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18章不想说再见
甘国阳的体能确实大不如前,打了几分钟的高强度攻防竟然有点喘了。
虽然这样喘,他们能从第三节一直喘到第四节,依旧能打,但终究比不上年轻时的闲庭信步了。
贝尔曼的暂停正好给了甘国阳一个喘息的机会,他心里想,鲍比还是太保守了,叫什麽暂停啊。
就应该趁着开拓者这波势头逐渐变弱的窗口期,利用年轻球员的冲劲一口气追一波,把分差追到10分以内。
这时候再叫暂停,或者等着开拓者叫暂停,会是更好的选择。
可惜,在不执教甘国阳时,贝尔曼是没有这样的灵敏度的。
作为主教练,贝尔曼也没有拉里-伯德那样的赛场直觉,他还是太中规中矩了一些。
史蒂夫-纳什倒是有自己的想法,他在暂停时和贝尔曼说:「我们应该反冲一波,而不是停下来。停下来会更难打。」
纳什的感觉是正确的,叫暂停有什麽用呢?拼阵地吗?这样只会被开拓者慢慢磨死。
还不如冲一把,迫近比分,主动逼开拓者变阵或者变节奏,因为凯尔特人是更年轻的那支。
贝尔曼意识到纳什说的是对的,如果是阿甘在的话,他一定也会摆摆手示意先别暂停,他要连续打几个咬住比分,逼对手做改变才对。
但暂停已经叫了,总不能收回去,贝尔曼只能当吃了个教训。
他过去丰富的总决赛经验其实是残缺的,阿甘为他承担了太多工作。
很多时候,他更像一个助理教练打辅助,而不是主教练掌控一切。
离开开拓者离开阿甘,来到湖人,来到凯尔特人,他才算真正独立自主,甩开拐杖自己走路。
贝尔曼硬着头皮进行了调整,他战术库里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他换下了伊尔格斯卡斯,让里克-福克斯打大前锋,邓肯来到五号位。
这是一大四小的阵容,贝尔曼知道必须想办法进攻追分了,继续结硬寨打呆仗就是死路一条。
他们顶不住开拓者的狂轰滥炸,乾脆打开寨门,和开拓者对轰。
这招效果倒是不错,下双塔,邓肯来到五号位,凯尔特人的进攻空间彻底拉开了。
暂停结束后,里克-福克斯接到纳什的传球,底角命中了一记三分球,帮助球队止血。
接着萨博尼斯投篮不中,邓肯抓下后场篮板,纳什驱动反击,溜底线绕出来,给中路切入的邓肯。
邓肯接球攻击篮筐,躲开了甘国阳的封盖,单手暴扣得手!
这个扣篮打中,邓肯一舒胸中的郁闷,直到这个时候,凯尔特人的年轻人才终于有点打出自己的感觉。
贝尔曼认识到,之前对年轻人的管束丶压抑太多了,这群家伙都是真正的天才,总决赛的舞台该给他们更多发挥空间才是。
再说了,他也真的没招了。
暂停回来的凯尔特人回敬了开拓者一个6:0,把分差迫近到9分。
不过这时,开拓者就没有暂停,而是继续比赛。
放慢节奏,甘国阳在低位接球,背身强吃邓肯。
凯尔特人包夹,甘国阳转身的勾手没有命中,邓肯防的不错。
但萨博尼斯过来一点,把球补进了篮筐中。
没有了双塔,后场篮板的保护就要受影响。
凯尔特人继续提速,纳什像骑了小摩托一样在球场两端飞奔。
又冲入了三秒区,绕出来,传球到右侧底角,鲍文接球,三分出手,命中!
又一个三分球,贝尔曼紧握拳头,凯尔特人在一点点往回追,分差到了8分。
开拓者还是没叫暂停,萨博尼斯在弧顶接球策应,直塞篮下,甘国阳接球。
在篮下和邓肯的正面对抗,如果这球邓肯能防下来,凯尔特人再反击打进一个,势头就会回到凯尔特人这边。
但甘国阳怎麽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他要位很深,接球,转身就用力量顶开了邓肯——全联盟能在篮下正面力量对抗中胜过邓肯的人屈指可数。
偏偏甘国阳就是其中之一,在体重已经比邓肯稍微轻一些的情况下,他还是用强劲的力道挤出一道缝隙,然后迅速转身,压住邓肯就是一记单手的暴扣!
势大力沉的扣篮,邓肯直接把撞出了底线,篮筐被甘国阳压弯,球网震动了好一会儿才恢复平静。
在进入职业生涯晚期后,甘国阳在比赛中已经较少扣篮了,他更多用投篮和勾手进行终结。
但在需要的时候,他还是能摧毁篮筐,得分的同时给对手以沉重打击,并鼓舞全队的士气。
这个暴扣不仅将分差重新拉开到了10分,还在和邓肯的新老对决中再度取得胜利。
整个玫瑰花园的气氛来到了新的高潮,大屏幕反覆播放甘国阳爆裂的扣篮,进球后他向球迷们秀他火热的肱二头肌。
凯尔特人反击的势头就此打住,他们的三分手感也冷却下来,纳什的三分强投不中,开拓者又打出一波反击。
替补登场的戴尔-库里和克里斯-穆林接到甘国阳的传球,连续命中三分,开拓者打出一波新的高潮。
分差重新回到15分以上,凯尔特人在第三节末端的追分努力宣告失败。
一大四小在进攻端固然迅捷,可是在防守端问题多多。
内线守备不住甘国阳的切入,一旦收缩,外线空档又比较多。
如果凯尔特人不落后那麽多,靠一大四小对轰,说不定能咬住。
可15分的劣势实在是太大了,他们的攻防连续性达不到逆转乾坤的强度。
等到了第四节,还剩下最后12分钟,眼睛一睁,17分的分差,怎麽打?
除非开拓者这边体能严重下滑,或者掉以轻心,能浪费掉17分的优势。
否则,凯尔特人很难一节时间追回这麽大的劣势。
而在甘国阳的职业生涯中,季后赛第四节领先10分以上,他从来没输过球。
根本不知道怎麽输,落后十分我都能扳回来,领先10分,心理优势太大了。
为什麽甘国阳生涯第四节领先10分不输球?因为他从不自大,越是优势巨大,越是要利用好优势,把优势转化为胜势。
很多体育比赛里,有些教练和球员,对失败的恐惧要高于对胜利的渴望。
这时常导致他们在手握优势时,反而畏首畏尾,一心只想守住优势,却没想过将优势真正转化为胜势。
像中国男足近些年屡屡遭遇「黑色X分钟」,都是在单场或者积分优势打平出线这种前提下,突然崩盘,遗憾出局。
原因肯定很多,但多次出现,心态一定是有问题的,害怕失败,一心只想守住优势的心理,往往是罪魁祸首。
甘国阳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征战中,从来没有过害怕失败,每当球队优势巨大,他都会利用好这个优势,继续扩大优势,而不是满足现状,心态上转为守势,磨时间等着比赛结束胜利到手。
所以,第四节一开始,甘国阳压根没休息,连着第三节继续打,上半场已经休息的足够多了。
防守端,甘国阳更多往内线靠拢,大面积的覆盖防守,尤其针对纳什,进行延误和骚扰。
甘国阳已经发现了,凯尔特人在进攻中相当依赖纳什的分配球和搅混水。
纳什本身数据不算太突出,但他控球时间长,组织能力强,每次进攻都和他密切关联。
在本身技巧还不算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他承担了相当大的进攻责任——毕竟防守他没啥用嘛。
这种情况下,大力去掐纳什,会给凯尔特人进攻造成很大麻烦。
很明显,凯尔特人其他球员,尤其是锋卫线,缺少处理球的能力。
皮尔斯还太年轻,里克福克斯丶鲍文都是角色球员。
内线的伊尔格斯卡斯倒是个策应好手,但他是中锋,他拉出来就是另外一套战术逻辑了。
纳什一旦遭围剿,凯尔特人的后场出球,进攻整合力会大受影响。
如果皮尔斯再好好成长几年,逐步达到自己的顶峰,凯尔特人就能很好应对这种外线的合围,让开拓者付出代价。
但现在是2000年,皮尔斯才二年级,他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太少了,攻防两端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科比身上。
当纳什遭遇包夹时,他过来接应,可是接应的点位不对,纳什的传球没接稳,反而被科比抢断得手。
开拓者抓住机会反击,查尔斯-巴克利冲锋在前,接到科比传球,杀入篮下双手暴扣得手!
接着,甘国阳又在内线干扰了邓肯的抛投,巴克利抓下篮板继续推反击,甘国阳中路切入接巴克利的直塞球。
上篮不中,拿下前场篮板,再上,造成了邓肯的犯规。
邓肯这球已经尽力了,可最后还是无奈犯规,送甘国阳上罚球线。
随着甘国阳两罚全中,开拓者将领先优势扩大到了21分,凯尔特人翻盘的希望基本破灭。
之后的时间对凯尔特人而言就是折磨了,而对现场和场外的开拓者球迷来说,就是整活时间。
虽说赛前大家都说好的,给阿甘一个美好的道别,让他开开心心结束职业生涯,并祈祷他以后复出。
可是比赛打着打着,看到阿甘还能活蹦乱跳,把蒂姆-邓肯压制住,打得和猪头一样,谁不希望他继续打下去呢?
哪怕越来越老,开拓者也拿不到总冠军了,可还是能看阿甘打球,很多球迷都是愿意的。
所以随着比赛失去悬念,现场不断有观众大喊:「阿甘,继续打下去吧!」
「你应该再打10年!我们愿意再陪伴你10年!甚至更久!」
还有球迷打出标语,上面写着「不想说再见。」
面对球迷们的深情,甘国阳也不知道如何回应。
在比赛最后阶段被换下场时,面对全场的欢呼和掌声,他只能笑着和大家挥手。
他心里也有不舍,再继续打下去,他的身体完全可以支撑。
但形势至此,已别无选择,他之所以总决赛前宣布打完退役,也是怕自己动摇。
开拓者最终116:103,主场13分的优势大胜凯尔特人,取得了第三战的胜利。
系列赛的主动权已经握在了开拓者的手中,他们大比分2:1领先。
比赛结束离开球场时,现场球迷依依不舍,很多球迷围上来要签名,甘国阳都满足。
虽然后面还有比赛,但有些球迷无法买到现场的票,今晚这场理论上就是他们在现场看的甘国阳最后一场比赛。
不仅仅是那些热爱追星的小球迷,平日里冷静丶克制的中老年球迷们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围到甘国阳身边要留下一些纪念。
15年的时光,很多青少年已经成家立业,成为了父亲或者母亲,他们带着孩子来看儿时偶像的比赛。
当年的中年人,有些已经白发苍苍,作为波特兰开拓者的球迷,他们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最踏实,最辉煌的岁月。
其中有一个老人,拿出一个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照片,他希望甘国阳能在照片上签一个名。
甘国阳拿起照片,以为会是自己的夺冠时刻,或者扣篮丶进球的瞬间,哪知道都不是。
而是一个人在路上跑步的背影,在蒙蒙的晨雾中,一个高大的人穿着运动服在朝前跑着。
虽然照片有些模糊,但甘国阳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他自己,地点在威拉米特河附近。
甘国阳问道:「这…这是什麽时候的照片?是您拍的吗?」
老人点点头,道:「是的,是我拍的。是1984年的冬天,早上,我正好拿着相机想去公园拍鸟,结果看到一个非常非常高的人在跑步。我就拍了一张,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晨跑的你阿甘。你已经很久没有在波特兰街头跑步了。」
甘国阳刚来开拓者时,有晨跑的习惯,他会在波特兰城各个街道奔跑,和这座城市一起苏醒丶呼吸。
这一习惯甘国阳坚持了不少年,后来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波特兰的治安也越来越差,球星上街跑步危险系数太高,甘国阳才停止了晨跑。
没想到曾经的瞬间,还是新秀时期的他,竟然被某个市民用相机固定在了照片中。
甘国阳拿着这张照片感慨万千,他很认真地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甘国阳-波特兰开拓者(1984-200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