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城穿越之教案里的坚守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江城穿越之教案里的坚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江城穿越之教案里的坚守(第1/2页)
    一、中学办公室的教案与带墨的指尖
    某县城向阳中学的清晨总飘着粉笔灰与早餐摊油条的混合味道,我守在文具店柜台后,看赵伟穿着浅蓝色衬衫忙碌。他的袖口沾着淡白色粉笔灰,是昨天板书《岳阳楼记》时蹭的;领口系着深灰色领带,边缘被反复拉扯得有些松散;胸前别着“优秀班主任”旧徽章,是5年前评的,徽章表面已有些氧化;左手托着语文教案,封皮印着“向阳中学”的红色字样,内页夹着两张便签——一张是校长李建军写的“周三前交初二(3)班升学率提升方案,重点盯3名差生”,另一张是书记张援疆写的“周五前备完‘援疆故事’德育课教案,需加入学生互动环节”;右手握着红笔,正批改学生作文——指尖因长期握笔、翻课本泛着厚茧,指缝里藏着点红墨水,连指甲盖都被染成了淡红色,是刚批改完作文本蹭的。
    他的办公桌角落永远摆着三样东西:泡着浓茶的保温杯,杯身贴着女儿画的“爸爸加油”简笔画,画里的小女孩举着满分试卷,杯盖缠着圈透明胶带防漏,是长期熬夜备课、焦虑失眠用来提神的,他说“喝口浓茶,能撑到晚自习结束”;记满“任务清单”的黄色笔记本,封面用透明胶带粘补过,某页用铅笔写着“周一:给校长交升学率提升方案;周二:帮书记组织‘援疆主题班会’;周三:批改单元测试卷(重点盯李明、王芳、张强三名差生)”“提醒妻子:女儿周四17点舞蹈课,别忘接,她上周就闹着要你陪”;还有本女儿的拼音作业本,放在教案旁,作业本上有几处红色批改痕迹,是他昨晚熬夜间隙帮女儿检查的,某页写着“爸爸,我想你陪我读拼音”。课间休息时,他会靠在椅背上揉太阳穴,眉头紧锁,手里还攥着没改完的作文本,眼睛却盯着办公室门口——怕校长或书记突然进来布置新任务,也怕学生来找他问问题,他说“教书要对得起学生,可校长和书记的安排也不能推,家里2800元房贷、女儿800元兴趣班费用,都靠这份工作撑着”。
    上周周五,我送文具到学校办公室时,撞见他对着两份文件红着眼。浅蓝色衬衫的袖口被墨水染黑,他手里攥着校长的“升学率冲刺计划”,上面写着“周末加课两天,重点讲解文言文阅读与作文技巧”,还有书记的“援疆德育研学方案”,要求“周日带学生去本地纪念馆参观,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两份文件的时间完全冲突;手机屏幕亮着妻子发来的消息:“女儿发烧到38.5℃,我今晚夜班,你能不能早点回家带她去医院?”而他刚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校长拍着他的肩膀说“赵伟,你班是重点班,必须带头加课,不然升学率掉了,家长要去教育局闹,我这校长也难做”,转头书记又把他叫到德育处:“赵老师,研学是援疆项目重点,你带的班凝聚力强,学生发言积极,必须参加,我已经报给上级了”。
    他对着空办公室叹气,拿起手机想跟妻子解释,却先收到女儿发来的语音:“爸爸,我头疼,想你陪我去医院,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声音带着哭腔,他赶紧用手背擦眼泪,先给校长回消息“李校长,我周末加课,保证把三名差生的成绩提上来”,又给书记回“张书记,研学我来组织,保证按时参加,您放心”。挂了消息,他才发现自己只能周末两天连轴转——周六上午8点到12点加课,下午赶回家带女儿去医院,周日凌晨5点起床准备研学物料,9点带学生去纪念馆,下午4点结束后还要批改加课的作业。后来才知道,他周六加课到下午1点,没顾上吃午饭就往家跑,带女儿看完病已经是傍晚6点,周日带研学的时候,他全程强撑着,脸色苍白,回到家倒头就睡,妻子偷偷给他贴了片退烧贴——他也累得发烧了,却还惦记着没改完的作业。
    帮他搬作业本时,我见过他在走廊偷偷改表格。他背对着同事,手里拿着班级成绩表,校长要求把李明、王芳、张强三名差生的单元测试分数“适当调整”,从58分、56分、59分改成62分、60分、61分,显得加课有效果;书记要求在成绩表后附“学生德育表现”,突出素质教育成果,他用铅笔反复涂改分数,又在空白处补写“李明参加援疆班会发言积极,王芳主动帮同学整理研学资料,张强在方阵排练中表现认真”,笔尖都快戳破纸。刚改完,校长就路过:“赵伟,分数统计好了吗?要真实,别搞那些虚的,家长要看真实成绩”;没过多久,书记又过来:“赵老师,德育表现要写详细点,这是援疆考核的重点,上级要看”,他只能点头“好的,您放心”,转身把表格藏进教案,怕被同事看见议论“两边讨好,想评职称”。他的办公桌抽屉里,藏着本没拆封的《教育心理学》,是他去年网购的,想学习怎么平衡教学与行政任务,却没时间看;浅蓝色衬衫内袋里,永远装着女儿的退烧药,药盒上写着“体温超过38.5℃服用”,怕女儿在学校发烧,也怕自己累倒,随时备用。
    扫办公室走廊时,我捡过他扔掉的茶叶包,上面用马克笔写着“周末任务:周六加课(8-12点)、周日研学(9-16点);给女儿买退烧药20元;补校长的升学率方案(今晚熬夜)、补书记的班会PPT(明早提前1小时到)”“同事议论:‘赵伟两边都不得罪,肯定想评职称’——其实我只想保住工作,好好教书,不让学生受委屈”。那天上午,我看见他在晚自习后还留在教室,给李明、王芳、张强讲作文技巧,讲完后又拿出德育课素材,准备第二天的班会PPT,直到晚上10点才离开学校,保温杯里的茶已经凉透,他却没顾上喝一口。这种“对学生负责到极致,对自己妥协到底”的坚持,曾让我站在文具店门口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普通教师”当成夹缝中的战场,每一次改教案都是与矛盾的妥协,每一次加班都是对生计的承担,那些沾着墨水的衬衫背后,藏着比校园更沉重的“育人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文具店玻璃门上打盹,梦里全是他批改作业的“沙沙”声与女儿的笑声。晨光透过中学的窗户照进来,在他的教案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他写在上面的知识点标注。
    二、教案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太阳穴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坐在赵伟的办公桌前,手里还攥着那支红笔,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早上6点,校长发来的紧急消息:“赵伟,今天早读课你班加练文言文,重点讲《桃花源记》知识点,我7点半去查岗,别让我失望”;还有书记发来的消息:“赵老师,上午10点带学生去操场练‘援疆主题方阵’,要排出‘民族团结’四个字,下午2点拍宣传视频,援疆同事要来看,必须保证效果”。
    窗外天刚亮,校园里只有保洁阿姨在打扫卫生,冷风吹过走廊,带着粉笔灰的味道。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赵伟。
    摸向太阳穴,昨天熬夜改方案的疲惫还在,一按就钻心地疼;左手的保温杯倒在桌上,浓茶洒了点在教案上;衬衫内袋里,女儿的退烧药硌着胸口,药盒边缘磨得发亮。办公桌抽屉里,压着三份“两难难题”:工作的“冲突任务”,红色标注“早读:加练《桃花源记》(校长)VS方阵排练(书记)——早读练1小时,9点半带学生去操场”“下午:批改单元测试卷(校长要求2点前交)VS备德育课教案(书记3点检查)——午休不休息,两边都赶”;家庭的“待办清单”,“给女儿买退烧药20元,晚上视频问病情;给岳母转200元,麻烦她帮忙接女儿舞蹈课”;还有张“身体警报”便签,是他自己写的“失眠加重,昨晚只睡2小时;颈椎疼,每节课后活动5分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江城穿越之教案里的坚守(第2/2页)
    我摸向衬衫口袋里的零钱,昨天剩的150元,给女儿买了本童话书花了30元,还剩120元——今天帮女儿买退烧药要20元,给岳母转200元不够,只能等发工资再补,校长要的升学率提升方案还差一页,书记的班会PPT还没做,只能挤时间赶。
    早上7点,我准时到教室。刚组织学生读《桃花源记》,就看见校长在窗外巡查,他双手背在身后,眼神严厉,我赶紧提高声音:“大家把‘豁然开朗’‘怡然自乐’等重点词语的解释再背一遍,等会儿我抽查”,校长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离开。9点半,我又带着学生往操场跑,书记已经在等,手里拿着方阵图纸:“赵老师,你看,‘民’字要排成20人,‘族’字18人,你带学生多练几遍,下午拍视频要一次过”,我笑着答应,心里却在着急——早读加练只完成了一半,校长说不定会生气。
    10点排练时,李明突然说“老师,我想回教室写作业,昨天的文言文还没背会”,其他学生也跟着附和:“老师,我们作业太多了,能不能不排练?”我蹲下来,摸了摸李明的头:“大家再坚持一下,练完方阵,下午我给大家补文言文,保证不耽误学习,好不好?”学生们点点头,我却更愧疚——我知道他们最近作业写到深夜,却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排练。
    中午12点,其他老师都去食堂吃饭,我留在办公室改单元测试卷,从抽屉里拿出早上买的冷包子,咬了一口,又开始写校长要的升学率提升方案,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怕下午2点前交不上。书记路过办公室,探头进来:“赵老师,德育课教案别忘了加援疆教师的故事,这样更有感染力,明天我要检查”,我赶紧说“好的张书记,今晚一定写完”,心里却在苦笑——又要熬夜了。
    下午2点,我把改好的卷子交给校长,他翻了翻,皱着眉说“怎么李明、王芳、张强还是没及格?明天早读继续加练,必须把他们的成绩提上来”,我只能点头“好,李校长,我明天一定盯紧他们”。回到办公室,又开始备德育课教案,直到傍晚6点,才把初稿写完,发给书记,书记很快回复“还要加个学生情景剧环节,突出援疆精神,你今晚再改改”,我回复“好的”,然后坐在空教室里,一边改教案,一边想着发烧的女儿,心里满是愧疚。
    晚上8点,我终于走出学校,在路边药店买了退烧药,又给岳母转了200元,才往家走。路上给女儿打视频,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哭着说“爸爸,我想你陪我,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忍着眼泪:“明天爸爸早点回家,给你买你最爱吃的草莓蛋糕,好不好?”挂了视频,我擦了擦眼泪,加快脚步往家走。
    晚上10点,我终于改完德育课教案,发给书记,又开始准备明天早读的加练内容,直到凌晨1点,才躺在沙发上睡着,手里还攥着教案。
    早上8点,我在办公室改作业,听见同事议论:“赵伟真会两边讨好,校长让加课就加课,书记让排练就排练,肯定想评职称”“他就是怕得罪人,一点原则都没有,学生都快被他逼疯了”。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我攥着红笔,指节发白——我只是想保住工作,好好教书,却被说“墙头草”“没原则”。
    这时李明拿着作文本过来:“赵老师,你昨天讲的作文技巧,我还是不会,你能再讲一遍吗?”我笑着点头,给李明讲题,他听完后说“谢谢赵老师,你真好,比其他老师有耐心”,我看着他的笑脸,心里暖烘烘的——至少学生懂我的付出,再累也值得。
    下午3点,校长和书记因为“要不要取消周末加课,改上德育课”在办公室吵架,校长拍着桌子说“升学率掉了谁负责?家长要闹事,你能担得起责任吗?”书记也红着眼:“素质教育才是长远的!学生不能只知道学习,还要有家国情怀!”两人都看向我:“赵伟,你说该怎么办?”我站在中间,手心冒汗,只能说“要不我们折中,周末加课半天,半天上德育课,既不耽误学习,也能开展素质教育,您看行吗?”校长和书记都没说话,却也没再吵架,我知道,这个方案不是最好的,却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我只想让两边别再矛盾,让学生能安心学习。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女儿的拼音作业本放在枕头边,旁边摆着明天要交的升学率提升方案和德育课教案。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亮了桌上的保温杯,杯身女儿画的简笔画泛着温柔的光。我突然明白,自己握的不只是教案,是学生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写的不只是知识点,是对责任的坚守,是对育人的执着——哪怕太阳穴再疼、再被误解,只要能让学生成长,让家人安心,一切都值得。
    三、教案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粉笔灰味。我摸向太阳穴,没有熬夜的刺痛,只有文具店柜台边缘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学校的工作群消息:“赵伟老师的‘文言文+德育’融合课程被评为市级优秀课程!校长和书记的矛盾也得到化解,决定推行‘半天学习+半天素质教育’模式,赵伟老师被推荐为‘县优秀教师’,奖金5000元!”
    跑到学校办公室,看见赵伟穿着件新的浅蓝色衬衫,胸前别着“县优秀教师”的徽章,正在给学生讲《援疆故事》融合课。他的妻子和女儿也来了,妻子手里拿着刚炖的鸡汤:“老公,你辛苦了,快喝点鸡汤补补身体”,女儿举着满分拼音作业本:“爸爸,我拼音考了100分,你答应我的草莓蛋糕呢?”;校长和书记也来了,校长手里拿着升学率提升方案:“赵伟,之前是我太执着于升学率,你的融合课程很好,以后我们就按这个模式来”,书记手里拿着德育课教案:“赵老师,你这教案写得很详细,我已经推荐给其他学校了”。
    学生们也围过来,李明拿着作文本:“赵老师,你讲的作文技巧我学会了,这次作文我考了90分!”王芳和张强也说:“老师,我们的文言文也及格了,谢谢你一直盯我们”。
    赵伟接过鸡汤,笑着说“谢谢大家,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让学校氛围变好,我就很满足了”。他的指尖不再沾着红墨水,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那件旧的浅蓝色衬衫被他叠好放在办公桌抽屉里,旁边摆着女儿的拼音作业本;保温杯也换了新的,杯身贴着女儿新画的“爸爸和我”简笔画。
    “老板,买本作文本!”赵伟看见我,笑着挥挥手。风卷着文具店的塑料袋,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学校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赵伟教案里的秘密——那些冷掉的包子、熬红的眼睛、没拆封的《教育心理学》,不是“狼狈的证明”,是他把对学生的责任,融进了每一次批改里,把对家人的爱,藏在了每一次坚持中。就像那杯泡着浓茶的保温杯,看似普通,却藏着他对教育的热爱;就像女儿的拼音作业本,看似微小,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明天我还要来文具店上班,赵伟昨天说“想把‘文言文+德育’融合课程分享给其他老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