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章 :势力洗牌,一朝天子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五章 :势力洗牌,一朝天子一朝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东宫明德殿前的杀戮还在继续。
    「殿下。」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几名突兀的身影出现在殿前,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丶太子少詹事张玄素丶太子右庶子李百药丶功曹长孙祥丶太子宾客杜正伦都看傻眼了。
    这还是曾经的那个性聪敏丶特敏惠丶丰姿岐嶷丶仁孝纯深的太子吗?
    哪怕太子李承乾自贞观十年后,性情大变,却也不曾发生过这般酷烈的行为。
    「太子殿下。」
    「何至于此啊!」
    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不禁失声。
    今日之事要传了出去,整个朝野上下还不得一片沸腾,太子在东宫杀了这麽多人,暴虐之名如何洗刷?
    「少詹事以为如何?」
    面色淡然,李承乾问道。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故臣以为殿下今日所做,并无不可。」
    太子少詹事张玄素施施然出身说道。
    「几位以为呢?」
    接着,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太子右庶子李百药丶功曹长孙祥丶太子宾客杜正伦身上。
    「殿下英明。」
    太子右庶子李百药第一个出声回道。
    他曾出仕前隋太子杨勇,自然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更加赞同李承乾的所作所为。
    「殿下英明。」
    太子宾客杜正伦随之附和。
    唯独功曹长孙祥丶太子左庶子于志宁默不作声。
    前者是长孙皇后最有出息的侄子,深得叔父长孙无忌器重,这才来了东宫,他的选择是长孙家的选择,事实上,长孙无忌从未在李承乾和李泰中选择,而是选择了默默无闻的晋王李治。
    于志宁是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中书舍人于宣道次子,从晋阳起兵后,投奔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封黎阳县公,资历深厚,教导太子李承乾,从来都是直言不讳,可今天的李承乾让他感到陌生。
    「左庶子丶功曹自可上奏请辞,陛下会应允的。」
    「孤就不送了。」
    「谢殿下。」
    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丶功曹长孙祥恭敬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东宫。
    「少詹事今倒是让孤有些意外。」
    注视着张玄素,李承乾意味深长的说道。
    太子少詹事张玄素多次上书劝谏,前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苟违天道.人神同弃。…。慎终如始,犹惧渐衰,始尚不慎,终将安保!』后有『学文以饰其表,不可骑射数游,酣歌戏玩,苟悦耳目,终秽心神。』
    可以说,东宫众多官员之中,李承乾记忆里最讨厌的莫过于于志宁丶张玄素,却不料今日的张玄素并未劝谏,反而一改常态的赞同了李承乾。
    「太子殿下。」
    迎着李承乾的审视目光,张玄素坦然道:「臣先仕前隋,为景城户曹,后仕夏王,授治书侍御史丶黄门侍郎,再仕秦王,若非君子可欺之以方,何以仕殿下?」
    「此前,臣以为殿下持权柄无异于小儿握财游街,徒为惹人笑尔。」
    「可今日一见,臣斗胆妄言,权柄既失,未尝不是好事,倒是让殿下明悟自身。」
    「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宫之中,魑魅魍魉众多,如今殿下一扫而空,自当更易乾坤。」
    「臣为殿下贺,为大唐天下贺!」
    「哈哈哈!」
    听到这话,李承乾放声大笑,爽朗之音响彻整个明德殿。
    太子右庶子李百药丶太子宾客杜正伦无不为之侧目,同样意识到了眼前之人的变化,心中惊异。
    「殿下。」
    就在这时,一身血腥味的张思政出现在了李承乾面前,恭顺行礼。
    「嗯。」
    微微颌首,李承乾吩咐道:「自即日起,你为东宫右卫率,统御诸卫士。」
    「诸卫士忠义勇武,赐钱十贯,布一匹。」
    「多谢殿下。」
    张思政喜出望外,单膝跪地行礼。
    「谢殿下!」
    在场的东宫卫士同样听到了李承乾的话,一个个面露喜色,单膝跪地行礼。
    按照现在的物价,斗米五文,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一石约为59公斤,10贯钱都能买到一家五口吃上六年的米了。
    至于布,那就更不必说了,唐朝的绫丶罗丶绢丶布丶丝丶绵可以当做货币使用,一匹布长4丈,够一家老小做一身衣服。
    「好。」
    见此情形,李承乾脸上也浮现了一抹笑容。
    唐朝军礼并没有跪地礼,只有拱手丶鞠躬,甲胄在身并不方便行礼,可在场的东宫卫士都行了单膝跪地礼,足可见他们对自己的忠诚。
    依唐制,太子东宫东宫十率府中,只有左右监门率府丶太子左右内率府为太子直属亲兵,大抵为3府至5府兵,到了李世民时期,将其削减为太子左右卫率,四百人。
    这些人才是李承乾可以掌握的力量,也是他最信任的人,自然不能出现丁点问题。
    『太子长大了!』
    一旁的太子少詹事张玄素丶太子右庶子李百药丶太子宾客杜正伦见后,心中感慨万千。
    随即,新鲜出炉的东宫右卫率领一众卫士清理起了殿前广场的尸体,李承乾则回到了明德殿。
    「梁国公政务繁忙,恐难以兼顾东宫。」
    「东宫一切事务还需要少詹事安排,詹士府便交予你负责,右庶子协助。」
    「左右春坊交予杜大人。」
    「是。」
    张玄素丶李百药丶杜正伦欣然答应。
    东宫相当于一个小朝廷,詹士府掌管东宫家令丶率更丶仆三寺及左右卫丶左右司御丶左右清道丶左右监门丶左右内十率府之政,负责管理东宫行政事务;左春坊和右春坊分别管理东宫的文书和礼仪事务。
    太子詹事总管东宫的一切事务,相当于宰相,为正三品,太子左右庶子负责辅佐太子处理政务,太子宾客负责规劝太子的过失。
    册立太子之初,大唐皇帝李世民亲自下诏命郑国公魏徵任太子太师丶梁国公房玄龄任太子詹事;申国公高士廉任太子少师,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嫡子皆出仕东宫。
    时过境迁,东宫官员更迭频繁,唯有太子太师丶太子詹事丶太子少师始终未曾更改过。
    只是三者地位超然,皆为朝中重臣,无暇顾及东宫,何况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为魏王李泰亲信,需要避嫌。
    他们三人分别管理詹事府丶左右春坊,俨然是东宫重臣,又怎会不愿意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