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69章 朝堂之上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69章 朝堂之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69章朝堂之上(第1/2页)
    十一月十八日
    张怀与曹仟率领着六百四十人的兵马,准备赶往遂州去接管嵎阳。
    李原带着众房大使管事,亲自在东乡堡东门外送两人出征。
    因为曹仟的身体不好,李原还命谭云,准备了一辆冬日里出行的暖车。
    这辆车的车厢四壁挂有皮毛软垫,车内还有铜制的炭火暖炉。
    坐这种车子出行,曹仟在路上至少可少受些风寒。
    李原又给他们两人,每人敬了一盏壮行酒。
    并鼓励二人在嵎阳为青原军建功立业。
    两人躬身向李原行礼。
    随即,各自上马上车,带着队伍向着遂州而去。
    看着远去的队伍,李原的脸上尽是期许。
    -------
    十一月二十日。
    上京大梁兵部。
    “你说什么?”
    “北川大捷!?青原伯连破北蛮的乌林,西海两部!?”
    “还斩首万级!还阵斩了乌林汗!!”
    啪的一声响,一个名贵的官窑茶盏,在地上摔成了碎片。
    兵部尚书高文锦,正微微起身一脸的震惊之色。
    这位尚书大人是真的没想到,青原伯李原半年前,刚刚在赤水河立下了泼天的大功。
    这才多久,他就又派人入京报功,还是这种几十年未见,阵斩敌酋的大功!
    似乎有些难以相信。
    高文锦又对着禀报此事的兵部侍郎李秉孝问道。
    “你可查验了青原伯送来的首级信物?”
    李秉孝只能拱手回道。
    “启禀尚书大人。”
    “青原伯的信使,不但送来了乌林汗的首级,旗帐甲胄为证。”
    “还送来了乌林部左右翼长,千夫长等首级一百三十七颗,俘虏百人。”
    “另有乌林部与西海部,骨制腰牌两万余枚。”
    “属下一一查验,可说是千真万确!”
    听闻此言,高文锦缓缓坐下,苍老的脸上在微微颤抖。
    实在是太惊人了。
    此事必须立刻上报朝廷。
    只是现在的朝廷,唉,真是一言难尽。
    与李原上一次入京报功相比。
    此时的上京城,其实变化并不算大。
    后党率领着禁军盘踞于皇城,辅国将军率领的勋贵依旧把持着朝野。
    而左相与二皇子所率领的文官,因为手中没有可靠的兵马为后盾。
    则是被后党与勋贵反复排挤,境况是每况愈下。
    不少文官看不到希望,便纷纷跳反转投其他两派。
    上京三家鼎立的局面,正向着两强相持的方向发展。
    左相除了每日里都要聚集亲信商议对策之外。
    眼见着自己这一派被边缘化,也没什么好办法。
    ---------
    十一月二十一日。
    天空阴云密布。
    上京的皇城内。
    青铜制的金猊香炉中,飘散的熏香让宣德殿是宛如仙境。
    大梁建兴帝陈云升在肖皇后的陪同下,表情呆滞的端坐于龙椅之上。
    左相蔡宏文与辅国将军郑天雄,各自率领文武分列于左右。
    此时正在举行着例行廷议。
    兵部尚书周文锦,正在向上首躬身奏事。
    其实说起来很是诡谲。
    后党与勋贵在上京周边互相试探了多次。
    小规模的交手甚至互相刺杀,也从未间断。
    水面下虽是暗潮涌动
    但身在中枢的各位,反倒是在朝堂上维持着一种表面上的太平。
    后党与勋贵,都在极力克制彻底摊牌的情形。
    因为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试探,他们都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69章朝堂之上(第2/2页)
    现在无论是后党还是勋贵,谁也承受不起彻底摊牌之后所带来的后果。
    所以双方都在不自觉的为同一件事情做准备。
    那就是建文帝陈云升的驾崩。
    因为西域毒药的作用,建兴帝的身体也在日渐衰竭。
    长则一年短则半年,这位老皇帝必死。
    等皇帝驾崩的那一刻,无论后党与勋贵想不想,都是上京局面彻底摊牌的时候。
    双方都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理由,动员麾下的所有力量向对方发难。
    不过在此之前,虽然暗中的较量不断,但他们同时选择了隐忍与蛰伏。
    因为他们发现,让大梁朝廷这台腐朽的机器继续运作下去。
    在此期间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最后一击才是最佳的策略。
    所以这朝堂上,就暂时维持住了一丝微妙的平衡。
    今日廷议的议题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青原伯李原又向朝廷报来了大功。
    青原伯与北川道大军,在北岸四城大破北蛮乌林部与西海三部,斩首北蛮士卒近两万人!
    青原伯李原更是阵斩了乌林汗!
    按理说,边军大捷,朝廷应该欢欣鼓舞才对。
    但眼下的朝堂上却是死气沉沉,无人说话。
    因为无论是后党还是勋贵都发现,他们远远低估了那位青原伯。
    本以为没有龙骧侯的兵马支持,这青原伯即便是能在边境上占些便宜,也只能是小胜。
    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中,一名县伯的治下也不过是五百食邑,百余兵马。
    就算他手中的百余兵马尽是精锐,又能掀得起多大风浪。
    却没想到,这才仅仅过了半年。
    那李原又立下了如此的泼天大功。
    大殿之上,没有任何人怀疑李原的功劳是假的。
    哪怕是一直看李原不顺眼的左相与辅国将军,也是如此。
    更何况,兵部尚书高大人已经带人反复查验过了。
    首级,兵甲,旗帐战俘皆是真的。
    但眼下,一个天大的难题又摆在了朝廷诸公的面前。
    那就是,这青原伯到底该如何封赏。
    其实无论是后党还是勋贵,甚至是左相,他们隐隐的都达成了一个默契。
    那就是认为,青原伯李原这头猛虎的力量绝不能再增强了。
    一个县伯的爵位,就让朝廷感受到了如此大的压力。
    那要是在升下去,谁还能治得了他。
    但人家立下的大功就在眼前。
    朝廷若是不给封赏,属实说不过去,甚至还会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肖皇后与辅国将军,左相之间眼神几次交汇,但都没有表态。
    几人心中都藏着各自的心思,即便要制衡青原伯,他们也不愿意亲自出头。
    眼见着大殿中这么冷场也不是办法。
    于是肖皇后轻咳了一声。
    身后的总管吴德安马上会意,他走上前来俯身到建文帝的耳边。
    看那样子似乎是在倾听皇帝的口谕。
    但这殿中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失智,早就口不能言了。
    这阉人只不过是装装样子,实际在听的当然是肖皇后的话。
    不多时,吴德安微微点头,退后了一步。
    然后转头对着殿中众臣说道。
    “有上谕——。”
    他这话一出,下面众臣无论心中如何腹诽,也都不得不躬身应道。
    “臣等躬聆圣谕。”
    吴德安继续说道。
    “陛下问。”
    “众卿对封赏青原伯之事,有何见解?”
    “大家不妨各抒己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