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1937年初,此时东非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东非政府的举措都在稳步推进中。
在约瑟夫政府的领导下,苏联高效、稳健的完成了各项工业发展计划,相较于十年前,苏联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国。
虽然依旧和其他大国相比,苏联存在很多短板,但是差距已经缩小到肉眼可见的程度。
同时,因为德国威胁的存在,本时空里苏联的政治和社会氛围相对于前世要宽松许多,这一变化在德国吞并奥匈帝国后,变得更加明显。
在身边趴着德国这一头饿虎的时候,苏联首先要考虑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约瑟夫也不得不放下心中的一些成见,给予内部更多的宽容。
这种表现上的差异并不奇怪,前世在一战后,德国可以说是要多惨有多惨,所以为了本国的发展,不惜和苏联合作,在二战前,两国的关系称之为“蜜月期”也不为过。
本时空里从一战结束后,德国就一直是苏联最直接的外部威胁,两国在二十年代还直接爆发过战争。
有了德国的鞭策,毫无疑问让斯拉夫人更加摆正了他们在世界上的位置,这其中就包括苏联和东非、美国等国家关系的主动改善。
莫斯科。
为了庆祝计划的成功完成,这次苏联破天荒的邀请了东非和美国的人员参加庆典。
克里姆林宫里,约瑟夫对苏联的高层们说道:“随着德国为首的欧洲极端民主义国家集团的日益壮大,现在德国已经成为了苏联最为致命的外部威胁。”
“即便现在苏联已经初步建设成为了世界上新兴的工业强国,可是我们和德国的差距依旧不容忽视,所以苏联需要在国际社会上寻找更多的‘朋友’。”
“否则未来苏联面对德国为首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集团时,我们将陷入极为艰苦的斗争环境。”
前世的约瑟夫绝对说不出这种话,甚至一直到德国对苏联开战前,约瑟夫都不认为德国能够对苏联造成威胁。
因为在前世这个时期,苏联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第二强国,
苏联实现了爆炸式的工业增长,尤其是在重工业领域,到1930年代末,其工业总产量确实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并超过了英国、法国和德国。
而本时空下,苏联的工业总产量却只能排在世界第四位,前三分别是东非,美国和德国。
尤其是等到德国消化奥匈帝国原本的工业体系后,德国对苏联的工业优势将进一步巩固,而且德国在工业发展质量上更比苏联具备优势。
军事力量方面,前世苏联在20世纪三十年代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常备军,在坦克、火炮、飞机等重型装备的数量上,也位居世界前列,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德国。
而前世德国的军事力量,在当时世界上是很难以捉摸的,以至于在二战爆发前,几乎所有国家都忽视了德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甚至在当时的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看来,波兰都能成功牵制住德国。
这也不奇怪,毕竟前世一直到1935年3月16日,德国才公开宣布实施《国防法》,重新组建国防军,并恢复普遍兵役制,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力的限制。
放在1939年人的眼中,一个才重建不到四年时间,被武装的德国军队确实难以给人带来压迫感。
所以在前世的1937年,苏联可以看做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除了海军以外,但是苏联对欧洲的军事优势并不需要海军发挥太多作用。
前世苏联是一个体量巨大但暂时“虚弱”的军事巨人。
它拥有可怕的战争潜力和动员能力,但在1939年这个时间点,其真实的战斗力因其内部的创伤而大打折扣。
事实上,如果不是前世约瑟夫对苏联军队内部发动的政治运动,德国还真未必会在战争初期给苏联造成那么大的麻烦。
而在本时空里,约瑟夫显然不敢小觑德国,德国现在就是明面上的欧洲第一军事强国,在海陆空三个领域都比前世发展的更加健全,而不是那支“速成”的强大军队。
约瑟夫说道:“德国在军队规模,动员能力,武器装备等等领域,现在都对苏联有着巨大的领先优势。”
“一旦阿道夫这个野心家的扩军计划完成,届时德国在兵力上将和我们旗鼓相当,这是苏联,哪怕整个斯拉夫历史上都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局面。”
“在德国吞并奥匈帝国以前,从来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在兵力上能够和我们的差距如此小,更不要说达到和我们旗鼓相当的地步。”
“德国现在是一个拥有一亿多人口的超级大国,和我们也只有几千万的差距,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德国还有诸多的盟友和傀儡,如果德国完成对中东欧的整合,他们在人数上是要超过苏联的。”
“仅仅是德国和意大利的人口,就已经和苏联相当,甚至可能超过我们,眼下德国如果完成对西班牙的渗透,加上德国旁边波兰,西乌克兰这些伪政权,苏联和德国为首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集团对比,反而处于极大的劣势。”
苏联单独对上德国都没有明显的优势,如果算上意大利等德国的盟友,这种场面想想就让现在的苏联政府感到坐立不安。
这时苏联的伏罗希洛夫元帅补充说道:“不仅仅是人口数量上的差距,悲观的来看,在动员能力上德国可能比我们更具有优势,仅仅以铁路来说,德国的铁路长度就已经超过我们,但是德国的整体面积才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铁路密度远比我们高的多。”
1937年苏联的铁路长度大约十一万公里左右,而德国的数据则是十三万公里左右,包括原本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铁路网。
不管苏联还是德国的铁路里程都比前世要长,苏联方面的原因是受到了东非的影响。
在苏联选择了计划性的发展工业这条道路后,东非就必然会成为苏联的学习对象,因此苏联发展工业的思路,不可避免的受到东非的影响。
而毫无疑问,东非在工业发展中,受到恩斯特的影响,尤其重视对铁路等基础交通的建设。
因此苏联对基础交通的建设也比前世得到了加强,只不过苏联显然无法和东非维持一致性。
毕竟苏联的交通建设环境和东非有着本质区别,在苏联因为冻土还有漫长冬季的影响,交通建设成本远高于东非,维护成本也更大,更别说苏联的财政也不如东非,所以苏联不可能像东非那样大手笔的发展交通网络。
这也让苏联铁路错失了成为欧洲第一大铁路网的机会。
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因素要考虑,那就是东非能够建设成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体系,早期黑人劳工的低成本优势是很难复刻的。
德国铁路是现在整个欧洲最发达的铁路系统,规模也是第一,其高达十二万公里的铁路线路,除了吞并奥匈帝国以外,还有其他领土扩张的结果。
这主要指的就是一战后德国在东欧吞并的大约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前世波兰西部的领土,这五万平方公里新领土,也让德国铁路网进一步覆盖更多的区域。
伏罗希洛夫元帅说道:“德国高度发达的铁路网络,能够让他们更加高效的完成兵力上的动员工作。”
“而我们的铁路不仅比德国少,人口和城镇也远比德国更加分散,这都将增加战争时期,我们动员工作的困难。”
不考虑苏联亚洲部分,仅仅是欧洲部分,苏联兵力的动员成本就比德国高的多,这种成本不仅仅是运输的经济成本,还包括时间成本。
而时间成本对于军事来说是格外重要的一点,兵贵神速,能更快完成军事动员的国家,就能获得战争初期的优势。
约瑟夫抽了一口烟,面色难看的点点头说:“交通上的差距,让我们的物资运输还有后勤支持也会比德国面临更大的问题,因此,两国如果爆发战争,我们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结合两国工业,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差距,我们甚至要考虑前线失败的问题,因此在三五期间,国防和人口向东部的转移,要进一步加快。”
“和德国的战争,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苏联的纵深优势,用空间换取时间,拖延为了战争德国的进攻速度。”
连钢铁般的约瑟夫都能说出这种话,就可以看出现在苏联在面对德国问题上的“悲观”情绪了。
诚然,苏联人确实相信他们拥有顽强的的斗争意志,但是也不能否认血肉之躯很难和钢铁炮弹的对碰的客观事实,否则约瑟夫也不会如此着急的在本国发展国防工业。
约瑟夫说道:“如今欧洲的局势发展,也对我们越发不利,欧洲工党运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寄希望于扶持欧洲各国工党给德国增加麻烦的办法,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眼下的西班牙内战,德国和意大利方面对国民派的支持,就体现了这一点。”
“根据可靠的情报,两国都已经派出军队亲自参与了这场战争,而共和派政府陷入了劣势之中。”
西班牙的局势演变比前世更加清晰,毕竟西班牙叛军背后可是得到了德国,意大利,东非三家的支持。
就算不考虑意大利和东非,光是德国对西班牙的支持,就远超过前世,毕竟德国可以直接通过的里雅斯特等地中海港口,将军队,物资输送到西班牙叛军手中。
反过来,德国还可以借助地中海的原奥匈帝国海军,来遏制苏联对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支持。
因为地中海方向德国海军力量的存在,还有中东欧,奥斯曼帝国等国家基本上向德国靠拢,苏联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的难度远比前世高的多。
此消彼长,西班牙内战结束的时间可能比前世大大提前,因此约瑟夫已经可以想象到在欧洲,又一个“大国”将投向极端民主义国家集团的怀抱。
约瑟夫说道:“欧洲正在被极端民族主义的邪恶势力蚕食,而英法等国家对德国的威胁选择了视而不见,进一步激发了德国人的狼子野心。”
“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对英国和法国抱有太大的期待,这两个腐朽和堕落的欧洲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很难值得信任,尤其是英国。”
“所以我们面临日后德国的威胁,就不能把目光放在欧洲,而是欧洲以外的国家。”
欧洲的事务,基本上由几个大国决定,也就是德国,英国,苏联和法国,意大利,这几个国家现在德国和意大利是一伙的,英国和法国也偏向于德国阵营。
这就让苏联在欧洲彻底陷入“孤立”状态之中,至于那些欧洲的小国,他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这些小国也都围绕在德国和英国周边,而不是苏联。
约瑟夫说道:“欧洲已经完全糜烂,我们很难找到可靠的盟友,只能依靠我们自己,而且德国和奥斯曼帝国,日本的联系也很密切,德国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对我们战略上的包围。”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只能寄希望美国和东非两个国家不会放任德国在欧洲做大。”
“甚至为了让他们不和德国站在一边,我们可以放弃亚洲部分的一些利益。”
苏联的势力范围集中在欧洲和亚洲,现在欧洲部分苏联除了本国领土以外,唯一能够拉拢的国家也就只有巴尔干半岛上几个面对德国威胁的小国了,诸如南斯拉夫,希腊,阿尔巴尼亚三个国家。
在亚洲方向,苏联还能对远东帝国,中亚,中东等地区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这些就可以成为苏联和美国,东非谈判的筹码。
苏联的核心利益,毫无疑问是在欧洲,而且约瑟夫也相信,美国,东非这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在欧洲强势崛起。
和苏联相比,德国现在确实是最有可能统治和整合欧洲的威胁,并且德国的盟友,奥斯曼帝国和日本也可能成为未来德国把手伸进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双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