人,慢慢过上好日子。
    那年秋天,他趁着周六周日的空闲,找了几个匠人,把新房剩下的几个房间做了墙面整治——先抹上一层厚厚的水泥,等干透了再刷上白灰,整整忙了三天,房间终于显得亮堂起来。那时,妻子飞云还在南方打工,没能亲眼看见家里的变化。
    新房东山头到东边村道,有十多米的空地。有村民跟肖兴建议:“这块地空着可惜,不如整个地基,将来盖个小屋,租出去也能添份收入。”肖兴觉得有理,便利用早晚的时间,把上次盖房剩下的砖石一块块搬过去,垒起了一片四米宽、七米长的地基,高度刚好和村道持平。看着整齐的地基,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将来小屋租出去后,家里多了份稳定收入的模样。
    不久后,飞云从南方回来了。看到家里亮堂的新房和东山头的地基,她又惊又喜,立刻着手推进后续的活儿——请人拉来土,把地基的空隙填满;趁着天气好,和肖兴一起把新房前面的月台垒好,抹上水泥,又用了半个月,把东山头的小屋垒了起来。
    这时,飞云的弟弟从南方来北方找活干,正好赶上小屋封顶。肖兴和妻弟一起,四处托人找来了檩条和竹皮子,把小屋的房顶架了起来。妻弟手巧,还利用做活剩下的废木料,打了两扇小窗户和一副木门;肖兴又找了几个相熟的学生家长帮忙,买了两扇小铁门装在门上。过了三五天,妻弟又趁着空闲,把小屋的墙面和地面都抹上了水泥,一间干净整洁的小屋终于完工。
    巧的是,小屋刚收拾好,就有邻村的老乡找上门,想租来修电瓶;还有肖兴父亲的朋友,想租来修电机。两间小屋很快租了出去,每月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肖兴站在新房前,看着来来往往的租客,又想起教室里学生们认真读书的模样,心里满是踏实——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建设家园,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