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十二章 小儿出生,职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三十二章 小儿出生,职称评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二章小儿出生,职称评定(第1/2页)
    肖兴调到本乡小学任教后,心头最大的牵挂便是家里那栋摇摇欲坠的老房。墙皮早已斑驳脱落,房梁被岁月压得微微弯曲,一场大雨就能让屋顶漏得不成样子,盖新房的事,成了刻不容缓的急事。
    为了凑齐盖房的材料,肖兴特意请了几个妻弟来北方帮忙。每天天不亮,他们就扛着撬棍、绳子,往村外的河沟赶。河沟里的石头大小不一,最大的有半人高,几个人憋着力气才能抬起来。“一、二、三,起!”肖兴喊着号子,额头上的青筋凸起,肩膀被绳子勒得通红,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妻弟们也卯足了劲,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脚下的泥水里,溅起小小的水花。他们把石头一块块抬到沟岸上,堆成小山,等攒得多了,再找拖拉机拉到宅基地。就这样日复一日,河沟边的石头少了一片,宅基地上的石料却渐渐多了起来。
    家里的事,全靠飞云操持。她除了照顾孩子、洗衣做饭,还趁着闲暇时间,把家里的碎布都找了出来。这些碎布有旧衣服剪下来的,有供销社扯布剩下的边角料,颜色、材质五花八门。飞云坐在缝纫机前,把碎布剪成巴掌大小的多边形,再一块一块拼对起来,针脚细密地缝在一起。渐渐地,一块完整的“百家布”就成型了,既能当褥子面,又能做孩子的小衣服,省下了买布料的钱。
    那时电视机刚在村里兴起,西院里的叔叔婶婶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每天晚上都挤满了看新闻的邻居。肖兴的儿子肖楠才三四岁,每次路过都扒着门缝往里瞅,回家后就吵着要“看小盒子里的人”。有天晚上,肖楠又闹着要去看电视,肖兴没办法,只好抱着他去西院。可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屋门“砰”的一声关上了——里面的人嫌孩子吵,不想让他们进去。肖兴抱着哭闹的肖楠往回走,心里又酸又涩。他咬了咬牙,心里打定主意:就算再难,也要让孩子看上电视。第二天,他从准备盖房的钱里抽出五百元,让二哥肖建骑着摩托,去县城买了一台黑白熊猫电视机。当电视机里传出声音时,肖楠高兴得拍手跳,肖兴看着儿子的笑脸,觉得这笔钱花得值。
    三月末的一天,小儿子肖超出生了。肖兴抱着襁褓里的小儿子,看着他粉嘟嘟的脸蛋,心里满是欢喜——小儿子特别可爱,就算在睡梦里,也会咯咯地笑,仿佛不知道生活的忧愁。可欢喜过后,是更深的愁绪:老房的屋顶塌陷得更厉害了,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盖新房的材料才攒了一半,连地基都没开始挖。
    没过多久,雨季就来了。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屋顶的塌陷处不停地往下漏水,肖兴把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都找了出来,放在漏水的地方,“叮叮咚咚”的滴水声整夜不停。他几乎整夜都不能睡,每隔一会儿就要起身,把接满水的盆倒空,再放回原位。屋地上没有一片干爽的地方,连炕沿边都湿漉漉的,铺的稻草都吸饱了水,散发出一股霉味。飞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坐第二次月子,寒湿之气顺着骨头缝往里钻,却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后来,这落下的病根,让她整个后半生都药不离口,受尽了病痛的折磨。
    有天晚上,肖兴坐在炕台边,怀里抱着刚喂过奶的肖超。小儿子睡得香甜,小嘴巴还时不时动一下,像在梦里吃奶。肖兴看着儿子,心里百感交集——自己身为丈夫和父亲,却连一个安稳的家都给不了妻儿,实在愧疚。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倍努力,早点盖好新房,让妻儿老小过上舒心的日子。
    就在这时,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播音员的声音在村里回荡:“肖兴同志,听到广播后,请速到村部缴纳超生罚款,逾期不缴将按规定处理!”肖兴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当时政策严格,生二胎要缴罚款,可他手里的钱都用来买盖房材料和电视机了,哪里还有钱缴罚款?只能先拖着,再想办法凑。
    幸好,肖兴的大姑姑住在程王庄村,看着侄子生活艰难,主动伸出了援手。她从家里找出表弟穿旧的衣服,虽然有些地方打了补丁,但洗得干干净净,给肖兴拿来穿;还让肖兴拉回去一口袋小麦、一口袋谷子,足够家里吃好几个月。在那个艰难的日子里,大姑姑的帮助就像雪中送炭,解了肖兴的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二章小儿出生,职称评定(第2/2页)
    更让肖兴感动的是他的学生们。他教的六年级学生都很懂事,听说老师在准备盖新房,需要抬石头,就偷偷商量着要帮忙。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十几个学生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有的还带着弟弟妹妹,浩浩荡荡地赶到肖兴的老庄,异口同声地说:“肖老师,我们来帮您抬石头!”肖兴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有的还带着孩子气的倔强,心里又暖又酸——孩子们年纪还小,哪里能抬得动沉重的石头?他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老师自己能行,你们快回去写作业吧!”可孩子们还是坚持要帮忙,最后肖兴没办法,只好让他们帮忙捡捡小石头,自己则和妻弟抬大石头。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肖兴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份师生情谊,比金子还珍贵,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就在肖兴为盖房和罚款发愁时,中心校的陈会计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肖兴,你的小教一级教师职称评下来了!从元月份开始,每月工资上浮八块,这是你的职称证书。”肖兴接过红色的职称证书,心里一阵激动——每月多八块钱,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也能给家里多添点补贴。他紧紧攥着证书,觉得生活又多了一份希望。
    转眼到了秋天,盖新房的准备工作终于就绪:石头、砖、石灰都攒够了,沙子是从西边的河里拉来的,金灿灿的,杂质很少。肖兴从村里找了个施工队,先帮着垒地基。匠人师傅们手艺娴熟,把石头和石灰混合着沙子砌在一起,地基垒得又平又结实。地基垒好后,肖兴又花了一天的拖拉机钱,让拖拉机拉着土,把宅基地里的坑坑洼洼都填满、压实,这样正式的建房工程才能顺利开展。
    听说高村有个盖房建筑队,施工质量好,价格也公道,肖兴就托人联系,把建筑队请了过来。当时盖房有个规矩,主人家要管匠人师傅们的饭。于是肖兴和飞云分工合作:飞云负责做饭,每天要做十几个人的饭;肖兴则整天钉在施工现场,帮着递工具、搬材料,生怕哪里出问题。
    施工刚开始,就遇到了难题。匠人师傅问肖兴:“柱头要留多高?是按三间房的标准,还是按两间半的?”肖兴一辈子都在教书,哪里懂这些盖房的门道?他只好去请大哥肖顾帮忙——肖顾在家乡待的时间长,见过不少盖房的事。可没想到,大嫂却极力反对:“家里的活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帮他?他盖房跟咱们有啥关系?”肖顾没办法,只好偷偷跑过去帮肖兴量了柱头高度。可等他回到家,刚打开炉火准备做饭,大嫂竟然端起一盆水,“哗啦”一声泼灭了炉火,还指着肖顾的鼻子骂:“让你多管闲事!今天谁也别想吃饭!”那嚣张的样子,让肖兴又气又无奈。
    幸好,肖兴的大叔和小叔帮了大忙。当时肖何还在南方工作,没法回来帮忙,两个叔叔就主动担起了责任。小叔叔把自家带水包的拖拉机开到施工现场,专门给匠人师傅们供水——和水泥、和石灰都需要大量的水,小叔叔的拖拉机帮了很大的忙。两个叔叔还在现场盯着施工,怕匠人师傅们偷工减料,从早上一直待到晚上,连一口水都没喝肖兴家的,更别说吃饭了。肖兴心里过意不去,想留他们吃饭,可叔叔们总是说:“不用不用,家里还有事,你忙你的就行。”
    匠人师傅们工作了两天,飞云也整整做了两天饭。每天天不亮,她就起来和面、蒸馒头,还要炒一大锅菜——土豆、白菜、粉条,有时候会加一点肉,尽量让匠人师傅们吃好。可小儿子肖超才刚刚学会站立,还走不稳,家里没人帮忙照看,飞云只好把他放在院落的梯子旁边,让他扶着梯子站着。孩子见不到妈妈,又没人陪他玩,就扶着梯子哭,整整哭了两天,嗓子都哭哑了,眼睛也肿得像核桃。飞云听到儿子的哭声,心里像针扎一样疼,可手里的活根本停不下来,只能一边炒菜,一边偷偷抹眼泪。
    看着地基一点点成型,墙上的砖块越垒越高,肖兴心里满是期待——再过不久,他就能带着妻儿住进新房,再也不用怕漏雨,再也不用住危房了。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只要想到未来的好日子,所有的苦和累,仿佛都值得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