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城穿越之方向盘上的责任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江城穿越之方向盘上的责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江城穿越之方向盘上的责任(第1/2页)
    一、公交场站的方向盘与带茧的指尖
    市公交集团102路场站的清晨总飘着柴油与早餐摊包子的混合味道,我推着便利店补货推车停在调度室旁,看马卫国穿着深蓝色公交制服忙碌。他的左胸别着“安全驾驶标兵”徽章,边缘被岁月磨得发亮;袖口沾着浅灰色痕迹,是长期握方向盘蹭的磨损印;左手握着方向盘套,黑色的套子因常年攥握泛着温润包浆,上面贴着张“礼让行人”的黄色提示贴;右手正按下车门控制按钮——指尖因长期操作仪表盘、握方向盘泛着厚茧,指缝里藏着点方向盘清洁剂的淡香,连指甲盖边缘都沾着点若有若无的清洁液痕迹。
    他的驾驶座旁永远摆着三样东西:印着“102路”字样的搪瓷保温杯,里面泡着绿茶,茶底沉着几颗枸杞,是提神防困用的,杯壁结着薄茶渍;记满“乘客需求”的小本子,封面是女儿画的小公交车,某页用铅笔写着“张大爷每周一三五早6点坐首班车去医院,需提醒坐稳”“17点放学时段,后门学生多,关门要慢”;还有张女儿的高考倒计时日历,用透明胶带贴在仪表盘旁,某页标着“3月15日,女儿模考,晚上煮鸡汤”。中途休息时,他会靠在驾驶座上啃冷馒头,是便利店昨天剩下的,左手捏着馒头,眼睛却盯着站台——怕错过赶车的乘客,也怕耽误接女儿放学,他说“每趟车都牵着几十户家庭的平安,准点是承诺,安全是底线,一样都不能松”。
    上周暴雨夜,我补完货准备锁便利店门,撞见他在场站角落对着手机红着眼。深蓝色制服外裹着件旧加绒马甲,肩膀被雨水打湿;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是记乘客需求的那个;手机屏幕亮着妻子发来的视频:“女儿模考没考好,躲在房间哭,说想让你陪她复盘错题,你这月在家吃晚饭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视频里的女儿趴在书桌上,试卷摊在面前,眼泪把字迹晕开了一片。
    而他刚跑完最后一趟晚班车,21点才收班,雨刷器还在公交车窗上缓慢摆动,车厢里残留着乘客带上来的雨水。这时调度室的消息弹出来:“明早首班车司机突发肠胃炎,你替跑5:30的车,提前到场站检查车况”。他赶紧擦干眼泪,对着手机挤出笑容:“宝贝别哭,爸爸周末一定陪你复习,给你买最爱吃的草莓”,挂了电话却对着公交车方向盘发呆——右手揣在制服内袋里,攥着本没拆封的复习资料,是托同事从书店买的,本想昨天给女儿,却因替跑晚班车忘了带回家。后来才知道,他第二天替跑完早班车,中午抽空回家给女儿煮了鸡汤,自己只啃了个冷馒头,又赶在13点前回到场站,跑下午的第一趟车。
    帮便利店送早班货时,我见过他在休息室偷偷贴膏药。他背对着门,把制服衬衫往上拉了点,腰上贴着片黑色膏药,边缘卷着边——是长期久坐开车、保持同一姿势落下的腰椎间盘突出,昨天替跑晚班车时,为了避让闯红灯的电动车急刹车,腰又疼得厉害。刚贴好膏药,就听见调度室喊:“马师傅,该你发车了!”他赶紧放下衣服,把膏药包装纸塞进兜里,拿起保温杯就往公交车跑。
    刚驶出站场,就有位穿西装的乘客抱怨:“师傅,怎么开这么慢?我8点要开会,再慢就迟到了!”马卫国没反驳,只是平稳地驶过路口:“抱歉,早高峰车多,安全第一,我尽量快点,您再耐心等会儿”。等红灯时,他悄悄揉了揉腰,额头上渗出细汗——刚才为了避让横穿马路的老人,又踩了次急刹车,腰像是被针扎着疼。他的衣柜里,藏着件没拆封的灰色运动服,是妻子去年冬天买的,标签上还贴着便签:“周末陪你去爬狼山,放松下腰”,可他连完整的周末都没有,总被临时替班占满;制服内袋里,永远装着女儿的月考成绩单,最好的一科是语文,92分,他怕女儿压力大,从没提过成绩的事,每次出车前看一眼,都像给自己打了针强心剂。
    扫街时我捡过他扔掉的盒饭盒,上面用马克笔写着“今日跑6趟(早5:30首班,晚21:00末班)”“给女儿的复习资料,放书桌左边抽屉(提醒她做第三章)”“妻子的风湿药剩2天,下班路过为民药店买(别忘刷医保卡)”。那天傍晚,我看见他在站台帮张大爷拎菜篮子,张大爷腿脚不便,他扶着老人慢慢上车,还特意把老人安排在靠前的座位:“您坐这儿,下车方便”。这种“对乘客上心到极致,对自己敷衍到骨子里”的坚持,曾让我蹲在场站旁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公交车司机”当成战场,每一次刹车都是对安全的守护,每一次替班都是对责任的扛,那些看似平凡的方向盘背后,藏着比制服更沉重的“生活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便利店的玻璃门上打盹,梦里全是公交车的报站声与女儿的读书声。晨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他笔记本上的乘客需求标注。
    二、方向盘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腰眼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趴在马卫国的公交车驾驶座上,手里还攥着方向盘套,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凌晨4点半,调度室的紧急通知:“早班车司机突发肠胃炎,你替跑5:30首班车,务必提前到场站检查轮胎、刹车”,还有妻子发来的消息:“女儿今天模考,你答应送她去学校的,别又忘了,她早上要吃巷口的肉包”。
    窗外天还没亮,场站里只有几盏路灯亮着,冷风吹过,带着柴油的味道。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马卫国。
    摸向腰眼,昨天替跑晚班车的酸痛还在,一按就钻心地疼;左手的保温杯倒在一旁,绿茶洒了点在裤子上;制服内袋里,女儿的复习资料硌着胸口,塑料封皮磨得发亮。驾驶座旁的储物格里,压着三份“生存难题”:公交集团的“运营要求”,红色标注“日均往返6趟,准点率≥95%,安全事故零容忍”;家庭的“待办清单”,“送女儿模考(8点前到市一中),买2个肉包+1杯豆浆”“给妻子买风湿药(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还有张“身体警报”便签,是医生写的“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禁止急刹车”。
    我摸向口袋里的零钱,昨天跑6趟车赚的钱,大部分给女儿交了辅导班费,只剩120块——今天必须先替跑首班车,再赶在8点前送女儿去考场,不然首班车误点要扣绩效,女儿也会失望。
    凌晨5点,我准时赶到场站。刚打开公交车门,就拿出手电筒蹲在地上检查轮胎:“左前轮胎压正常,右后轮花纹里卡了小石子,得抠出来”,又打开引擎盖,检查机油和刹车油——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102路要走城郊的盘山路段,雨天容易打滑。5点20分,我坐在驾驶座上,用清洁剂仔细擦拭方向盘,嘴里默念“礼让行人,平稳起步,慢刹慢停”,这是他开20年公交车的口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江城穿越之方向盘上的责任(第2/2页)
    5点30分,首班车准时发车。站台只有三位乘客,张大爷拎着菜篮子站在最前面:“马师傅,又这么早,天还没亮呢”。我笑着点头:“张大爷,您慢点上车,我帮您拎菜”,说着伸手接过菜篮子,腰眼又传来一阵疼——刚才弯腰检查轮胎时扯到了旧伤。把菜篮子放在座位旁,我提醒道:“您坐稳,今天走盘山路段,可能有点颠”。张大爷笑着说:“有你开,我放心”。
    早高峰时,车厢里挤满了人。我一边平稳驾驶,一边用麦克风提醒:“前门上车刷卡,后门下车,麻烦大家往里走,给老人让个座”。路过市一小门口时,一位妈妈抱着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我特意等了两分钟:“快上来,别着急,我等你”。孩子上车后,奶声奶气地说“谢谢叔叔”,我心里暖暖的,却突然想起女儿——她小时候,我也常这样抱着她赶首班车去幼儿园,现在连送她上学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7点整,跑完第一趟返程,我赶紧把车停进场站,换了件干净衬衫就往家跑。女儿已经背着书包等在门口,眼睛红红的:“爸爸,你真的要送我去考试吗?”我蹲下来帮她理了理衣领:“当然,爸爸答应你的事肯定做到,走,买肉包去”。路上,我给妻子发消息,让她帮忙把女儿的准考证装进书包,妻子回复:“你注意安全,送完别着急回场站,吃口早饭再走”。
    7点40分,把女儿送到市一中门口。她攥着我的手说:“爸爸,你今天能早点回家吗?我想让你陪我对答案”。我点点头:“一定,爸爸今晚不替班,给你煮鸡汤”。看着女儿走进考场的背影,我心里满是愧疚——上次答应陪她复习,却因临时替班到深夜,回家时她已经睡着了。
    8点整,我赶回场站跑第二趟车。刚驶出站场,就下起了小雨。路过盘山路段时,我放慢车速,小心翼翼地避开积水坑。这时一位乘客拍着车门喊:“师傅,能不能快点?我赶时间去城郊办事,再慢就来不及了!”我耐心解释:“大哥,这段路雨天容易滑坡,慢点开安全,您再等等,我尽量稳着赶点”。等红灯时,我揉了揉腰,发现膏药已经卷边,只能用手按了按缓解疼痛。
    下午3点,跑第三趟车时,调度室发来消息:“晚班车司机家里有事,你替跑21:00的末班车”。我心里一紧——答应女儿今晚陪她对答案,又要食言了。只能给妻子发消息:“今晚替跑末班车,让女儿先复习,我回来给她煮鸡汤”。妻子回复:“你别太累,腰不好就多歇会儿,鸡汤我来煮”。
    晚班车收班时,已经21:30。我检查车厢时,发现后排座位上有个蓝色书包——里面装着初中课本和作业本,扉页写着“李明,市三中初二(1)班”。我赶紧联系调度室,查到李明妈妈的电话,等她来取书包时,已经22:00。李明妈妈握着我的手说:“太谢谢你了,孩子明天还要上学,丢了书包可怎么办!”我笑着说“应该的”,心里却满是愧疚——女儿肯定还在等我回家,复习资料还没给她。
    深夜23点,我终于回到家。女儿已经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旁边放着模考试卷,上面写着“爸爸,我这次数学考了85分,比上次进步10分”。妻子端来热鸡汤:“你肯定没吃饭,快喝点汤,腰还疼吗?我给你贴了新膏药”。我喝着鸡汤,看着试卷,眼泪差点掉下来——女儿进步了,我却没陪她对答案,连句鼓励的话都没说。
    这时手机弹出李明妈妈的消息:“马师傅,谢谢你帮孩子找回书包,明天我让孩子给你送锦旗!你真是个负责任的好司机”。我看着消息,心里暖烘烘的——至少有人懂我的辛苦,再累也值得。手机还弹出公交集团的消息:“马卫国本月安全行驶3200公里,准点率98%,评为‘月度安全标兵’”。我笑着把消息给妻子看,她也笑了:“你看,你的坚持没白费”。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女儿的试卷放进文件夹,旁边摆着那本没拆封的复习资料。窗外的月光很亮,照亮了小小的客厅,妻子在旁边收拾碗筷,像给这个疲惫的夜晚,裹上了一层温暖的壳。我突然明白,自己握的不只是方向盘,是乘客的平安,是家庭的责任;跑的不只是公交路线,是对承诺的坚守,是对生活的热爱——哪怕腰再疼、再累,只要能让乘客平安到家,让家人安心,一切都值得。
    三、方向盘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柴油味。我摸向腰眼,没有久坐的刺痛,只有补货推车边缘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公交场站的群消息:“马卫国火了!有人拍了他帮张大爷拎菜、替班找书包的视频,现在网上都叫他‘102路守护神’,公交集团给他涨了工资,还批了一周带薪假!”
    跑到102路场站,看见马卫国穿着崭新的公交制服,胸前别着“年度安全模范”的徽章,正在给新入职的司机演示方向盘操作:“握方向盘要稳,刹车要慢,遇到老人小孩要多等会儿,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他的妻子和女儿也来了,女儿手里拿着锦旗,上面写着“102路守护神,百姓贴心人”;妻子手里拿着那件灰色运动服:“这衣服你终于能穿了,周末咱们去爬狼山,放松下腰”;张大爷也来了,手里拎着袋自家种的青菜:“马师傅,谢谢你总照顾我,这青菜你一定要收下”。
    公交集团的领导走过来,手里拿着个荣誉证书:“马卫国同志,这是‘城市摆渡人’证书,你实至名归!集团给你涨了底薪,还帮你申请了腰椎康复补贴,以后不用再硬扛了”。马卫国接过证书,笑着说:“谢谢领导,也谢谢大家,是乘客的信任和家人的支持,我才能做好这份工作。以后我会继续开好102路,守护每一位乘客的平安”。
    “小伙子,补货呢?”马卫国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的指尖不再沾着清洁剂,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现在场站加了人手,”他指着新到的公交车,“不用再总替班了,能多陪女儿复习,也能陪妻子去爬山了”。
    风卷着便利店的塑料袋,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场站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马卫国方向盘里的秘密——那些冷掉的馒头、卷边的膏药、晚归的夜晚,不是“狼狈的证明”,是他把对乘客的责任,融进了每一次刹车里,把对家人的爱,藏在了每一次坚持中。就像那杯泡着绿茶的保温杯,看似普通,却藏着他对工作的热爱;就像女儿的模考试卷,看似微小,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明天我还要来场站补货,马卫国昨天说“想在102路公交车上设个‘便民角’,放些晕车药、创可贴和雨伞,方便乘客应急”。顺便问问他,陪女儿爬山时有没有看到山顶的风景,女儿模考进步后有没有奖励她草莓,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能歇口气的公交司机,笑着说起这些时的声音到底有多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