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6章 日进百贯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6章 日进百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章日进百贯(第1/2页)
    李原对着九娘拱手施礼。
    “这位娘子,您说笑了。”
    “此酒方,关系着我军堡数百兵户的生计。”
    “我怎敢出售啊。”
    对面俩人都是一脸疑惑的问道。
    “哦?你们是兵户。”
    李原点了点头,然后开始讲自己早就编好的故事。
    “唉,两位,实不相瞒。”
    “在下李原,是西河堡兵户伍长。”
    “赤水河大战之后,我们西河堡兵户损失惨重。”
    “兵房府库中衣甲不全,刀枪破损。”
    “男子伤亡甚重,女子守寡者不计其数。”
    “上官派发的救济粮米又少的可怜。”
    “村中常有妇孺饿死。”
    说到动情处,李原甚至还抹了一把眼角。
    将并不存在的眼泪擦干。
    “不得已,我只好组织乡亲开酒坊想挣些银钱米粮。”
    “以救济乡里那些兵户的亲眷。”
    “不求商贾巨利,只求乡民温饱。”
    “这酒方,便是我们这些兵户的命根子。”
    “谁要是惦记他,断了我们生计,乡里的百十条汉子也是要跟他拼命的。”
    最后这句话,李原可是刻意加重了语气。
    隐隐的露出了些杀机。
    九娘吞了一下口水。
    她刚才心里其实多少也动了点别的心思。
    想着是不是找些城狐社鼠,把这酒方抢了。
    李原的一番话,让她打消了这个主意。
    城里的那些青皮混混,未必是这些兵户的对手。
    真要是惹怒了对方,百十个兵户找上门来,自己肯定麻烦的很。
    李原又继续说道。
    “我这酒,做工极难,用料又仔细。”
    “很多都是靠多年的经验。”
    “一个月也产不了多少酒。”
    这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
    第一是,你即便是拿了酒方子,没人懂也酿不出来。
    第二就是,我的酒产量有限,不会大规模冲击市场,让你们其他家酒坊难做。
    秦老听闻这话,点点头,便问道。
    “那李郎君,你这酒,到底想卖个什么价啊?”
    李原神态自然沉稳。
    用手轻点两个瓷瓶说道。
    “我这百花酿作价一瓶300钱。”
    “而青原浆则是一瓶400钱。”
    听闻此价,九娘和秦老都是倒吸了口凉气。
    这个价格可是比现在市面上的酒价贵了七八倍不止。
    不过秦老和九娘一思量。
    这两种酒确实比市面上一般酒要好上许多。
    那些常来的酒客绝对是肯花这笔钱的。
    想通了这一点,两人都是微微点头。
    “好,这价格,就依小郎君。”
    “不过吗,我们还是有个要求。”
    李原马上一伸手,阻止了他们继续说下去。
    李原当然知道他们要说什么,自然就是这酒的独家垄断经营权。
    他可不打算这么轻易就让出垄断权。
    但也不能不给秦老面子,于是说道。
    “我酒坊每月优先供给醉香居,百花酿和青原浆各二百瓶。”
    “此外秦老那里我也是一样。我新酿的酒先送到秦老的酒行。”
    “我的酒坊产量有限,目前也只能做到如此。”
    “二位看如何。”
    李原的酒优先提供给二人。
    已经算是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秦老与九娘互相对望了一眼,觉得可以接受。
    交易很快达成,李原带来的【百花酿】150瓶,【青原浆】168瓶。
    全部交易给了醉香居的九娘和秦老的酒行。
    至于他们怎么分李原就不管了。
    这次交易,李原足足拿到了一百一十二贯钱。
    刨去成本获利可达百贯之多。
    这可是妥妥的暴利。
    看着远去的李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章日进百贯(第2/2页)
    九娘和秦宏白互相对视了一眼。
    “秦老,这酒我们怎么分啊?”
    秦老捻了一下胡须说道。
    “我喜欢这青原浆,入口如吞火,喝着很舒服,这个就多分我一些吧。”
    九娘点点头。
    “也好,我对这百花酿着实喜欢,喝着有股果香。”
    “莫不是真用百花酿的。”
    “那百花酿我就多拿一些吧。”
    不提这两人如何分酒。
    李原带着四名手下离开了醉香居。
    出了酒楼,李原先去了趟青原县城的车马行。
    与九娘和秦老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
    这以后往县城送酒采买粮食,必然需要交通工具。
    总不能次次都雇佣车夫吧。
    所以现在买辆马车已经是刚需了。
    到了车马行,发现马车和马却是分开卖的。
    一匹马根据品相,从十几贯的劣马到七八十贯的良马都有。
    而做工结实的马车,一辆也得八九贯钱以上。
    最后李原花了二十贯买了一匹驽马,又花十贯配了一辆车。
    最终一共三十贯,凑齐了一辆马车。
    车夫倒是好办,他手下的姜平和福叔都会赶车。
    这倒是省去了很多麻烦。
    买完马车,又去了趟粮米行。
    这一次李原要买的是高粱。
    如果说酿酒什么粮食最好,凭借后世的经验,李原知道那当然是高粱。
    问了几家粮行,青原县高粱的价格比大米略低、算是杂粮的一种。
    于是李原买了六石的高粱,又买了三石的粟米。
    不是李原不想买更多的粮食,而是新买马车的载重极限也就是千斤左右。
    大约就是九石粮食,他还不想一次就把马累坏了。
    在城中又买了一些杂货。
    李原便带着几名手下,赶着马车返回了东乡村。
    回到酒坊,每名手下各分了两斗粟米,一百文钱当做今日的辛苦费。
    四人都是扛着粮袋揣着铜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李原先是将酒坊的事情安排一番。
    现在手头资金充足,他准备从明日起改用高粱,酿造一批品质更高的酒。
    又安排小夏通知山里的两位叔叔。
    山果和石炭继续往酒坊送。
    今晚睡在东屋的是楚婉君。
    俩人好好的将酒坊的账目盘了盘。
    楚婉君兴奋的睁大了眼睛。
    自家相公真是太有本事了。
    一个小小的村中酒坊竟然被相公经营的日进百贯。
    经过两人的仔细盘算。
    都觉得最好能将酒坊左右的两间无人空屋也买下来。
    将酒坊的面积扩大三倍,在招募些人手扩大生产。
    而且那些酿酒剩下来的酒糟最好也不要浪费。
    在附近修个猪圈,养些猪也是个好办法。
    两人晚上商量了好久。
    这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清晨。
    李原还未起床,小竹和小夏就来东屋敲门。
    李原推开屋门问道。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两人则是一脸的意味难明,指着院门外对李原说道。
    “相公,你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李原来到院门前,开门一看就是一愣。
    只见自家门前,十几名女人跪在门口。
    她们消瘦的身子,在四月清晨瑟瑟的冷风中颤抖。
    李原一看,这些女人都是东乡村中的孤女和寡妇。
    李原赶紧问道。
    “众位姐妹,你们这是做什么?”
    “为何要跪在这里?”
    “可是找我李原有事?”
    众女见推门出来的是李原。
    都是眼神一亮,慌忙磕头说道。
    “李家郎君,求求你赏给我们一条生路吧。”
    “也让我们入酒坊做工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