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八章永安(第1/2页)
永安城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城墙上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这座原本不起眼的小城,因地处汉吴交界,近年来已成为军事重镇。昔日阎宇、罗宪镇守于此,城防森严,军民齐心。而今,邓艾坐镇此地,城内却暗流涌动。
时值初夏,潮湿的江风裹挟着闷热,吹拂着永安城的大街小巷。城内,严府书房中烛火摇曳,三个人影在窗纸上晃动。
“清田令一出,我家在江州的三成田产都被收了去!”严氏族长严朔猛地一拍案几,脸上皱纹因愤怒而扭曲,冷哼道:“那些土地是我严家几代人的积累,如今说收就收!”
是不是自己几代人的积累,只有自己知道。
田氏族长田峪缓缓捋着胡须,眼中闪着冷光:“何止清田令,那清民令更要命。要我交出家中半数佃户,说是充实边关?简直荒唐!”
刘氏族长刘擎压低声音道:“二位息怒。我得到消息,成都那边,秦王刘谌权势日盛,连陛下都让他三分。这些新政,恐怕就是他的手笔。”
“刘谌...”严朔冷哼一声,“一个毛头小子,打了场胜仗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他哪里懂得治理国家?”
书房内一时沉默,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田峪忽然道:“我听说,东吴那边对我们永安很是关注。”
严朔与刘擎同时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你什么意思?”刘擎问道。
田峪微微一笑:“东吴建平郡太守盛曼,上月派人与我接触过。”
严朔猛地站起身:“田峪,你竟敢私通东吴?”
他是反对刘谌,但让他背弃炎汉,还真的没有这个胆子。
“坐下!”田峪冷声道:“难道你们有更好的办法?邓艾是刘谌的人,对新政执行得不遗余力。再这样下去,我们三家百年基业就要毁于一旦!哼,现在连谯公都只能闭门读书了。”
刘擎沉吟片刻,道:“东吴那边...有什么条件?”
田峪压低声音:“盛曼承诺,若我们助东吴取永安,我们的田产不仅全部保留,还可获封官职,自治永安。”
严朔皱眉道:“这是叛国!”
“国?”田峪冷笑道:“蜀汉何时真正在乎过我们?朝廷眼中只有成都那些世家大族!我们这些边城之族,不过是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罢了。”
“谯公只是让我们弄点动静出来,可没让我们叛国啊!”严朔迟疑道。
三人陷入沉默,各自权衡利弊。
最后,严朔长叹一声:“且容我考虑几日。”
夜深人静,严朔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天上那轮残月,心中矛盾重重。严家世代居住永安,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背叛蜀汉,他心有不甘;但想到家业将毁于一旦,又心如刀绞。
“父亲为何深夜不眠?”一个清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严朔回头,见是长子严涵。年方二十的严涵刚从成都游学归来,见识广博,思想敏锐,常能提出独到见解。
严朔将三家商议之事和自己的犹豫尽数告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永安(第2/2页)
严涵听罢,沉思片刻道:“父亲,此事万万不可。”
“为何?”
“首先,东吴孙休昏庸无能,不可长久,故而承诺不可轻信。其次,即便东吴守信,我们引狼入室,必遭世人唾骂。最重要的是...”严涵压低声音,说道:“我看秦王刘谌非同寻常,这些新政虽损害世家利益,却可能强固国本。蜀汉若强盛,我们作为开国功臣,岂不比为东吴守边城强?”
严朔点点头说道:“话虽然如此,但永安靠近东吴,若是投靠东吴,秦王未必能再次夺取永安。”
严涵听了不屑道:“父亲可知道永安都督是何人?他是昔日魏国名将邓艾,现在受封右卫大将军,若非秦王出世,邓艾早就率领三万大军灭了我炎汉。我们这些人,兵马再多,也不是他的对手。”
严朔听了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惊呼道:“可眼下之困如何解决?”
严涵道:“不如派人秘密去见邓艾,将此事告诉邓艾,换取一些功劳,或许,不但能保住家业,还能得到一些好处。”
严朔沉吟良久,最终摸着胡须说道:“你亲自去见邓艾,记住了,不要让人看见了,我先和他们周旋一二。也好知道他们的计划。”
至于此举是否违背道义,严朔根本不在乎。只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哪里能管到别人呢?
三日后,三家再次密会。严朔最终被田峪和刘擎说服,决定与东吴建平太守盛曼秘密会面。
夜深人静,一艘小船悄然驶离永安码头,顺江而下,进入东吴地界。
建平郡府内,盛曼接待了三家族长。盛曼年约四十,面白无须,眼中透着精明与野心。
“三位能来,足见诚意。”盛曼笑道:“东吴对永安志在必得,若得三位相助,必事半功倍。”
田峪问道:“太守大人能给我们什么保证?”
盛曼取出一卷绢帛:“此乃本太守亲笔所书,若得永安,由三位共同治理,世袭罔替。三位家族田产不仅全部保留,还可获得江陵一带良田千顷。”
条件优厚得令人难以置信。三位族长交换了一下眼神,严朔问道:“我们需要做什么?”
盛曼微微一笑:“很简单。邓艾麾下有五千守军,都是精锐之师,强攻难免损失惨重。只需三位在城内制造混乱,打开城门,引东吴军入城即可。”
刘擎谨慎问道:“何时行动?”
“半月后的望月之夜。”盛曼道,“那时江水上涨,利于我军行进。届时我会亲率一万精兵潜伏城外,以火把为号,见三支火把齐明,便开城门。”
密谈持续到天明,细节一一商定。
回程船上,三位族长各怀心事。严朔望着渐行渐近的永安城墙,忽然道:“我们是否太过草率了?”
田峪冷声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莫非严兄想反悔?”
严朔沉默了许久,才握紧拳头,说道:“也罢!并非我等不忠于蜀汉,而是刘谌欺人太甚!也怪不得我等了。”
田峪听了顿时松了口气。